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印度文明史最新章节!

    经典文学的创作和种姓制度的诞生

    第6章 概述

    《梨俱吠陀》中关于恒河和亚穆纳河的记载只有两处。这说明吠陀时代的人们对这两个地方还知之甚少。雅利安人抵达萨特莱杰河后,横渡该河,继续向恒河流域前进,并在恒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强国,他们还乘着新兴国家的势头,大力振兴文学宗教。我们可以在当时的史诗中找到这些国家的名字。譬如俱卢、般阇罗、拘萨罗、迦尸和毗提诃。还有其他一些小国,但都不及上述几个国家强大。史诗有两大篇,即《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的主题是俱卢和般阇罗两族间的战争。诗中充满了对英勇征战场景的描写。随着雅利安人积极向东扩张,印度文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文明的发展程度成反比的是,雅利安人的武勇精神逐渐丧失。拘萨罗人民的开化程度很高。在这个民族代代相传的第二史诗《罗摩衍那》中,类似《摩诃婆罗多》中的英勇征战场景的描写并不多,着重描写的是对社会的义务、对家人的责任、对僧侣的尊敬和有关宗教仪式的执行等内容。精神方面丧失生机必然导致宗教以及社会法则的大变动。产生于旁遮普的充满活力的赞歌,最初是为了给隆重的仪式锦上添花,后来却因为仪式变得繁琐而逐渐受人忽视。该情形的结果是产生了僧侣阶级,与僧侣阶级相对应的王士阶级也随即产生,平民则沦落为低于以上两个等级的存在并服从于以上两个等级。另外,臣服于印度文化的原住民也自成一族。就这样,亘古不变的种姓制度就产生了。所谓种姓,指的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该时期的特点就是服从。平民服从于僧侣和王士,王士服从于僧侣。因此导致了僧权万能的风俗习惯的形成。该习惯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另外,四吠陀的编纂和梵书的完成应该可以说是僧侣们留下的丰功伟绩。但到了该时期的末叶,对僧侣们制订的毫无意义的仪式感到极度厌烦的王士们怀抱新思想,开始了对真理、灵魂和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该思考的结果是出现了的著名的奥义书。毗提诃王遮那竭流芳百世————人们认为他是该时代的先驱。不管王士们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撼动具有无上权力的僧侣们的地位。下个时代各哲学流派的兴起和宗教革新的实行的间接原因就是奥义书的出现。综上所述,这个时代的主要功绩有:四吠陀的编纂、梵书的集录、奥义书的创作以及两大史诗的完成。此外,站在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最值得注目的是种姓制度的确立。该时代应该从公元前1400年开始,经历了一千年的时间结束。我们称这个时代为“梵书时代”是出于命名的方便。称这个时代为“梵书时代”也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如果从该时代的疆土范围来看,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中印时代”。另外,我们也可以称该时代为“僧权确立时代”。

    第7章 当时的疆域

    雅利安人在这个时代生活的疆域是从印度河以东出发,西至恒河和亚穆纳河交汇处,东至恒河北部。其他地方都由野蛮的原住民占领————这些原住民还未被印度文明同化。从沙漠的南部即恒河对岸的土地开始,到温迪亚山脉南边的一部分为止,形成了广阔的半圆形区域。雅利安人渐渐地对该区域开始有所了解。他们在梵书中屡屡提及该地,并将该区域叫作动物的栖息地。有时会有大胆的人进入这片膏腴之地,建立起孤立的殖民地;有时也有游历世外的仙人攀登无人的高山,或隐居到空谷不毛之地坐禅修行;还有充满冒险精神的王族为了打猎而深入偏远地带;甚至还有因为受对手陷害,被迫进入偏远无人森林中了此残生的不幸的王公。就这样,雅利安人逐渐开始了解、熟悉该区域。通过那个时代的《爱达罗氏梵书》中关于当时疆域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我们现在根据当时的印度疆域,将内外各族列举如下:

