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中国文学论丛最新章节!

    (一)

    今天来讲中国的京剧,这在我是门外汉,但因我很喜欢京剧,试把我门外汉的一些了解粗率讲述,或许也有些意义。

    今天所讲,是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骤看似乎京剧并算不得是文学,其实京剧中之文学意味极深厚。论其演变过程,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地位,由宋元始。此后由戏曲而杂剧而传奇,而有昆曲,这些已都归入文学史中去讲。但由昆曲演变出京剧,却不把来放入文学范围中去,这虽也有理由,但亦有些太严格,把文学界线划分得太狭窄了。

    昆曲起自明代,到清乾隆渐衰落了,此下遂产生了各地的地方戏,或称土戏,雅名称花部。当时一位有名的经学家焦循里堂,特别欣赏这些地方戏,他写了一书,名《花部农谭》来作提倡。其实昆曲在先也是一种地方戏,但昆曲是雅的,那些花部土戏则是俗的。而焦氏能欣赏到那些土戏,这真可称独具只眼了。

    土戏自乾隆以后直到咸丰,经过一段长时间,始演变成京剧。起先是地方戏盛行,有徽调川调等。咸丰时,有四大戏班到了北京,其中之一叫三庆班,最著名的伶人有程长庚,他擅演须生,到此时京剧才正式成立。民国后,北京改名北平,因此京剧又称为平剧。

    京剧之合成,其中十之七八是昆曲,又包有西皮、二簧与徽调。程长庚擅唱擅演,即所谓唱工与做工。其时有一辈文人,为之编戏填词。此后著名伶人有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皆演须生,又称老生。昆曲生角无分老小。京剧则分,犹重老生。到后又变为以旦角为重,又重正旦,亦称青衣。有梅兰芳程砚秋两大派。这是京剧演变之大概。

    在今流传之戏考中,所收有五百余出戏,然通常演出,则仅一百余本。但若将中国各地全部戏本统计,至少该在一千以上。自咸同光宣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京剧在中国社会上,有其甚大的影响,故京剧纵不算是中国的文学,也确成为一种中国的艺术了。

    (二)

    我此次来讲京剧,想仍从文学观点为出发。我认为文学应可分两种,一是唱的说的文学,一是写的文学。由唱的说的写下或演出,则成为戏剧与小说,由写的则是诗词和文章。在中国,写的文学流行在社会之上层,而说的唱的则普遍流传于全社会。近人写文学史,多注重了写的,忽略了唱的与说的,这中也有理由,我不能在此细讲。此所讲的,则是唱的文学中之京剧,至少也涵有甚深文学之情味。

    中国戏剧扼要地说,可用三句话综括指出其特点,即是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景图案化。换言之,中国戏剧乃是由舞蹈音乐绘画三部分配合而组成的。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戏剧本求将人生搬上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演出,则为真戏假做。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假戏真做。也可说戏剧是把来作人生榜样,所以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具理想,更有意义了。

    我说中国戏乃是假戏,其特别精神可用四字作说明,即是抽离现实。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之有隔。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要使戏剧与真实人生不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昧,中国人所谓做戏,便是不真实,主要在求与真实能隔一层。因此要抽离,不逼真。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要在神韵,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便是这意义。中国京戏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

    西方宗教是凌空的,也是抽离现实的,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换言之,西方文学是现实的,宗教则是空灵的。中国人自幼即读《孝经》《论语》,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作调剂。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而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兄。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父兄,而文学艺术是慈亲。

    中国京剧为要抽离现实,故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与音乐化。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剧教人放松,教人解脱。我们不能说中国京剧不如西方话剧之逼真,这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

    (三)

    在五四运动时,一般人提倡西方剧,尤其如易卜生,说他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其实中国京剧正是人生问题剧,在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涵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这些都是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中国京剧正能着眼在此。即西方戏剧也未必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犹忆我少年时,初到上海,第一次去看京剧,一连五出,看完回来,忽然发生此影像。原来中国戏即全是些很富深义的问题剧。我当晚所看,觉得每一剧中均有一重要问题在刺激我。其中一出为《大劈棺》。庄子死了,他的妻另有所爱,而其人有病,非得人的心脏不能治,因此庄子妻遂演出了劈棺一幕,要挖取她前夫的心来医救她爱人。但庄子却并未死,他变为蝴蝶飞出棺来了。这一故事中,即包涵有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在内,刺激够深刻。但蝴蝶飞出,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使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了轻松与解放。又一出《四郎探母》,杨四郎被俘番邦招纳为婿,其番妻许其回汉营探问老母与前妻,但匆匆一面,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