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印度文明史最新章节!

间的关系。就像陶土和瓶子、衣服和丝线、圆和圆形、种属和个体、活动者和活动、个性和实在间的关系一样。只要存在物体,物体和物体间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五、余论

    以上就是对六句的说明。一般认为,六句就是指这些内容。后世的学者又对六句进行增补,增加了有能、无能、俱分和无说四句,最后变为十句。只用原先的六句对一些内容无法作出充分的说明,因此又增加了后来的四句。汉译本中有本书叫作《胜宗十句义论》,对这十句的意思进行了说明。

    综上所述,胜论派的核心就是研究物和力的关系,以及合离集散的法则。有观点认为,与其说胜论派是哲学,不如说它是物理学。胜论派应该是印度最早开始研究物理学的学派,因此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

    最后需要再对物和我的关系做一番简单的说明。如前所述,其他各派都认为我和物是两种独立的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吠檀多派认为,这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事物,通过物体能够体现大我,即无上的精神。所以从吠檀多派的观点来看,这个大我才是唯一的,才是整个世界,人和物都只是大我的一部分。这就是印度正统思想和其他各派的最关键的区别。

    第5节 弥曼差派

    一、二弥曼差派

    “弥曼差”这个词含有研究圣典的意思。研究印度思想时,和之前的各派相比,弥曼差派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弥曼差派分为两派,所以有时称其为二弥曼差派,或二吠檀多派。两派的名称如下:

    行思惟派

    梵思惟派

    前者的创始人是阇伊弥尼仙人,后者的创始人是婆陀罗耶那仙人。两派的宗旨都是关于圣典的研究。人们称前者为“弥曼差派”,称后者为“吠檀多派”。一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区别这两派,因此本书也采用该方法。

    二、两派的起因和结果

    当时的思想界一般都是无神论倾向,排斥祭祀仪式。只有这两派仍然拥护和倡导保守精神。数论哲学破坏了奥义书中关于梵的思想;佛教又主张种姓平等,仪式无用。这两者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只有行思惟派仍然为仪式做辩护,梵思惟派依然主张宇宙精神。他们继续鼓吹保守精神。由于吠檀多派,即梵思惟派的拥护和倡导,作为古代奥义书精髓的宇宙精神再一次盛行,之后还成了印度思想的中心。

    这两个正统派与其他各派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后以正统派的胜利告终。到了7世纪,弥曼差派出现了大学者鸠摩罗。鸠摩罗大肆鼓吹印度教,猛烈抨击佛教。两个世纪后,吠檀多派出现了有名的大学者商羯罗。最终彻底打败了佛教。这两人成名的年代都属于往世书时代,所以关于这两人的具体情况将在后续相关章节中再做说明。

    阿提耶仙人

    三、圣典

    人们认为,弥曼差派圣典的作者是该派的创始人阇伊弥尼仙人。圣典全书共十二卷。但在这部经书中,还能看到阿提耶仙人、巴达里、阿伊季萨亚纳、婆陀罗耶那仙人等人的名字。第一位在《黑夜柔吠陀》的声音学中,第二位在迦旃延的《闻经》中,第三位在《海螺氏梵书》中都曾出现。最后一位的名字和吠檀多派的创始人的名字是一样的,很明显应该是属于该教派的另一个人。因此,这部经典应该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属于这一派的几个人合作,慢慢整理出来的。其他派的经典也常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后世的往世书文学中将弥曼差派的创始人阇伊弥尼仙人称为“《娑摩吠陀》的启示者”。沙婆罗和鸠摩罗曾先后为该派的经典写了注释。鸠摩罗注释的出现,使弥曼差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部合计十二卷的经典主要说明了修行的种类、目的和结果。这就是人们将该教派命名为“行思惟派”的原因。

    四、纲领

    经典的主旨即弥曼差派的目的是让人明白什么才是应尽的义务。这里的义务是指执行吠陀中记载的各种仪式。典型的仪式有制作圣火、呈献供品、调制神酒。这部经书中记载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仪式。最盛大的仪式在进行的时候需要多达十七名僧侣;最简单的仪式也要四名僧侣。根据祭祀性质的不同,作为供品用的动物数量也不同。在举行最重要的马祭时,各种不同动物加在一起竟然不得少于六百零九头。举行这些仪式最初并不是为了顺应天意,而是因为吠陀经书中是这样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举行这些仪式获得相应的报酬。执行这些仪式的目的后来才发展为侍奉神,因为人们认为侍奉神才是获得解脱的方法。《薄伽梵歌》中奎师那和阿周那的对话内容就该思想的体现。所以,弥曼差派的目的是向人们解释举行吠陀中规定的各种仪式的必要性,劝说人们进行祭祀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弥曼差派是哲学流派,不如说弥曼差派是仪式流派。弥曼差派只是单纯地继承了吠陀及吠陀仪式的传统,研究了梵书的表面内容,并没有涉及过多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样尊重吠陀的结果就是,弥曼差派认为存在永恒不变的声音,即在变化无常的声音里,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声音。经书中提到:如果声音不能永恒存在,那么在声音结束后,就无法理解通过声音所传达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足以证明声音是永恒不灭的。声音永恒存在的根据可以追溯到吠陀,吠陀中曾这样写道:

    啊,请用永恒不变的声音赞叹吧!

    以上就是弥曼差派又被称为“声论派”的原因。弥曼差派的理论只是选取了吠陀经文中的句子。那为什么弥曼差派又属于哲学六派之一呢?原因在于弥曼差派对它的教义的说明方法。该说明方法非常具有论理性:首先阐述了要论证的主题,然后提出疑问,再论述跟这些疑问相关的谬论,最后证明这些谬论都是错的,从而得出结论。

    五、反对的结果

    如前所述,弥曼差派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对抗佛教提出的仪式无用论,也是为了规整之前各教派关于仪式的说明各执一词、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的混乱局面,并对吠陀及梵书中规定的各种仪式进行了论理式的说明。虽然弥曼差派一开始是以正确解释吠陀经文为出发点,但该派后来的发展方向却让人意外。具体来说就是,弥曼差派将重点放在仪式上,认为吠陀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吠陀本身就是终极。如果是这样,那么解释说明吠陀的东西又要怎样定义呢?实际上,弥曼差派对吠陀进行的论理式的说明既反对了神,也反对了理。虽然并没有完全否认神,但它的倾向是既没有给神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给论理绝对的权威。神是不存在的。不过这对弥曼差派来说毫无意义。神的存在与否与弥曼差派的主要目的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虽然阇伊弥尼仙人的理论属于正统派的范畴,但他却成了哲学及宗教的反对者,他的理论最终发展成了无神论。连商羯罗都认为弥曼差派的理论根本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为了弥补该缺点,吠檀多派应运而生。

    第6节 吠檀多派

    一、创始人及兴起原因

    和弥曼差派相对,吠檀多派又叫“后思惟派”或者“梵思惟派”。如前所述,一般仍然称其为“吠檀多派”,即研究吠陀的终极学派。就像弥曼差派继承和发展了梵书中的仪式那样,吠檀多派继承和发展了奥义书中的思想。两者都是对吠陀的祖述,同属正统派。前者是关于礼仪的印度教,后者是关于思想的印度教。可以说,这两个教派对抗了佛教关于应该废除仪式的主张,还对抗了数论学派的无神主义和物质不灭说。

    吠檀多派的创始人是跋陀罗衍那仙人。也有人称该创始人为“广博仙人”。据说,跋陀罗衍那仙人整理了吠陀,还写了《摩诃婆罗多》、往世书文学和《法论》。从“广博[25]”这个词本身就含有“整理者”的意思来看,该词应该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一个绰号。

    二、圣典

    跋陀罗衍那仙人写的《梵经》是吠檀多派的圣典。该圣典的目的是让吠陀的理论符合一神泛神教,并反驳数论学派的无神论、瑜伽派的有神说和正理派的自然教等观点。通过《梵经》中提及数论、瑜伽、胜论、声论、耆那、兽主外道[26]和佛陀等来看,这本经书完成时间应该是六派中最晚的,大约在公元后。但“吠檀多”这个词在《泰帝利耶森林书》《羯陀奥义书》和《剃发奥义书》中都有出现。温迪奇曼曾经尝试从吠檀多派的创始人拥有“广博仙人”之名的事实来推测《梵经》的完成时间。他认为,广博仙人具有如下的师徒关系。广博仙人有一个叫“苏卡”的儿子。苏卡的弟子里有一个叫“乔荼波陀”的。乔荼波陀又有一个弟子叫“乔频陀”。乔频陀其实就是商羯罗的师父。根据该师徒关系谱可以得出,广博仙人生活的年代应该比商羯罗早两到三个世纪。该说法可能并不准确,因为这里的广博仙人是否就是跋陀罗衍那,这点还不明确。

    三、教义

    此前也曾多次提到,吠檀多派属于泛神教派,继承了奥义书的精神。吠檀多派的信条可以用《歌者奥义书》中的一小节来概括。书中说道:

    全世界其实都是梵,一切源自梵,又终将归于梵,全世界都在梵中呼吸生息。啊,许多人都在安静地赞叹着梵。

    数论学派将我和自性当成两种不同的事物;胜论派也将我和极微分开;然而,吠檀多派认为,大我和世界其实并没有区别。所以人们还将吠檀多派称为“无二教”。该派主张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歌者奥义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

    唯一无二。

    还可以概括为《歌者奥义书》中的下面一小节话:

    梵就是真知,世界就是幻象;我只能是梵,绝不是其他。

    吠檀多派的金言是:彼即汝。意思是梵就是无上精神和个人精神的统一,不能将它们区分开。无边的宇宙精神就是我们的个人精神。将它们当作不同的事物看待,其实是因为人被无明所笼罩,无法看清真相。人被无明所迷惑,才会产生将世界和个人当作两种不同事物来看待的困惑,执着于现世,萌生各种欲望,犯下各种恶业。围绕世界和人心,产生实有的疑惑,这其实只是一场梦罢了。人在觉醒后就会获得真知,而无明在真知面前就会立刻烟消云散。之后人就会意识到我就是梵。这就是吠檀多派的精髓所在。“唯一无二”的真言和“只有梵才是真知”的信条很自然地就被归结为世界迷妄论。最后必然得出“世间的一切都只是我们的一场迷梦”这样的结论。