    中央有强族倶卢和般阇罗,还有婆蹉和乌斯纳罗等族。东边有毗提诃、拘萨罗和迦尸各族。这些部族在文学方面和名声方面都比印度西部的古代民族优秀。特别是遮那竭和阿阇世王两位君王更是威震四方,权倾朝野,享有“全能之王”的盛名。此外,印度文明还未将印度东部地区同化。该地区当时已经存在鸯伽和摩揭陀等部族,但还未计入当时的印度疆域。

    越过北部雪山,有北俱卢和北摩突罗等民族。因为这些民族没有所谓的君王,所以人们称呼他们为“维拉杰”。此外,西部有拉吉普塔纳大沙漠。因为雅利安人未能侵入这里,所以该区域居住着的人被称作比尔族的原住民————他们长期不受雅利安人的统治。说到南部,在温迪亚山脉以北的昌巴尔河流域,住着自称“波荷加”的原住民。雅利安人将他们称作动物。他们受尽了雅利安人的轻侮。雅利安人尚未踏足温迪亚山脉以南的区域——南印。但人们知道那里住着原住民。到了教派学派兴起的时代南印还出现了著名的安德拉族。

    综上所述,非雅利安人围绕着雅利安人的疆域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区域。换言之,半圆形区域的中间就是印度当时的疆域。其中,中印主要指恒河和亚穆纳河交汇处往西的区域。严格来说,应将毗提诃排除在外。当时印度的中心就是该区域,僧权万能的基础也是在该区域建立起来的。这就是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中印时代的原因。

    第8章 当时的文学

    上个时代的产物中现存的文献只有《梨俱吠陀》。如上所述,《梨俱吠陀》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文化。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产物。即《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大史诗。这些文学作品中都不断提及俱卢、般阇罗、拘萨罗和毗提诃各部族的活动。这些部族的人民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在考察该历史时期的具体状况时,上述这些文学作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在讨论这些文学作品前,我们按顺序先对四吠陀的集录做简要介绍。四吠陀的集录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第1节 四吠陀的集录

    《梨俱吠陀》的赞歌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但将其收集成册并以现存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工作却是在这个时代才完成的。其余三种吠陀的集录也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除了《梨俱吠陀》,人们编纂《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理由还不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赞成下述观点。从《梨俱吠陀》的赞歌中可知,祭祀时需要四种不同类型的僧侣分工合作。第一种僧侣叫作司仪祭司。他们在祭祀时要丈量土地,搭建祭坛,准备祭祀用的器皿、木头和水,宰杀祭祀用的动物等等。第二种僧侣叫作颂神祭司。他们要根据祭祀的规范,在祭祀时诵唱赞歌。第三种僧侣叫作祈神祭司。他们的任务是背诵赞歌。第四种僧侣叫作监察祭司。监察祭司的地位要高于前三者。他们监督整个祭祀活动是否合乎祭祀规范。这四种僧侣中,第四种僧侣熟知祭祀的各个方面,第三种僧侣只要知道《梨俱吠陀》的内容就可以了,所以这两种僧侣都不需要特别的指导书籍。与之相反,其余两种僧侣就需要特别的技术指导。而《夜柔吠陀》就是为第一种僧侣编写的关于祭祀仪式的书;《娑摩吠陀》就是为第二种僧侣编写的关于歌唱赞歌的书。通过《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娑摩”和“夜柔”的名称来看,毫无疑问,当时的人们很早就已经对赞歌和仪式有了研究。而《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编纂工作都是在这个时代才完成的。

    《娑摩吠陀》的编纂者不详。根据特奥多尔·本费的调查,《娑摩吠陀》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梨俱吠陀》中本来就有的。其余少部分内容也是其他版本的《梨俱吠陀》中的内容。因此,《娑摩吠陀》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将《梨俱吠陀》中的相关内容摘录出来而编成的一本书。

