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八识规矩颂讲记最新章节!

bsp;   10、不痴,进而修因缘观。

    二、不善: 不善又称为恶,指其能违损此世他世之法。 <成唯识论> 中称:‘违损此世、他世为恶。]  <俱舍论> 十三,把恶也分为四种,即一者胜义不善,二者自性不善,三者相应不善,四者等起不善。在事相一面,与十善相对者即是十恶。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婪、嗔恚、愚痴。

    三、无记: 非善非不善,不能记为善,不能记为恶,故称无记。

    三受之受,即五蕴中色、受、想、行、识的受蕴,也是心所有法五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受者领纳之义,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感受。 <成唯识论> 曰:‘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这在 <大乘广五蕴论> 说的更明白一点:‘云何受蕴,受有二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 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 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二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受也是‘十二缘生’ 中第七支‘触缘受、受缘爱’的受,所以 <缘起经> 中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不苦不乐受。’受以领纳为性,领纳、就是感受外境。受所领纳的外境,有顺益境,有违损境,有顺违俱非境。缘顺益境,就是乐受; 缘违损境,就是苦受;缘顺违俱非境,就是中容受、此亦称舍受。对于乐受有‘和合欲’,舍不得离开,对于苦受有‘乖离欲’,避之唯恐不及。对于非苦非乐的中容受,既无和合欲,亦无乖离。

    受是主观的感觉,苦乐是比较而来,没有一定标准。譬如穷人在烈日下挖土作工,以能有树荫蔽日为乐,富人在大厦中吹风品茗,以未装冷气为苦,可见苦乐不能以客观标准来衡量。不过苦乐之受,一般说是与前五识相应,这是生理上的感觉,忧喜之受,是与第六识相应的受,这是心理上相应的受。譬如儿子联考题名,分发国立的名大学,当然喜在心头; 若爱妻罹患重病,朝不保夕,难免忧心不已。三受加上忧喜二受,就称为五受了。

    三    三界九地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六道众生所依托生存的环境,是有情业力招感的依报。 <显扬圣教论> 上称:‘界有二种,一、欲等三界。二、三千世界。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谓未离欲地杂染烦恼诸蕴差别; 二、色界,谓己离欲地杂染烦恼差别; 三、无色界,谓离色、欲地杂染烦恼差别。、、、、、、]

    大致说来,欲界、是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欲界的范围,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 此界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色界,色是变碍或示现之义,这是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此界众生皆由化生。其所居宫室苑囿,壮丽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无色界者,此界无有色身,无淫、食二欲,无宫殿、国土及一切物质,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这只是一个精神存在的世界。

    照佛经上说,三界有九地、二十八天,兹列表说明如下:

    ┌————欲界————五趣杂居地

    │        ┌——离生喜乐地

    ├————色界┼——定生喜乐地

    │        ├——离喜妙乐地

    三界┤        └——舍念清净地

    │        ┌——空无边处地

    └——无色界┼——识无边处地

    ├——无所有处地

    └——非想非非想处地

    三界二十八天,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其名称为:

    欲界六天: 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 初禅天三天,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天三天,为少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禅天三天,为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天九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

    附录: 相关名相表解

    一、三境: 八识缘境,能缘的是见分,所缘的是相分,此相分即是境。而此境就其性质、分为三种,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性境: 性境就是实境,是实种所生,事实上就是色声香味触五种

    │          物质实境。

    三境——┼————独影境: 这是没有本质的影像,是第六识虚妄分别想像出来的影子。

    └————带质境: 这是有本质的相分,而为见分所错误认知者。

    二、三量: 量是测量的标准,引伸为认识、知识,唯识学上立为心识缘境的量度准则。      心识缘境,有三种量度,即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 心识缘境,缘当下性境,没有分别,不带名言,此称现量。

    三量——┼————比量: 心识缘境,以知识、经验推测比度所获的量果。

    └————非量: 心识缘境,对所缘境认知谬误所获的量果。

    三、三性: 分为善、不善、无记三种。

    ┌————善性: 于现在世未来世、于自他顺益者。

    三性——┼————不善性: 于现在世未来世、于自他违损者。

    └————无记性: 非善非不善,不能记为善、亦不能记为恶者。

    四、三受: 受是领纳作用,有苦、乐、舍三受,如加忧喜二受,就成为五受了。

    ┌————一苦受: 领纳违损境之谓。

    三受——┼————乐受: 领纳顺益境之谓。

    └————舍受: 领纳顺违俱非境之谓。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