    四、无明

    我们是怎么妄想出了这个眼前的世界,以及纯洁的精神又是怎么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不净的世界,要回答这两个难题,就必须要有无明的设定。吠檀多派是这样说明的,为了自娱自乐,无上精神产生了创造各种各样幻象的欲望,通过将我和我身陷于黑暗中,创造出世间万象[27]。外界也好,个人精神也好,自在天也好,其实都是借由妄或者无明之力才产生的。所以,我们误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也是因为无明之力在作怪,就好像黑夜中误将草绳看作蛇一样。在领悟到真谛的瞬间,人就会从无明的笼罩中解脱出来,所有的妄想都将烟消云散,人就会意识到个人精神和无上精神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莫尼尔·威廉姆斯[28]曾认为,吠檀多的思想不一定会引起世界迷妄论。当时世界之所以盛行迷妄论,与其说是受了吠檀多派的影响,不如说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吠檀多派就算建立了“只有梵才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就算认为神和人都是借助于无明之力才得以产生,但在经验层面上允许世界、神和精神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它们的存在。莫尼尔·威廉姆斯的观点可圈可点。

    五、证明法

    数论学派定义了现量、比量和圣言量。正理派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比喻量,这在之前的相关章节中已经做过说明。吠檀多派又在四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两种,最终数量达到六种。增加的两种量分别是无体量和义准量。所谓无体量,是指看不见却能够察觉到的能力。譬如进入房间,看到主人不在,就能够知道主人现在身在何处。所谓义准量,是指有了参考的标准就能够做出推测,譬如知道了法的无我,就能够推测出法的无常。

    第7节 哲学是宗教的一门学科

    以上对六派的纲领做了一番说明。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数论学派定义了原初物质,由该原初物质演变出了整个世界;瑜伽派认为在物我之外还有神的存在,世界处于神的庇佑之下;正理派阐述了获得真理的方法;胜论派认为变化无常的世界是由永恒不变的极微组成的;弥曼差派对祭祀仪式进行了论理式的研究,并倡导世人要举行祭祀仪式;吠檀多派则提出了世界只是梵的一种表现形式,梵和我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看法。六派的观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以超脱生死获得解脱为目的,期望通过涅槃获得最后的安乐。之所以称这些学派为哲学学派,是因为在印度,这些学派研究的内容都只不过是宗教的一门学科。简单来说,这个时代的不同学派都是为了通过哲学的方式,对解脱和涅槃进行各式各样的研究才组织起来的。尽管这些研究的内容和宗教没有多大关系,但对宗教来说,这些教派的出现规范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行为,也给后世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南。

    此外,上述六派的成立时间并非都早于佛教。数论学派和正理派的成立时间要早于佛教。而弥曼差派则非常明确是在佛教出现后才成立的。瑜伽派和胜论派的成立时间虽然还不明了,但大概也是在佛教出现前后成立的。至少现存的大部分经典都认为它们是在佛教出现后才成立的。六派出现的先后顺序到底是早于佛教,还是晚于佛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才将这六派放在同一个章节里。

    第24章 六派以外的教派学派

    第1节 六十二见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有相当多的教派兴起,可谓百家争鸣。但留有文献可供参考的除了上述的六派,就只剩下佛教和耆那教了。六派的经典受到了研究印度文化的学者们的推崇。他们从各个层面对这些经典进行了研究,还给它们取了六派哲学的名字。然而当时的教派并不仅限于此。如前所述,在佛教的圣典中还记载有九十五六种外道的名字,以及六十二见。关于九十五六种外道,因为没有任何文献可供参考,所以根本无从考证。至于六十二见,幸好《梵动经》[29]中对其大纲进行了记载,还有参考的依据。《梵动经》是《长阿含经》中的一部,保存在南北两传[30]中。李斯·戴维斯将南方所传中“佛陀之对话”翻译成日文。其中的“Brahma-jala Suttanta”就是指《梵动经》。对照南北两传中的《梵动经》,两者的内容几乎一致。除了《梵动经》,再没有其他可供参考的文献。因此《梵动经》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下文就将该书中的主要部分做了摘录。

    所谓六十二见,是由描述“跟过去有关的我”的十八见,和“跟未来有关的我”的四十四见组成。跟“过去的我”有关的十八见如下所示:

    一、遍常见论————一共有四种。通过从过去开始众生的数目不增也不减来看,可以认为我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也是永恒不变的。跟过去的年月有关一共有四种类型。

    二、分常见论————有四种。梵天界是永恒不变的,由梵天创造的我是变化无常的,来自梵天,且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原因一共有四种。

    三、有限无限论————分为四种类型。我和这个世界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上方是有限的,四方是无限的。既不存在于无限之中,也不存在于有限之中。这就是有限无限论。

    四、诡辩论————有四种类型。善恶终有报,是对的还是错的?其他世界存在还是不存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为畏惧他人的非难,所以在回答上述问题时,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

    五、无因论————一共有两种。讲的都是我和世界本来不存在,都是在一瞬间就出现的理论。关于该理论的思想一共有两种。

    跟“未来的我”有关的四十四见是指:

    六、有识论————一共有十六种。我的未来是有形有识,也是无形有识的。是有限有识的,也是无限有识的。是有乐有识的,也是有苦有识的。是一识的,也是无量识的。

    七、无识论————一共有八种类型。有形无识、无形无识、有限无识、无限无识等。

    八、非有识非无识论————有八种类型。未来的我,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还是非有识非无识的。

    九、断见论————一共有七种。是指我的身体将在这个世界,或者欲界天,或者色界,或者无色界中断灭的理论。

    十、现法涅槃论————一共有五种。是指有时候通过放任现世的五欲,有时候通过停留在初禅,有时候通过停留在二禅、三禅和四禅来获得涅槃的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六十二见中,诡辩论、无因论、断见论和现法涅槃论这一类的观点和接下来要讲述的六种外道的某些观点是一致的。

    第2节 六师外道

    佛陀的时代还存在六师外道。有人曾在王舍城附近招收徒弟,并在阿阇世王的宫廷中宣讲六师外道的教义。《长阿含经》中的《沙门果经》[31]记载有阿阇世王和六师间的问答。大王的问题是修道的果报是什么。在这六师中,有文献资料记录的只有第六位尼干陀若提子,其他五位的资料都没有流传至今。因为只有《沙门果经》中记载有六师外道的内容,所以对于印度研究者来说,该经书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和六十二见一样,李斯·戴维斯将南方所传中“佛陀之对话”翻译成日文。其中的“Samanna-phala Suttanta”是指《沙门果经》。对照南北两传中的该经文,二者也几乎是一致的。

    一、往世书迦叶。他的理论是:诸如杀生、偷盗、淫邪、妄语等都不是恶,因此没有罪报。另外,举行大会,救济众生也不会得到任何福报。即破坏论。

    二、末伽黎拘舍梨。他的理论是:没有施舍,没有给予,没有祭祀之法,没有善恶,没有善报恶报,没有今世,没有来生,没有父母,没有天,没有众生,沙门婆罗门的今生和来世都无法悟道。以上种种皆是虚妄。即怀疑论。

    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他的理论是:人的生命在终结时,会回归到地、水、火、风这四大基本要素中去,然后再全部消亡回归到各种根和空之中。不管是愚的,还是智的,都一样归于灭亡。即断见论。

    四、波浮陀迦旃延。他的理论是:没有力,没有修行,没有方便。人不因为因缘而染着,也不因为因缘而清净。一切众生都不具有获得自在的力量。即自然无因论。

    五、散惹耶毗罗梨子。他的理论是:沙门的果报既是有,又是无。既是有无,又是非有非无。即诡辩论。

    六、尼干陀若提子。他的理论是:我就是一切智慧的化身,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行住坐卧都能有所领悟,智慧总是出现在我面前。《沙门果经》中并没有对他的理论进行详细的记载,这点实属遗憾。

    将上述六种理论和之前的六十二见进行一番比较,再将这些理论同接下来要阐述的顺世外道以及耆那教进行对比的话,就会有一个大发现。顺世外道其实就是继承了上述的破坏论、怀疑论、断见论后产生的教派。耆那教其实只是对尼干陀若提子的祖述。所以,在这六师的教派中,后人知道的只有尼干陀若提子这派。其他各派都没有流传到后世。只有《沙门果经》对其他各派的概况做了说明。

    第3节 顺世外道

    斫婆迦提倡的物质论又被称为“顺世”,是外道中最邪恶的学说。摩达婆的《诸见集》中列举了十五种学说,其中要数顺世学说和正统思想的差距最大。一些观点认为,用“顺世”来称呼斫婆迦一派后,所有主张物质论的学派就都冠上了“斫婆迦”之名。该派的证明法只承认现量,排斥其他所有量;认为地、火、水、风这四大元素就是真谛,从这四大元素中能产生真知;心灵和身体是同一种物质;世界只是偶然产生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不可见力。顺世外道综合了上述怀疑论、无因论、断见论和破坏论等观点,是极端主义的典型代表。顺世外道的歌中这样唱道:

    没有天,没有最终的解脱,没有精神,没有他界,没有仪式,没有业报。

    诸如圣火祭祀、三吠陀、三业自制、忏悔、尘灰等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无勇无谋的人类生活的方便。

    如果作为祭品被杀的动物真的能升天,那么你为什么不将自己父亲给杀了?

    如果供品真的能让逝者的亡灵填饱肚子,那么踏上旅途的人为什么还要携带口粮?干脆叫待在家里的朋友通过祭祀的方式将供品烧给自己,不就达到果腹的目的了。

    如果地上的供品真的能供养住在天上的神,那么住在楼上的人为什么就不能通过楼下的人供奉的供品来生活呢?

