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铃木大拙禅学入门最新章节!

    禅修的目的在于获致一个新的观点,以照见诸法实相。如果你一直习惯于根据二元论规则的逻辑思考,那么就抛掉它,如是或许你可以转向禅的观点。你和我应该都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是谁知道在我窗外的石头对我们两人而言是不是一样的?你和我一起喝一杯茶,我们的动作看起来很像,但是谁知道我们喝茶时的主观心境差别有多大?你喝茶或许没有禅,我喝茶却饶富禅味。其理由在于:你在逻辑的圈子里打转,而我已经抛却它。尽管在所谓禅的观点里其实没有什么新玩意,我们还是习惯以“新”去形容禅观照世界的方式,但是这个说法对禅而言却有点委屈。

    禅的生命始于开悟

    在禅里头得到新的观点,就是“悟”或“开悟”。没有“悟”就没有禅,因为禅的生命始于“开悟”。“悟”或许可以定义为直观的洞见,而对立于知性与逻辑的理解。无论如何定义它,“悟”意指着那囿于二元论的心智不曾见过的一个新世界的开展。首先我要请读者们看看以下的“问答”,或许可以实际证明我的说法:

    一个年轻僧人问赵州禅师:

    “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师曰:“吃粥了也未?”曰:“吃粥了也。”师曰:“洗钵盂去。”其僧忽然省悟。[1]

    后来云门禅师评论说:“且道有指示,无指示?若道有指示,向他道什么?若道无指示,者僧何得悟去?”[2]其后又有翠岩禅师反驳云门说:“云门不识好恶,恁么说话,大似为蛇画足,与黄门栽须。翠岩则不然。这僧与么悟去,入地狱如箭射。”[3]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赵州的“洗钵盂去”,僧人省悟,云门的非此即彼,以及翠岩的自信满满,他们是在机锋相对或是庸人自扰?在我心里,他们都指出一条路,那僧人或许有很多条路走,但是他的省悟不会是徒然的。

    德山禅师常讲《金刚经》,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听说南方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风颇盛,于是往诣龙潭禅师闻法。有一天,德山禅师侍立,龙潭问:

    “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吹灭。师于此大悟,便礼拜。

    百丈怀海禅师有一天随侍马祖禅师散步,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百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4]

    洗钵盂、吹灭烛和拽鼻子,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吗?我们必须学云门的语气说:如果没有关联,为什么他们都有所省悟呢?如果有的话,其内在关系是什么?他们又悟得什么?那个新的观点是什么?

    大慧禅师(径山宗杲禅师)门下有一位禅师,叫作开善道谦。他习禅多年而无所省发。有一次被派到长沙去办事,他很不想去,因为此去要半年多,岂不是荒废了修行?他的友人宗元禅师很同情他,便鼓励他说:

    “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往。”师(道谦)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道谦本师)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着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师于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书,宜前进,吾先归矣。”元即回径山。师半载方返。妙喜一见而喜曰:“建州子,你这回别也。”[5]

    我们要问,当道谦的好朋友宗元给他如此平凡无奇的劝告时,他顿悟了什么?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百丈圆寂后,香严参学于沩山禅师(沩山是百丈的典座弟子),有一天沩山问他:

    “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伶俐,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

    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6]

    必须自己省悟诸法实相

    禅不能够这样解释吗?师父不能透过解释去让弟子们开悟吗?悟境是无法以知性去分析的东西吗?是的,那是一种无法以任何解释或论证传达给他人的经验,除非其他人也有那样的经验。如果“悟”可以经由分析而让未开悟者完全明白,那么它就不是“悟”了。如果“悟”翻转成概念,那么就不再是它自己,也就不会有禅的经验。因此,禅的开示只能透过指示、暗示或指出道路,让习禅者找到他们的归趣。若要省悟诸法实相,就必须自己去体验,而不假他人之手。至于指示,则俯拾皆是。如果开悟的时节到了,则触处皆真,习禅者到哪里都会开悟的。一个非语言的声音、一段难以理解的话、一朵盛开的花或是一段小插曲,例如跌一跤,都会是豁然省悟的契机。从表面上看,一个很不起眼的事件却有如此重大的影响,这似乎很不成比例。一点点小火花引起的大爆炸,可能造成天摇地动。而省悟的所有动因和条件都在心里,只待时节到来。当心灵准备好了,鸟飞、钟响,你会立即回到原来的家;也就是说,你会发现当下真正的自我。自始一切皆即洞然明白,纤尘无翳,只是你把眼睛遮起来,而看不到实相。因此,在禅里头不需要解释什么,也没什么可以教的,那些只会徒增知见。除非是自己的省悟,否则都不是真正属于你的认识,而只是借来的羽翼。

    宋朝诗人黄山谷曾皈依晦堂禅师,“乞指径捷处”:

    堂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樨华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7]

    悟的终极目标是明心见性

    以上的例子足以说明“悟”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开展自己。然而读者或许会问:“细读了你的所有解释或指示,我们似乎更迷惑了。你可以明确描绘什么是悟境吗?你的例子和对话够多了,但是我们只是知道风怎么吹,哪里是船只的避风港呢?”对此,习禅者或许会回答说:“在悟或禅里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知见去描述、言诠或证明。”因为禅和观念没有半点交涉,而悟则是一种内在知觉————是的,它不是对于某个个别对象的知觉,而是对于法界实相本身的知觉。悟的终极目标是明心见性。除了回到自己心里,别无其他道路。于是赵州说:“吃茶去。”于是南泉说:“我这镰子用得快。”[8]这就是自性的发用,而如果自性是可以把握到的,则要在它的发用当中去觅得。

    “悟”直指存在的根源,因此省悟通常也被认为是一个人生命里的转折点。但是开悟必须是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果“悟”是得少为足,那么还不如不悟。我们看看以下的例子:

    临济义玄禅师向黄檗希运禅师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被打,非常沮丧,自怨自艾,但是他省悟了以后,却脱胎换骨,乃曰:“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9]...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