    只要还活着,就要享受这一世的安乐欢喜;用从所有的朋友那里借来的钱财,享受山珍海味。

    死了埋入土中,怎样才能再次回到地上呢?如果灵魂真的要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为什么不会因为对亲人的牵绊而中途折返回来呢?

    花费这么多钱为死者举行祭祀仪式,只不过是被那些邪恶的僧侣骗取了钱财。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三吠陀的作者都是恶汉,都是恶鬼,都是跳梁小丑。

    诵读咒文,朗诵经文都是极无意义的事情。

    顺世外道的思想虽然非常极端,但在其他国家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在印度这个国家显得极其少见罢了。《摩诃婆罗多》中的《和平》一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罗刹叫“斫婆迦”。他伪装成梵僧,诽谤胜利而归、到达象城的坚战王,并且到处散播不信仰的邪说。不久后,他因为散播邪说触犯了真梵,所以被杀。虽然这只是传说,不过其中也许有几分事实也说不定。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不信神的邪说应该在远古时期就存在了。

    第4节 耆那教

    一、创始人

    关于耆那教的起源,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格奥尔格·比勒、赫尔曼·格奥尔格·雅可比和约翰·亨德里克·卡斯帕·克恩等认为耆那教和佛教是在同一个时期成立的。克里斯蒂安·拉森和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用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耆那教不是一个独立的教派,而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莫尼尔·威廉姆斯也赞同此观点,认为耆那教和顺世外道两者都是从佛教中衍生而来的教派。因此,关于耆那教的起源一共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耆那教和佛教是同时兴起的,另一种则认为耆那教是从佛教中衍生出来的。多数现代的学者都认为,耆那教的创始人是佛教圣典中出现的尼干陀若提子,耆那教是在佛教创立前后出现的。根据该观点,耆那教的创始人本名大雄,自称是住在君陀村的悉达的儿子,属于刹帝利的若提家。他的母亲特里萨是将女儿嫁给了频婆沙罗王的吠舍离王迦多迦的妹妹。大雄最开始被称为“若提子”,冠的是他父亲的姓“迦叶”。大雄在二十八岁的时候进入圣道,十二年后获得了“胜者”和“开道师”的名号,在最后的三十年间将沙门的民众组织起来成立了耆那教。耆那教的“耆那”是“胜者”的意思。耆那教除了将得道者称作“胜者”和“开道师”,还称他们为不生、胜自在、一切智、薄伽梵等。因此,在摩达婆的《诸见集》中,也称耆那教为不生论派。在六师外道的章节中也有提到,耆那教称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化身。佛教出现的时候,尼干陀若提子已经将耆那教发展成为了吠舍离城[32]最大的教派。他先于释迦牟尼死在了波婆村。据说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弟子就分裂为两派,互相揭短,争论不休。该事在《长阿含经》的《清静经》中有记载。

    二、两派

    如前所述,创始人去世后,耆那教派内立刻产生了分歧。参考其他文献资料,可以知道两派完全分裂的时间是在两个世纪后,即月护王统治时期。当时摩揭陀国遭遇大饥馑,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去了卡纳塔;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结集了经典。饥馑过去后,归来的卡纳塔派和摩揭陀派在外表问题上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摩揭陀派主张穿白衣,而卡纳塔派则主张裸体。这就是白衣派和裸体派[33]两大派的由来。

    三、圣典

    白衣派和裸体派拥有共同的经典。这部经典由五十卷组成。在编纂时分为两种版本:

    第一种《劫经》五卷,《阿含》四十五卷;

    第二种《大分》十一卷,《小分》十二卷,《根本经》四卷,《劫经》五卷,《磔陀》六卷,《波耶那》十卷,《难提经》和《因问经》。

    这些经文都是用一半梵文和一半俗语写成的。有观点认为尼干陀若提子确实生活在佛陀时代,但耆那教经典的结集是在月护王时期才进行的,该观点是不值得相信的。耆那教后来逐渐吸收了佛教的教理,到了5世纪才完成了对经典的编纂。所以从经文的角度来看的话,耆那教的经文和佛教的相似度非常高,几乎让人产生了耆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的误解。因为后来耆那教的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佛教的影响,所以利用现有的资料根本无法了解耆那教最初的教理。这也是关于耆那教的起源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的原因。

    四、教理

    在否认吠陀的权威性这点上,耆那教的教理和六派不同,和佛教相同。无论如何,六派在表面上都是承认吠陀的权威性的。在无神论这点上,耆那教和佛教一样,绝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但不反对教众对教主的膜拜,以及将婆罗门的诸神当成神来崇拜。但从哲学角度来看的话,耆那教和佛教就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佛教和婆罗门教没有任何联系,但耆那教建立了和数论学派极其相似的二元理论,并且认为苦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方面可以说耆那教和婆罗门教是有些许联系的。二元理论是指永恒的物质和永恒的精神是两两相对的东西,物质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所以,耆那教认为,涅槃并不是超脱了生死,只是脱离了现在这副身体罢了。耆那教的存在就像是起到了沟通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桥梁般的作用。

    五、三宝

    要得到解脱进入极乐世界,必须具备三宝,即正智、正信和正行。所谓正智,是指要弄清精神和非精神间的关系。世界是由精神和非精神组成的————非精神和精神一样都是永恒不灭的,必须要弄清楚它们间的关系。所谓正信,是指要完全相信教祖,并对圣典里写的每一句话深信不疑。所谓正行,一共分为五种,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三业清净和少欲知足。这五种其实就是五戒,效仿了佛教的五戒,也是从佛教出现前法律上规定的五种重罪改造得来的。

    六、五戒

    如前所述,虽然各家的说法还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普遍都认为五戒是:

    (一)我是小的,我又是大的;我是动的,我又是不动的。我要避免杀生。不仅自己不能杀生,也不能让其他人杀生,绝对不赞同杀戮。只要我还活着,我的身体,我的嘴巴,我的思想都不能犯杀生之罪。

    (二)我要避免因为愤恨、贪念、恐惧和欢乐而撒谎,我要言行一致,等等。

    (三)不管在乡村、城市,还是在森林,我都是大的,又都是小的;我既是有生命的,又是没有生命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不仅我自己不拿,我还要让其他人也不拿,等等。

    (四)不管是对神,还是对人,乃至对野兽,我都要避免一切的淫欲。我要远离欲望,等等。

    (五)我是小的,我又是大的;我是多的,我也是少的;我是有生命的,我也是无生命的。我要远离执念。不仅是我自己,我还要让其他人也这么做,等等。

    苦行————耆那教也崇尚苦行。该教派崇尚苦行的程度比佛教更甚,和婆罗门教类似。佛教采用的是中庸之道,以不苦不乐为正道。耆那教则认为禁欲是非常重要的,达到解脱的必要条件就是要进行长达十二年的苦行。

    七、二十四圣

    耆那教将时间分为上升时和下降时。上升时和下降时又各自往下再细分为六种。上升时分为恶之恶、恶、恶之善、善之恶、善和善之善。倒过来就是下降时的六种类型。现在是下降时的恶时,这样上下六种都绕一圈的话,就是一世。此外,过去的上升时里会有二十四圣出现,下降时里也会有二十四圣出现,未来也会有二十四圣出现。

    第25章 佛教

    第1节 佛陀成名的年代

    公元前6世纪后期,德高望重的圣人释迦牟尼出现了。他的出现迎来了印度宗教界的大改革。在此之前,因为继承了奥义书的精神,印度自由研讨之风盛行,甚至还出现了女性论理家。当时出现了很多通过辩论在世上横行的人。他们这样互相辩论的结果使各自的辩论都沦为诡辩。随即人们对诡辩产生怀疑,最后社会还沦落到了出现“破坏论者”的地步。佛陀成名的时间是在这一思潮后。

    当时思想界的一小部分人组成了研究深奥哲理的组织,并完成了对印度哲学根本原理的研究。但大多数的婆罗门依然拘泥于形式主义。民众也都对通过僧侣们进行的诵经仪式能够获得功德这件事深信不疑。社会的上上下下都依然墨守旧习。人们逐渐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所以,人们最终厌倦了形式主义。憧憬有生机的宗教的念头逐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佛陀成名的时期,正当万能的形式主义开始衰败的时代。

    再加上过分墨守旧习的结果导致僧侣们变得飞扬跋扈,乱用特权的弊端己经暴露无遗,不健全的种姓制度亵渎了高尚的道德法则。婆罗门的特权越来越多,对首陀罗的压制则变得越来越残忍。这样发展的结果,反而对婆罗门没有任何好处。婆罗门逐渐变成了不学无术、贪得无厌的代名词。经典文学中也用了非常极端的字眼来指责婆罗门特权的滥用。与此相反,虽然首陀罗服从于雅利安人的文明宗教,但就连听僧侣念经的资格都没有,在社会上毫无地位可言。当时的首陀罗在文明开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成了组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族。但在宗教方面,社会方面,法律方面,首陀罗依然和从前一样,忍受着残忍制度的压迫。终于,首陀罗姓的人们再也无法忍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迫切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佛陀就成名于这样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中。

    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存在深深触动了充满同情心和慈悲心的大圣人释迦牟尼。他博览了当时的所有教派学派经典,不禁自问,这一切真的就是所谓的宗教吗?他的正义精神不允许人与人之间有像现在这样各种不平等的存在;他深厚的同情心让他忍不住要去拯救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压迫的民族。在释迦牟尼的眼中,劳民伤财的祭祀仪式和自我折磨的苦行毫无意义,净行才是人生的顶峰。通过净行能看到这里有天国的存在。他以预言家的姿态向世人宣告“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告诉世人无论是婆罗门还是首陀罗都可以平等地通过自净来获得解脱。佛教打开大门,平等地欢迎世间众生。佛教宣扬的慈悲之心和当时世人的期望一拍即合,世人纷纷投入佛教门下。佛教特别受到了吠舍和首陀罗的欢迎。再加上皈依佛教的刹帝利的拥护,佛教如虎添翼。不出几个世纪,佛教就成了世界最大的宗教。

    但释迦牟尼并没有打算创立新的教派。他曾宣告天下,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往昔在沙门和婆罗门中盛行的、近来几近腐败的教义,使其恢复到腐败前的状态。参照该宗旨,当时的人们开始放弃遵从吠陀的教义,而是通过选择出家入定来寻求新的道路。法典中记载的比丘就是一般人所指的沙门。释迦牟尼在当时的沙门各派中成立了一个新的派别。为了区别于其他派别,特取名为释子沙门。毗提诃王遮那竭和王朝的大学者耶若婆佉仙人曾经向世人宣讲了比丘乞食的方法和诸行无常的教义,因此他们被认为是佛教的先驱。这点是值得注意的。据说《广林奥义书》中记载的内容和佛教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毗提诃王和拥有阿阇世之名的国王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以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认为阿阇世王和佛陀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麦克斯·穆勒则对该观点持怀疑态度。本书的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物。在描述上个时代的章节中笔者已经对阿阇世王做了详细的说明。

    如果释迦牟尼宣扬的教义和之前的其他教义没有任何区别,那么佛教又是怎样成为一大宗教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形式主义感到厌倦,对各种祭祀仪式感到厌烦,对探讨研究感到厌弃,对各种违背真理的理论感到厌恶。在作为世界极少数宗教国家之一的印度,出现了转轮圣王[34]和大圣沙门[35],仰望天际的时候,在太阳王朝的尊贵姓氏释迦姓中出现了伟大的佛陀。佛教将那种神圣的生活,包容世界的同情心,超越了其他一切的道德,尽善尽美的性格作为自己的教义,让佛教充满了生气,并释放出了璀璨的光芒。正所谓法因人而尊贵。就这样,佛教吸收了周围很多虔诚的信徒。上至全能的天子,下至贫苦的百姓,都渴望皈依佛教。不同教派、不同种姓的人在慈悲的佛教中,团结一心融为一体,为佛教成为一大宗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节 佛陀略传

    一、佛陀出生的国家

    如前所述,佛陀作为释迦族的一员,出生在迦毗罗卫城。和迦毗罗卫城相对的,还有拘利城,城中住着的拘利族也属于释迦族。

    当时统治迦毗罗卫城的是净饭王[36],而统治拘利城的是善觉长者[37]。这两个部族的祖先一开始是平等的。他们结为联盟。彼此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他们是在摩揭陀、憍萨罗国、毗提诃等各个列强国家中,因为权力的均分而独立出来的国家。下面就按顺序对各个列强国家做一番概述。

    摩揭陀国的国王是频婆沙罗,他统治着王舍城。摩揭陀是当时南方的强国。在王舍城的东面,有鸯伽国,国王名字不详,统治着瞻波国。这两个国家当时结成了同盟,共同对抗敌人离车族。此外,摩揭陀族还和北方的强国憍萨罗国族处于对峙关系。

    憍萨罗国的国王是波斯匿王,他统治着舍卫城。迦尸作为憍萨罗国族的属地,也在这位国王的统治下。僑萨罗国族作为北方最大的国家,霸权不断扩张。僑萨罗国的都城一开始是在阿约提亚地区,后来新的都城迀移到了更北的地方。波斯匿王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国王。他统治的领土是最广阔的,几乎包围了整个释迦族。换句话说,释迦族是僑萨罗国内的一大豪族。释迦姓作为最尊贵的姓氏受到世人的敬仰。

    二、血统

    释迦族是甘蔗王的后裔,属于太阳王朝,作为名门望族受到世人的敬仰。关于释迦族的系谱,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我们能对该系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足够了。释迦族的系谱如右图,图中以《本行集经》为主要参考依据,不足之处参考了戴维斯的意见。

    正如图中所示,真金女嫁给了师子类;华色女甲嫁给了无能王;华色女甲生的两个女儿意和爱道又嫁给了净饭王;甘露女嫁给了善觉长者;然后华色女乙又嫁给了悉达多太子[38]。这里的悉达多就是佛陀幼时的名字。

    有两个叫“提婆”的,一个是佛陀的弟子,后来出现了另一个反对佛陀的提婆。二人混在一起,无法分清了。南方所传佛教认为这里的提婆是指拘利城里的提婆,北方所传佛教则认为这里的提婆应该是斛饭王所生。一般认为后者是正确的。

    一些观点认为意和爱道是善觉长者的女儿。此外,《本行集经》认为嫁给悉达多太子的华色女乙是大臣诃那摩所生。其他不同观点不再赘述。

    关于悉达多,他的名字“释迦”是族名,“乔达摩”是他的族姓。所以佛陀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有时称其为“释迦牟尼”,有时称其为“乔达摩”,有时则称其为“佛陀”。悉达多是在父王老了后生的,他的母后是摩耶夫人。根据当时的习俗,摩耶夫人打算回到故乡闭门静养,在去拘利城的途中,在蓝毗尼园生下了悉达多。之后悉达多就被送回了父王居住的城里。关于佛陀出生的年代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过一般认为他成名的年代是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悉达多出生七日后,他的生母就去世了。他是由姨母爱道夫人抚养长大的。

    三、出家

    关于悉达多小时候的事,南方所传佛教中没有半点记载。根据《本行集经》的记载,据说悉达多在八岁的时候,因为看到动物间的弱肉强食而感到悲伤,看到农民弯腰在田里劳作而感到感伤,于是在阎浮树下陷入沉思。十二岁时,悉达多跟从文武双全的师父学习。他的天赋异禀令师父惊叹。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即悉达多在十八岁时就结婚了。一次在同族人的注目下,他展现了他的武艺,令同族人惊叹不已。悉达多在众人面前展示超凡武艺的时间到底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南北两传佛教看法不一。北方所传佛教认为是在婚前“选婿”的时候。当时的王士非常重视锻炼武艺,特别是释迦族。释迦族的射箭技术可以说是天下无敌。悉达多在婚后十年离开了王城,决定修行求道。在修行期间,悉达多思考了关于人世的问题。毫无疑问,地位、财宝、欢乐等都无法慰藉心情沉痛的悉达多。《四门出游》就是描写佛陀出游时遇到了老者、病者、死者和圣人,在观察了人生百态后深感世事无常的故事。一次适逢悉达多生日,场内欢声四起,歌舞升平。悉达多说:“这又是加在我身上的一道新的束缚。”于是当夜就毅然离开了王城。佛陀这一逾城的行为得到后来求道者的争相效仿。

    四、成道

    遣返了父王派来的使者,悉达多一个人走上了求道之路,消失在了东南方向。因为王舍城被五座山包围,所以别名“五山城”。在这五座山的山洞中有很多仙人。他们在洞穴中苦心修行,同时教育自己的弟子。其中最有名的要属阿罗罗和郁陀罗。悉达多拜访了他们,并向他们讨教了深奥的问题,但他们的回答没有让悉达多满意。于是,悉达多离去,独自坐在苦行林中,由父王派来的五位比丘相伴。这五个人应该就是之前被遣返回迦毗罗卫城和拘利城的那五个人。悉达多尝试了当时的修行者采用的唯一方法————苦行,结果仍然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于是他不再听从五比丘的苦苦劝告,离开了他们,独自来到了尼连禅河边,在菩提树下,完成了降魔之功。悉达多最终斩断了一切烦恼,领悟到了要让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解脱,关键在于净行和有一颗慈悲心。通过中道这一方法一定能够获得涅槃。要获得涅槃就要用慈悲心普度众生。此刻悉达多真正成为了佛陀。佛陀就是领悟到真理的人。

    五、说法

    佛陀向五比丘说明了何为中道,解释了何为四谛之理。后来,五比丘都皈依了佛教。加上佛陀,后世称他们六人为“六比丘”。波罗奈国善觉长者之子耶舍最开始是改革宗教的人,这时也和父母妻子等一起皈依了佛教。佛教最初的皈依者是吠舍。值得注意的是皈依者中也有女性。之后的五个月,就有了六十个皈依佛教的人。然后这些人就被派到四方,从事弘法的工作。佛教从一开始就从事弘法这件事也是值得注意的。佛陀一个人回到了苦行林,度化了三迦叶,然后带着他回到了王舍城,在频婆沙罗王面前说法,得到了国王的布施,建立了竹林精舍————后来成了佛教有名的道场。城内上下民众争相皈依佛教。佛陀有了舍利弗、目犍连和摩诃迦叶这三大弟子。佛陀的事迹传到了他父王耳中。父王祈求能见佛陀一面。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回到了故城,度化了弟弟难陀和他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在回王舍城的途中,王族阿尼卢陀、阿难、提婆达多、跋提、跋谷、金毗罗和优波离七人追了上来,全部皈依了佛教。前面六个人都是刹帝利出身,最后一个优波离是他们手下的首陀罗的理发师。这位首陀罗出身的优波离也同样出家得到了度化,后来还获得了“持戒第一人”的称号,在结集经律的时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这个例子是佛陀平等主义的最好体现。

    后来佛陀到憍萨罗国传道,得到须达长者的布施,建立了祇园精舍。祇园精舍是非常有名的寺院,也是佛陀说法时间最长的道场。波斯匿王和他的王妃也都成了佛教的虔诚信徒。佛教成立的第五年,佛陀的父亲就驾崩了。处理完丧礼后,佛陀的姨母爱道和王妃华色都祈求出家,但遭到佛陀的拒绝。爱道一路追到了毗舍离,恳切希望能够皈依佛教。阿难也帮忙一起求情。佛陀最终答应了,爱道成了第一位僧尼。

    以上就是佛教成立后短短四五年内发生的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佛教的基础得到了建立和巩固。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佛教在当时有多受欢迎。

    之后的十五年,即佛教建立二十年,该期间的史料虽然不是很完整,但根据南方所传的记载,可以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往后二十五年间的说法,因为南方所传没有任何相关记载,所以必须参考北方所传。但北方所传中的文字倾向于使用过多的修饰和渲染,要想从中甄别出史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如此,通过这些资料还是可以看出,佛教在这三十多年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这一和平的时期,佛教的弘法区域逐渐得到了扩大。简单来说,就是以王舍城和舍卫城为中心,弘法的区域扩大到了毗舍离、迦毗罗卫和憍赏弥。这些国家的弘法一直在反复进行。其中弘法最频繁的区域是王舍城和舍卫城,接下来就是毗舍离国的广严城。当时,王族的保护和吠舍的皈依使佛教的势力得到了不断的扩张。在佛陀八十高龄即将圆寂时,佛教的发展已经如日中天。不管是沙门婆罗门,还是天、梵和魔,世上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佛教的发展。

    作为佛陀晚年的大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提婆达多的分离、王舍城和舍卫城的悲剧以及迦毗罗城的颠覆。提婆达多在阿阇世太子的保护下成立了提婆教。提婆教一时发展迅速,可惜没过多久提婆达多就失了势,不过提婆教倒是延续了有千年之久。王舍城的悲剧是提婆达多自成一派导致的。阿阇世听信了提婆达多的谗言,将父王频婆沙罗软禁起来,自己篡位为王。舍卫城的悲剧是指毗卢离太子将自己的父王波斯匿驱逐出境自立为王。毗卢离太子自立为王后,迦毗罗城就覆亡了。这应该算是宿怨的果报。关于这些悲惨事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佛陀的寺庙中,从事经典编纂的韦提希、胜鬘两夫人和耆婆、雨行两大臣的添油加醋,为这些事件增添了更加深远的宗教意义。

    罗睺罗

    阿阇世太子

    六、圆寂

    从王舍城前往拘尸城的途中,佛陀生了病。途经波婆村时,打铁工匠纯陀请求佛陀帮人度化。佛陀绝不会拒绝贫苦人家要进行度化的请求,所以勉强答应了。佛陀忍着腹痛,度化了一个叫“弗迦婆”的野蛮人。到了拘尸城,佛陀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大限之日将近,仍然秉持着一颗到死都要拯救世人的慈悲心,解释了其实纯陀并没有过错,还预言纯陀后半生应该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圆寂那天夜里,来了位名叫“须跋陀”的人,想要向佛陀讨教一些难解的问题。阿难为了让佛陀最后的时间不被人打扰,就拒绝了他的请求。但佛陀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于是接见了须跋陀,为他解开了长久未解的难题。须跋陀成了佛陀最后一位弟子。那天夜里,圆寂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但佛陀还是一直恳切地说法,直到呼吸停止的最后一刻。尤其是对阿难这样的弟子,佛陀更是对他们寄予了厚望,“世事无常,你们这些比丘应该更加勤勉努力。”这是佛陀留给弟子们最后的训诫。时至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佛陀享年八十岁。据说末罗族将佛陀的遗骸焚化,恭恭敬敬守护了十七天。之后阿阇世王、离车族、释迦族、拘利族、末罗族等将佛陀的舍利分成了八份,各自带回国,放进专门盖的宝塔里供奉。此外,孔雀族盖了灰塔,图那婆罗门盖了瓶塔。这样加起来,佛陀的遗物一共有十个流传了下来。

    七、弟子

    以上对佛陀生平做了简要介绍,相信和佛陀有关的重要事件已经全部概括到了。接下来介绍一下佛陀的弟子们。

    刹帝利中,有罗睺罗、阿难、阿尼卢陀、难陀、提婆达多等。前三位后来成为了佛教十大弟子。

    婆罗门中,有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富楼那、迦旃延、须菩提、三迦叶等。除了三迦叶,其余的都名列佛教十大弟子。

    吠舍中,有耶舍、牛王等。

    首陀罗中,有优波离、须尼提等。优波离也位列佛教十大弟子。

    如上所述,佛陀的弟子中包含了所有种姓。种姓在同一个佛法中得到了度化。以上排名是根据年纪的大小,以及是否得道。除了种姓,还有女性教徒,如佛陀的母后和王妃这些僧尼,以及有名的莲华色比丘尼。

    以上只是对比丘和比丘尼做了介绍。佛教的皈依者还有摩揭陀国的频婆沙罗和阿阇世王父子、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以及以这两位大王为首的释迦族的全部族人,末罗族、离车族和憍赏弥王等。还有像须达和满富这样的长者,像耆婆这样的名医,像毗舍迦这样的女性长者。佛教的教徒几乎遍布所有阶级。从其他方面来看,佛教的教徒中包含了兄弟、父母、亲族、朋友、男女、老少,海纳百川,呈现出众生皆平等的景象。即使只计算大弟子的数目,也多达一千两百五十人。

    八、理想的一生

    佛陀一生的活动使势力庞大的婆罗门教失去了光彩。世界人口的半数都成了佛教徒。佛教徒崇拜的是天人师;印度教徒崇拜的是毗纽天的垂迹;基督教徒则是为了成为一名圣徒。佛陀的一生是雅利安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史诗中讴歌的主人公形象其实是完全一致的。《摩诃婆罗多》里的般度五子出生在太阳王朝君主的家里;《罗摩衍那》的罗摩太子出生在太阳王朝君主的家里;佛陀也一样,继承了纯正太阳王朝君主的血脉。和两大叙事诗的主人公一样,佛陀因为武勇获得了才貌双全的佳人,在享受了天伦之乐后,隐居山野,亲身体会了流离失所的酸甜苦辣,遣返了前来迎接自己回家的使者,一个人勤修苦行,最后获得了大胜利。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般度五子和罗摩是通过武力获得了胜利,而悉达多太子是通过智慧之剑,即能断除烦恼的智慧获得了胜利。所以对雅利安人来说,理想人物的顺序由原来的王子、隐者、英雄演变为现在的王子、隐者、圣人。能够得道成为圣人,是雅利安人引以为傲的再生意义的体现,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到这里为止,诗篇的主人公和佛陀的人生发展轨迹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如此,马鸣菩萨的佛传里就曾将佛陀的前半生和罗摩王子的前半生做了一番对比。不过,和婆罗门周游天下寻求自身的解脱相反,悟道之后的佛陀走上了普度众生的道路。佛陀的一生就是为了实现雅利安人的理想,穷其一生度化四个阶级的所有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光辉功绩。再加上后世的夸张渲染,甚至到了让人怀疑是否世上真有佛陀其人的地步。法国的埃米勒·瑟纳尔和荷兰的约翰·亨德里克·卡斯帕·克恩调查大乘佛典后得出的结论是:对历史上佛陀的存在表示怀疑。佛陀的一生只是讴歌雅利安人理想的太阳神话的具体表现,该观点曾在学界风靡一时。后来,德国的奥尔登贝格着眼于南方所传圣典的调查,得出了史料记载中虽有夸大的部分,但佛陀是真实存在的结论。至此,这一问题才宣告得以解决。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南北两传圣典对待佛陀的观念的不同。一言以蔽之,南方所传圣典的内容表达的是对悟道前的佛陀的崇仰,而北方所传圣典的内容表达的是对悟道后的佛陀的皈依之心。

    第3节 佛教的特色

    在众多教派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唯独佛教成了世界一大宗教。个中原因是复杂的。佛祖释迦牟尼崇高的人格,以中道获得解脱的方法,以健全的德训来解救怀疑思想的方法,教理的简明适当等等不胜枚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佛教的传道主义和平等主义。这两点和印度教是截然相反的。正是因为这两点,才让佛教感化人心的精神显得尤其伟大,也让佛教从各教派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笔者毫不犹豫地将这两点作为佛教的两大特色。这两点是佛教自始至终一直坚持的信仰。纵观上下三千年,横跨东西几千里,传道主义和平等主义一直都是佛教不变的特色。

    一、传道主义

    一说到宗教,人们就会联想到传道。似乎宗教和传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并不尽然。自古以来,有些大宗教是根本不传道的。所以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传道教和非传道教。现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宗教,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

    (一)犹太教;(二)基督教;(三)伊斯兰教;(四)婆罗门教;(五)波斯教;(六)佛教

    以上六个宗教中,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传道教,而婆罗门教、波斯教和犹太教是非传道教。

    其中以犹太教最典型。从古代开始,犹太人就将犹太教当作自己民族的特权,是上天给予自己的恩惠,是自己的宝物。只有犹太民族才能独享神的宠爱。犹太教绝不传给亚伯拉罕子孙外的人。

    波斯人也对自己的血统和宗教有一种自负心理。他们坚信,最后的胜利存在于真理之中,绝不希望其他部族的人加入属于自己的宗教。此外,他们相信自己心中耀眼的光芒一定能驱散世间的黑暗。

    婆罗门教与以上两者极其相似。对不属于自己民族的人,婆罗门教不希望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特有的宗教的感化。他们排斥其他民族,认为只有自己民族的人民才能享受光明。据说,婆罗门教非常极端,对没有资格听到自己宗教赞歌的人,对待在能够看到自己宗教仪式进行的范围内的人,婆罗门教要对他们施以惩罚。其实,婆罗门教之所以变得如此极端是有原因的。作为婆罗门教圣典的吠陀,它的真知是源自神的呼吸,是神给予古仙人的天启。该真知在婆罗门教中通过永恒不灭的声音代代相传。他们坚信真知一定要从口传给耳,绝对不允许由眼睛传给眼睛。虽然后来该真知也用笔写的方式传给后人,但该方法并不受到他们的推崇。用笔写的经书大部分都被当作不外传的秘密保存至今。婆罗门教将他们特有的真知当作秘密,使该教派很快成为国民教派,而且是非传道教派。

    与上述三个教派相比,其他三个教派从创立之时起,情形就大不相同。伊斯兰教总是大呼自己的教派是“以剑开始,以剑维持,也将以剑终结[39]”,所到之处唱起胜利的赞歌。世人早就对伊斯兰教十分熟悉。基督教也是如此。基督教不传道之时,或许就是基督教灭亡之时。佛教也是以其由创教之初就开始传道而闻名于世的。释迦牟尼得到了梵天和帝释天的启示,才踏上了说法的道路。有关该内容就不必多说了。悟道第一年,佛陀就收了很多弟子。佛陀是这样对弟子说的:

    你们这些比丘啊,各自游历世间去吧。你们都是贤善之人,应该能很好地领悟佛教的教诫吧。如来的教诫得到完全体现时,万道金光就会出现;如来的教诫被藏匿起来时,光芒就会消失。你们这些比丘啊,各自游历四方去吧。不要两个人一起。我也是一个人踏上度化优楼频螺迦叶[40]之路的。

    之所以不要两个人一起上路是因为佛陀希望传道的区域可以更广。用“如来的教诫得到完全体现时,就会出现万道金光”这句话来和婆罗门教将自己的教义当成秘密这点做对比,二者可以说判若云泥。就这样,佛陀的精神在王舍城、舍卫城和毗舍离城等处得到了传播和发展。佛教发展到这个阶段,长老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传道便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这里的长老是指目犍连尊者。为了传道,他险些遭到尼干陀若提子外道的信徒杀害。遗憾的是,该事件还有很多不明了的地方。此外,有明确记载,并深深打动了笔者的是享有后世美誉“说法第一”的富楼那的传教。《杂阿含经》中详细记载了佛陀和富楼那间的对话。

    当时,富楼那对佛陀说:“我已经蒙受世尊的教诫。接下来,我决定去西方的输卢那国传道。”

    佛陀回答道:“西方的输卢那人凶恶暴躁,喜欢诋毁侮辱人。如果他们诋毁你,那你该怎么做呢?”富楼那说:“世尊啊,就算输卢那国的人诋毁我,我也不会有像你这样的想法。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虽然诋毁我,但至少还不会拿石头丢我。”佛陀又说:“就算你忍受了他们对你的诋毁,但如果他们真的拿石头丢你,你又该怎么办呢?”富楼那又回答道:“我还是不会有像你这样的想法。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虽然拿石头丢我,但至少不会用棍棒打我。”

    佛陀又问道:“如果他们真的用棍棒打你,那你又该怎么办呢?”富楼那回答道:“我还是不会有像你这样觉得他们有不好的想法。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虽然用棍棒打我,但至少不会杀了我吧。”佛陀又问道:“那如果他们真的要杀你,你又该如何呢?”富楼那答道:“我还是不会有像你这样的想法。让我死的方法不止一种。他们可以用绳子绑住我,他们可以将我投入深坑。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应该会用让我最不痛苦的方式,让我脱离现在这副朽败的肉身,使我得以解脱。”

    佛陀说:“善哉,富楼那啊。你已经学会忍受耻辱。你现在已经具有可以住在输卢那国的容忍之力。去吧,富楼那啊。度化那些尚未得到度化的人,安慰那些内心尚且不安的人,让得不到涅槃的人都能够顺利涅槃吧。”

    此后,“为法不为身”和“不惜性命”成了和佛教求道、传道有关的固定说法。而且该精神早在佛教创立之初就已经在佛教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佛教对外的传道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对内也是如此。就连极度保守的婆罗门教,它的新教和旧教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更别说对内对外都十分活跃的佛教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改革创新的效果逐步显现,新旧教派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富永仲基氏[41]说过,“诸教兴起之分,皆本出于相加上。不相加上则道法何张。乃古今道法之自然也”。真的可以说是至理名言。自古以来,大乘小乘间的争论也都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如今,再也没有人固执地反对教派的改革和创新。只是对哪些是原始的学说,哪些是发展后的学说,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罢了。

    二、平等主义

    和印度教相比,佛教是非常宽容的。但也有佛教极力反对的东西,即种姓制度、苦行主义和形式主义。佛陀很敬重沙门,也非常敬重婆罗门。佛陀之所以敬重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有种姓制度,而是因为他们的智德。在佛陀眼里,只有智德之分,没有种姓之分。《阿摄恕经》和《一切智经》等经书中记载的内容就是对佛陀该观点的最好体现。优波离尊者在僧侣中德高望重,就是对该观点最好的证明。此外,《长老偈经》中有一则偈颂,记录的是须尼提的自白。他说:

    “我是贱种所生。我很贫穷,要替别人工作。我的职业也很卑微,是负责扫落叶的。我被其他人歧视,被其他人冷眼看待;其他人给我的评价都是否定的。我对其他人卑躬屈膝以表尊敬之意。有一天,我跟在几个大弟子后面,碰巧遇到了佛陀。于是,我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跪拜在佛陀面前。这时,拥有一颗慈悲之心的佛陀停在了我的面前。我跪在佛陀脚边磕头,祈求佛陀能收自己为弟子。这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大导师佛陀面向我说‘善哉比丘’。这就是我从佛陀那里得到的最初的教诲。”

    佛陀就是这样,将贫贱之人也当作朋友来看待。马鸣菩萨在《大庄严论经》中对须尼提出家的情形,以及优婆离得到度化的情形做了详细的记载,充分体现了佛陀的真精神。该事件已经通过《马鸣菩萨论》公之于众,这里不再赘述。

    佛陀的平等主义精神在他对待种姓的态度上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外,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佛陀采用俗语进行传道说法————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这也论证了佛陀走的是平民主义路线。五分律第二十五条,十诵律第三十八条,都是最好的例子。两个出家的婆罗门,对比丘们的诵经————不管是发音,还是语法、规则都和自己的语言相去甚远而感到愤怒。有一天,他们告诉了佛陀这件事。他们是这样说的,“比丘们因为血统不同,氏族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用自己的方言诵读经文时,难免会亵渎佛法。希望以后在诵读经典时,要使用梵语的语音体系”。对此,佛陀回答道:“不要使用外来的文字语音诵读经文。请使用你们各自的方言诵读即可。今后要是有人不用自己的方言而用外来的语言诵读经文,必定重罚。”无需多做议论,无需多做研究,佛教宣扬的福音本就是为了一切众生。佛教是要让一切众生都能平等地获得佛的恩惠。因此佛教的经文必须是简单明了的,重在尽人皆知。如果不这样,佛教的说法就成了少数人能够获得的特别的恩惠,就不能造福世间众生了。佛陀的愿望不止如此。佛陀一生的言行不仅要让佛教成为平民的佛教,还想将佛教的福音平等地传递给上上下下所有人。调查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夜叉、迦楼罗、紧那伽、摩睺罗伽、鸠盘荼这些神话中生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梵书中,这些神话中的生物几乎是看不到的,因为这些生物都是平民社会的人们才会相信的东西。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这些神话中生物的名字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佛教是为了造福世间众生的,也证明了佛教走的是平民路线。

    第4节 佛说的概况

    一、组织

    佛陀在菩提树下洞察到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这些是人心生疑惑的发展顺序。所以,如果能够顺观[42]找到这些疑惑的答案,那么人就会明白生和死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逆观找到产生这些疑惑的原因,那么人就会明白断念入圣的始末。佛陀做到了顺观十二缘起,同时也做到了逆观十二缘起。另外,所谓离欲中道,是指八正道。如果人走了正道,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净行,那么今生和来世都能获得平安。这就是佛陀穷其一生所宣扬的十二缘起的法门和八正道的行法。这两者概括起来就是四谛之法。所谓四谛,是指苦、集、灭、道。所谓苦,是指生和死的界限,是果;这个果的因是集。说明集和苦之间关系的内容,就是佛家所说的十二缘起的法门。所谓灭,是指涅槃,也就是领悟的境界,也是果;这个果的因是道,即走上中道之路后肯定能到达的地方。所谓道,是指八正道。具体名称后面会提到。综上所述,可以将四谛概括为下:

    四谛:

    集————十二缘起————苦————迷之因果;

    道————八正道————灭————悟之因果。

    由此可见,佛教的教义简单明了,就是以通过获得真知领悟迷之因果,再通过克己自制之力达到终极境界为主旨。该教义其实并不简单。通过身体力行完成了四谛的佛陀,其人格是非常伟大的。所以佛陀的每句话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此外,在圆寂之日,佛陀对众弟子表达了他对七法的赞叹。七法可以说是对佛陀一生的说法进行的概括。所谓七法,就是具体的执行方法。可见七法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一)四念处: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

    (二)四正勤:断已生恶、远未生恶、增已生善、生未生善。

    (三)四如意足:欲、念、精进、思维的如意足。

    (四)五根:信、精进、念、定、慧。

    (五)五力:信、精进、念、定、慧。

    (六)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舍、除、定、念。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通过这些具体的执行方法,就能斩断将人束缚在迷境中的各种烦恼,譬如贪、嗔、痴、慢、疑等;就能脱离三界的生死,达到解脱涅槃的彼岸。佛陀的七法,是那些只谈脱离实际的理论的学者、那些只会天马行空的诗人根本无法领悟到的。只有像佛陀这样真实存在的鲜活人物,具有坚强的意志,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七法的亲身实践中,才能够领悟到七法,才能赋予七法以活力,并使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二、涅槃的意义

    作为“寂灭”,或者“灭”的译词的“涅槃”,自古以来被解释为“灰身灭智”。西方人大多认为涅槃就像蜡烛被吹灭一样,一切归于空寂[43]。麦克斯·穆勒曾将涅槃解释为“消除由于迷茫而产生的欲念”,很多学者纷纷表示赞同。其实,根据经典的记载,涅槃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叫“有余涅槃”,即现世能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顿悟。通过不间断地修行,最终达到自由、安乐、真善的境界。第二种叫“无余涅槃”,即离开现世所能够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沙罗树下所进入的大般涅槃的境界。该境界也被称为“寂灭为乐的境界”,即极乐净土。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涅槃,都不是一切归于无。自古以来,涅槃就被称为“灰身灭智,身心都灭”,只是取其“排他自立”的意思。只有在领悟真知后,切实地修行,才能达到涅槃的状态。大概所有的宗派不管其教义的内容有多么不同,最后都渴望这一极致,即享受心中不被任何烦恼束缚,拥有无限的自由和无与伦比的安乐。只是达到该境界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宗派是自力派,有些宗派是他力派;在宣扬教义方面,有些宗派采用的是浅显易懂的方法,有些宗派采用的是口头传授的方法。

    再深入一步。除了上述的涅槃,关于是否存在未来世界这一问题,想必也是从古至今被世人讨论最多的问题。佛教弟子中也有很多人对此有各种猜想。佛陀认为该问题根本没有回答的必要。佛陀一直都不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中阿含经》和《杂阿含经》中的几个地方都有提及。蔓童子曾经问了佛陀该问题。佛陀就用“箭喻”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道:“我讲解的内容,你需要知道,我没有讲解的内容,你就不需要知道。”尽管如此,《阿含经》中还是有对这一终极境界进行赞美的语句,即“不受后有”,意为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律中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果现世安稳了,那么后世也一定会安稳”。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佛陀的愿望————希望人们不要谈论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未来的事情,而应该在这一世的修行中拼尽全力。大概因为佛陀察觉到了谈论来世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不好的影响,所以才要极力地破除这个迷信。当时婆罗门的修行只是一味地想通过苦行的方式获得升天的机会,如果不行,就通过膜拜太阳的方式,祈求死后能和日天融为一体。死后升天的迷信思想在当时的宗教界大行其道。人们一边徒然地膜拜日天,一边却让自己身陷五欲的深渊。故意不谈论未来,劝人们在现世净行,正是让人们挣脱这一困境的首要方法。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材料要属《三明经》。人们应该将《三明经》和《箭喻经》合起来看。

    如果这一世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那应该怎么做呢?人们自然会期望自己能在来世获得涅槃。据说,释迦牟尼在这一生之前已经累积了五百生的修行。根据《福田经》[44]的记载,福田有两种类型,即十八学人和九无学人。其中,十八学人中的前十三个人获得了当世的涅槃,其他五人获得了后世的涅槃。所以,一旦进入涅槃,就能立刻终结无限的轮回,脱离三界。这就是所谓的“不受后有”。

    三、业说

    除了涅槃解脱,还有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这三者合称“三法印”,是佛教的旗帜。三法印是佛教的根本原理。无我,实际上否定了印度思想中最重要的“我”的存在,也就是否定了灵魂的存在。但自从有奥义书以来,轮回的思想就深深刻在了印度人的脑海中。轮回思想终究还是无法连根拔除。所以与其破坏轮回思想,不如活用轮回思想。如果能让轮回思想和无我的根本原理不冲突,就再好不过了。天才的佛陀提出了调和这两种思想的方法,即业说。业说也就是业感缘起。佛陀将说明缘起状况的内容称为“十二缘起”。佛陀之前和之后都有人提出业说理论,但都没有充分地活用业说理论。佛陀将印度哲学的核心————轮回思想吸收进来,并通过业感缘起的理论来说明轮回思想,以此建立了伦理思想的基础。所谓业,是指身、口、意这三者所产生的影响。人死后,业不会消亡。有业,必定会招来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该法则非常严格,容不得任何例外。造业者必须自己承担果报。这就是将因果法则应用于精神领域。对现世感到不公也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就是因为该因果法则在起作用。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是因为我们在现世没有造任何的恶业,也没有招来任何的苦报,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感受到了前世的恶业带来的果报,就必定会怨天尤人,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样就在现世死掉的人和后世受苦的人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该联系就是利用循环论法,并以业为中心来联结的。即因为有业,所以才会感受到苦;因为有苦,所以才会有惑;因为有惑,所以才会造业;因为又有了业,所以又会感受到苦。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人死后不会再有感觉,但业并不会就此消除。它还会作用于后世,决定后世的苦与乐。所以这一世的人感受到的苦与乐,是由上一世的自己所造的业决定的;未来的人感受到的悲和喜,则取决于这一世的自己所造的业的状况。像这样,佛教徒不应该有为了得到后世的乐才积累善业的欲望之心,而要表现出无尘无垢的举止行为。应该将佛陀的业说和近代的科学思想融合在一起,也应该将佛陀的业说和学者的精神不灭说整合在一起。

    就这样,佛陀将轮回思想吸收进来,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佛教伦理的基础。该改造绝不止于此。根据印度教的原理,轮回的范围适用于世间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然而,佛教的轮回对象仅限有生命的。这样限定的原因是:将轮回的对象限定于生物,使该轮回的学说从理论角度来起看更富有生命力。

    佛陀还从印度教里吸取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对当时的印度民众所崇拜的诸神,佛教并没有将其排斥在外,而是全部吸收进来,并让诸神的存在合乎佛教的教理。佛教虽然吸收了吠陀的三十三天和奥义书的至高神梵天,但认为他们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这些神和我们一样,处在轮回的无限循环中,以涅槃为目标努力修行。这些神和我们人类的区别仅仅在于这些神比我们人类享有更多的果报。虽然享受果报的程度有差别,但这些神和人类一样,同处于三界之中。对佛教来说,至高无上的东西毫无疑问就是涅槃。像这样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当作至高无上的东西,使最高境界凌驾在超自然的神体之上,在这个世界上能做出如此大胆论断的宗教除了佛教,别无其他。佛陀使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和迷信者都感到了困惑,并将所有和灵魂有关的东西排斥在外,用业的理论来解释三世的因果。人们应该不借助神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现世达到解脱涅槃。这就是佛陀宣扬的理论。

    四、德训

    因为佛教是以净行为中心,并以八正道作为行为准则的,所以佛教有很多德训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戒律都是关于道义的内容,但因为其原本的意图是防非止恶,所以在描述戒律时全部采用消极的语言。最能代表佛教德音圣训的要属《法句经》。这本经书并不特别,只是对经律中分散的偈颂做了集录,并将这些偈颂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别。说得夸张一点,《法句经》可以说是收录了佛陀一生所有说法的圣典。该经书的日文版已经被翻译出来,并公诸于世了。

    下面就选取其中的几个小节作一番介绍:

    (一)憎恶无法止于憎恶。只有依靠自己,通过忍,才能消除憎恶。这就是如来之法。

    (二)我的身心已经安定,不会怨恨那些会引起怨恨的东西。世间之人多有怨恨,但我要修行到无怨的境界。

    (三)要像蜜蜂采花,不损花的色和香,只汲取花中之味之后就离去一样,进入仁者的村落之时也应如此。

    (四)不要做观察他人作与不作的事,要经常反省确认自己是正还是不正。

    (五)忍辱能够战胜愤怒,善能够战胜不善,胜者要能好施,至诚就能战胜欺骗。

    上述语句充满了佛陀仁慈博爱的精神。佛教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这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能体现该精神的要属著名的长寿王的故事。父母被杀,国家也被夺走了的长寿太子长大后,在有机会可以杀死自己的仇人的情况下,选择听从父亲的遗训,放了篡位国王一条生路。国王被长寿太子这一行为感动,让长寿太子重新得到了父母曾经统治过的国家。并且两国还结为盟国,互相永不侵犯。长寿王的故事在南北两传的《律中经》中都有记载。不仅如此,《中阿含经》和《长寿王经》中也有记载。可见人们对长寿王的品行是非常敬重的。

    下面再对《法句经》中关于劝人为善的几个小节做一番介绍:

    (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三)如可意华,色好无香,吾语如是,不行无得。如可意华,色美且香,吾语有行,必得其福。

    (四)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

    由四百二十二章组成的《法句经》记录的都是我们应该谨记的金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越《法句经》中的金句之美。《法句经》中还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一)花的香味不会逆风传播,德人之香则会传遍天下。

    (二)父母健在是一件快乐的事,天下有道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诬陷他人,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伤害,反倒是自己会受到这一愚蠢行为的影响。就像逆风扬起的灰尘,吹不到别人身上,反而全部吹回自己身上一样。

    (四)所谓有道,并不是指拯救一个生命,而是要普济天下苍生,无害于万物。

    在该德训的章节里,还有一个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戒律。戒以五戒、八戒和十戒为主,还有名为“具足戒”的两百五十戒、四百八十戒等。这些戒律不仅是关于现世的,还有关于要得到解脱必须要用到的工具方面的内容。简而言之,这些戒律虽然不能等同于世间的道义,但遵守这些戒律就能够收摄身口意三业,让自己获得清净。

    下面就列举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五戒:针对在家的佛教信徒,即优婆塞[45]提出的戒律。当然,出家的弟子也要严守。这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和不饮酒。摩奴法典》中的五种重罪就是采用了触犯佛教五戒中的这些罪。

    (二)八戒:又称八关斋,或八斋戒。是针对非常虔诚的俗家弟子提出的戒律。在五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戒非时食、戒着香粉华鬘和戒坐卧高大广床。

    (三)十戒:出家的弟子必须遵守的戒律。在八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戒歌舞观剧和戒受纳金银。

    关于戒律就说到这里,下面再对著名的《六方礼经》做一番介绍。《六方礼经》对佛教的俗家弟子必须遵守的本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研究《六方礼经》,不仅能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能证明其中记载的戒律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适用的。这里说的《六方礼经》是向不明所以地膜拜六方的俗家弟子解说膜拜六方的意义的经书。即膜拜东西南北时,要将双亲和孩子、师父和徒弟、夫妇、亲族间应尽的本分全部都念诵一遍;膜拜上下方时,要将檀越、沙门间作为主仆应尽的本分缺一不可地全部想一遍。《六方礼经》在南北两传中都保存了下来,在北传的各阿含经中都能看到。诵读《六方礼经》时,当时纯朴的社会仿佛出现在眼前,我们得以聆听三千年前说教中关于德训的内容。得到这一结果,不禁让人感到意外。因为笔者还有另一本书是专门讲述佛陀圣训内容的,所以这里不再做进一步深入的讲解。

    五、三藏

    释迦牟尼圆寂那年,佛教经律有了第一次结集[46]。在诵读了经律长达两百余年后,佛教经律有了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才首次对经律论的三藏进行了整理。三藏又分为南传和北传两种。北传的汉译工作是在东汉时期才开始的,经历了唐宋。汉译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南传三藏,还包含了长篇巨作大乘三藏。北传三藏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后世的发展的佛教。下面先介绍一下南传三藏的名称。

    这些内容是在佛教经律第三次结集后,由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传到锡兰的。一百五十多年后被人用巴利语手抄记录保存了下来。

    经藏

    (一)《长阿含经》,由三十四小经组成。

    (二)《中阿含经》,由一百五十二小经组成。

    (三)《杂阿含经》。

    (四)《增一阿含经》[47]。

    (五)《小阿含经》,由十五种组成。北传三藏没有这部分经文,或者说比较新的集录中没有这部分经文。这十五种的名称如下所示:

    第一,《小经》,由短篇组成。

    第二,《法句经》,关于德训的集录。

    第三,《自说经》,包含无问自说的八十二小经。

    第四,《本事经》,由一百一十章组成。

    第五,《尼波多经》,由七十个论题组成。

    第六,《毗摩那》,与天界有关的内容。

    第七,《卑多》,与饿鬼有关的内容。

    第八,《长老偈》,收集的关于长老的颂。

    第九,《长老尼偈》,收集的关于僧尼的颂。

    第十,《本生经》,由五百五十经组成。

    第十一,《尼弟娑》,舍利弗解释尼波多经的内容。

    第十二,《波致参毗陀》,说明罗汉智慧的内容。

    第十三,《譬喻经》,关于诸罗汉的因缘。

    第十四,《佛种姓经》,二十四佛以及佛陀的传记。

    第十五,《若用藏》,叙述本生中的佛陀的十德成就。

    律藏

    (一)《毗崩伽》,《解脱戒本》和其注释的合订本。所谓戒本是指每个月的新月和满月这两天要诵读的经文。如果犯了其中的戒律,就要当众忏悔,才能消除罪孽。

    (二)《犍度》,分为大集和小集两种。

    (三)《巴利婆罗》,附录,后世简称为“律”,在摩哂陀带回来的经文中已经包含这一部分。

    以上三者并没有单独成册,全部包含在律藏中。

    论藏

    (一)《法集论》,关于世界的研究。

    (二)《分别论》,由十八部组成的论文集。

    (三)《论集》,包含一千个论题。

    (四)《身性论》,关于人性的研究。

    (五)《界论》,关于元素的研究。

    (六)《双心论》,关于矛盾或辩论的研究。

    (七)《生起论》,关于万物起源的研究。

    以上列举了南传三藏所有的经书的名称。北传汉译的三藏,一般被称为“大藏经”,其中包含经书的名称如下:

    首先可以将大藏经粗略地分为经藏、律藏、论藏、杂藏和秘密藏。经藏、律藏和论藏又可以各自细分为大小二乘,大乘经一般又可以再细分为《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部经书。其中也有翻译成巴利语的,但大部分都被翻译成中文。

    经藏

    第一,大乘经

    (一)《华严部》,二十八部、二百三十三卷。

    (二)《方等部》,三百六十三部、一千一百三十三卷。

    (三)《般若部》,二十九部、七百四十七卷。

    (四)《法华部》,十四部、五十七卷。

    (五)《涅槃部》,十六部、一百二十一卷。

    第二,小乘经

    以长、中、杂、增一这四阿含经为主,加上其他各小经,合计三百二十一部、七百七十八卷。

    律藏

    《大乘律》,三十部、四十九卷。

    《小乘律》,七十一部、四百九十六卷。

    论藏

    《大乘论》,九十二部、四百零二卷。

    《释经论》,二十五部、一百八十卷。

    《论释》,十一部、七十七卷。

    《小乘论》,四十六部、七百二十二卷。

    杂藏

    《法句经》《佛所行赞》《那先比丘经》《付法藏传》等:六十二部、一百六十五卷。

    秘密藏

    各所相传:前后总计五百七十部、九百三十一卷。

    以上是以缩印版藏经中收录的内容作为计算的基础。实际数量可能比这里罗列的还要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经书的部数和卷数。上述经书中有很多是重译本。所以在计算数量时,将同一本经书的不同译本当作一部来计算的话,上述经书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譬如,小乘经一共有三百二十一部,如果扣除四含经中重译本的话,小乘经最终的数量会减少一百五十部左右。

    比较南北两传中的三藏会发现,南传经藏中的四阿含与北传三藏中的内容一致。其中小阿含经中的部分内容也存在于北传杂藏中,但其余大部分内容在北传三藏中都没有。南传的律藏和北传的四分、五分两律类似。南传论藏和北传的小乘论中的六足论类似,但还没有人对此做出具体的比较研究。由此可见,南传三藏的内容只是北传大藏中的极少一部分内容。因为两传的圣典具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另外,在比较两传圣典哪一方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时,会进一步引起大乘佛说非佛说这样的争议。结果是必须对两传圣典进行重新鉴定,判断到底哪一些经文的内容才是真正出自佛陀之口。尽管如此,只要南北两传中各自存在具有特殊传承的圣典,从事佛教研究时,从南北两传流传路径的不同造成经书数量上的差异这点来考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切入点。一条路径是从巴利语写的南传圣典翻译过来的,另外一条路径是从汉文写的北传圣典翻译过来的[48]。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南北的意思。南北在这里只是表示地理位置的区别,绝对没有表示大小二乘的意思。以往只要一提到南方佛教,就会立刻和小乘联系在一起;只要一提到北方佛教,就会立刻让人联想到大乘。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正如上述所示,北传佛典中也包含几乎所有的小乘佛典的内容,所以“北传佛典就是大乘佛典”的说法是不可取的。只是北传佛典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属于后世发展的佛教,南传佛典则相对来说更接近原始佛教而已。在研究上述两种路径流传下来的佛典时,南方佛教方面,西方人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几乎已经将所有的经书都研究遍了;北方佛教方面,因为研究的难度很大,所以大部分内容还没有被人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对北方佛典的调查研究上。此外,南传佛典在哲理方面极其匮乏,但有非常高的史实研究价值;与此相反,北传佛典极富哲理,却缺乏史实方面的参考价值。所以,对南北两传佛典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当然这需要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全世界学者的共同努力。

    在结束这个章节前,还需要对大小两乘的关系做番说明。需要说明的事项有三点。第一,大小两乘记录的都是从佛陀的金口中说出的话。第二,记录佛说内容的先是小乘佛典,几百年后才逐渐分化出了大乘佛典。第三,佛说并没有大小之分,只是经过几个世纪的混沌状况,逐渐产生了大小的区别。第一点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说法,现在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第二点和第三点看起来很类似,其实差别很大。问题的关键最终归结于到底是将阿含经当作小乘佛典,还是不应该有大小两乘的区别这一问题上。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轻视阿含经,有将阿含经当作是小乘经的习惯,但这样做会产生将哲理和宗教混为一谈的弊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大小两乘佛典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换言之,不应该用大小两乘来衡量阿含经。总之,在理论方面,大小两乘的区别是其在哲学上的差异造成的;在实践方面,即从宗教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大小两乘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更不值得人们为此争论不休。

    注解:

    [1] 又译为旃陀罗笈多·孔雀,印度孔雀王国第一任君主(公元前317——公元前298年在位)。————译者注

    [2] 统一天下的君王。印度神话中,当统一天下的君王出现时,天上将会出现一个旋转金轮,作为他统治权力的证明。————译者注

    [3] 语法书。————原注

    [4] 当时摩揭陀国正值孔雀王国时期。————译者注

    [5] 坚战王之子。————译者注

    [6] 般度王之子。————译者注

    [7] 即摩诃帕德摩·难陀。————译者注

    [8] 即达那·难陀。————译者注

    [9] 关于天启的经书。————译者注

    [10] 《闻经》《法经》《家经》及《树提经》四者都是关于吠陀仪式的内容。————原注

    [11] 《式叉经》《阐陀经》都是关于吠陀读诵的内容。————原注

    [12] 《尼禄多经》《毗伽罗经》二者都是解释吠陀的内容。————原注

    [13] 赞歌中使用的韵律的名字。————译者注

    [14] 古印度的男子蓄发。————译者注

    [15]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七月到八月。————译者注

    [16]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九月到十月。————译者注

    [17]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译者注

    [18]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三月到四月。————译者注

    [19] 五大是从五惟发展而来的。————原注

    [20] 被印度正统教派视为异端的教派。————译者注

    [21] 3世纪到4世纪在地中海地区盛行的一种宗教思想。特点是提倡物质和灵魂的二元论。————译者注

    [22] 印度正理派所推崇的一种思维和推理方法。“五明”中的一种,其他四种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和内明”。————译者注

    [23] 极微是在不可见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译者注

    [24] 佛教用语。————译者注

    [25] 该词在印度有“整理者”和“编者”的意思。————译者注

    [26] 又称“灰涂外道”,指遍身涂灰,以苦行祈求升天的外道。————译者注

    [27] 世间万象其实也只不过是无上精神的一部分而已。————原注

    [28] 莫尼尔·威廉姆斯(Monier Williams,1819——1899),英国印度学家。————译者注

    [29] 别译名《梵网六十二见经》。————原注

    [30] 指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经书。————译者注

    [31] 别译名《寂志果经》。————原注

    [32] 古代印度十六大国跋阇国的首都。————译者注

    [33] 也称天衣派,或空衣派。————译者注

    [34] 即转轮王。————译者注

    [35] 即佛教。————译者注

    [36] 释迦国的君王,释迦牟尼的亲生父亲,迦毗罗卫城的城主。————译者注

    [37] 拘利城的城主。————译者注

    [38] 即悉达多,亦称释迦牟尼、佛陀。————译者注

    [39] 西方学者奥利佛持此观点。————译者注

    [40] 佛陀的弟子之一。佛陀游化摩揭陀时,曾借宿于优楼频螺迦叶家中并显示种种神通,迦叶因此成为佛陀弟子。————译者注

    [41] 富永仲基氏(1715——1746),日本江户时代的思想家,著名的宗教批评家。————译者注

    [42] 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译者注

    [43] 这也是佛陀极力想要打破的空见。————原注

    [44] 指《佛说诸德福田经》。————译者注

    [45] 在家信佛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称作“优婆塞”。————译者注

    [46] 佛教早期没有书面经典,僧众以口头传诵的方式传承佛法。“结集”指僧人们进行集会,将口头传诵的佛法编纂为书面经典的活动。————译者注

    [47] 《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所含小经数量太多,无法统计总数。————原注

    [48] 通常中文原本都会被保存下来。————原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