    有关《夜柔吠陀》的编纂者,我们还知道一些信息。该吠陀分为两种:黑书[1]和白书。黑书叫作Taittiriya-Sanhita。这个名字是根据古仙人的名字命名的,所以这位仙人应该就是这本书的编纂者。黑书现存有两个版本,也许都已经不是最初的版本了。白书完成的时间要晚于黑书,关于该书的编纂者有明确的记载。这本书叫作Vajasaneyi-Sanhita,书的名字来源于它的编纂者瓦加萨赖耶的名字。这位仙人生活在毗提诃王遮那竭时代,作为当时的上座僧人威震四方。白书估计就是他奉了毗提诃王的旨意才编纂出来的。旧书中仪式和注释的内容混杂在一起,改编旧书的目的就是要将上述二者分离开来。分离后,将书中关于仪式的部分简化,编成新书;补充完善注释部分的内容,并将其编写成《百道梵书》。当然,《百道梵书》这一长篇巨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才得以完成。不过该功绩还是要归于发起者瓦加萨赖耶及其保护人毗提诃王遮那竭。黑书和白书的新旧两个版本在内容的编排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阿闼婆吠陀》的权威地位得到后世承认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后了。下个时代以及再下个时代的文献都只有关于前三种吠陀的记载。但将《阿闼婆吠陀》的内容收集、编纂成书,并以阿闼婆命名的工作却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属于《阿闼婆吠陀》中的梵书和奥义书固然承认《阿闼婆吠陀》的权威地位,但属于其他吠陀的《爱达罗氏梵书》《百道梵书》《爱达罗氏森林书》《广林奥义书》和《歌者奥义书》都没有将《阿闼婆吠陀》列入四吠陀中。特别是《歌者奥义书》,书中除了三吠陀外,也提到了阿闼婆,但却将《阿闼婆吠陀》归类到了古谈中。另外,阿闼婆和鸯耆罗都是存在于神话中的古仙人。用古仙人的名字来给新作的吠陀命名完全是为了提高这本书的价值。《阿闼婆吠陀》分为二十篇,由六千首颂组成,六分之一的内容都是用散文写的。全篇主要由关于如何躲避恶鬼、病魔、毒蛇猛兽、盗贼土匪的咒文,以及如何祈求获得长命百岁、荣华富贵、身体健康、旅行安全、赢得胜利的祈祷文构成。其中也有不少内容保存于《梨俱吠陀》中。但《梨俱吠陀》是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附录收录于全书的第十卷,而《阿闼婆吠陀》却将其作为主要内容收录。所以,《梨俱吠陀》中的赞歌得到了相对比较进步的僧侣阶层的认可,而《阿闼婆吠陀》的内容则是幼稚的迷信思想的体现。若要追溯迷信的起源,应该在《梨俱吠陀》前的时代就有了。据说能够治愈疾病的咒语不管从目的、意义还是从形式来说,都和出现在德国、俄国的咒语存在一致的部分。这个事例从反面证实了:迷信在雅利安民族分裂前就已经存在。还有观点认为《阿闼婆吠陀》里的赞歌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梨俱吠陀》故意将其删去,并对该部分内容做了单独的收集编纂。因此,代表着信仰正反两面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在四吠陀中显得尤为重要,是研究人类信仰发展变迁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瓦加萨赖耶与娑罗室伐底女神

    鸯耆罗与乔拉德维女王

    《梨俱吠陀》中描述的宗教是自然的更替神教,《阿闼婆吠陀》中描述的宗教则是人格化的物神崇拜。与《梨俱吠陀》中的自然神相比,《阿闼婆吠陀》中的神更具有泛神教[2]的倾向,阿闼婆的宗教强调眼前的一切事物中都蕴含着现实的神力。古代神话的分界线已经消失,人们与其说是赞叹敬畏神,倒不如说是在利用神,或者说是将害怕的事物神化为神,并利用禁咒神灵之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像这样,在物质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咒法神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解释死后的世界,并专注于祭祀活动;精神方面,人们又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并希望通过修行进入神的领域,获得神的智慧。前者成为了后世物神崇拜、龙蛇信仰等的基础;后者则成为了唯心主义泛神教的基础。简言之,编纂《阿闼婆吠陀》的目的就是期望达到上下信仰的统一,并将崇高的圣典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该举措导致了神学的兴起和奥义的开创。

    第2节 梵书

    为了说明吠陀,并将吠陀中蕴含的意义发扬光大,僧侣们使用独特的笔法撰写了很多关于吠陀的说明文学。这些文学中蕴藏着数代僧侣的思想。后世将这些文学作品统称为梵书。

    属于《梨俱吠陀》的梵书有两种————《爱达罗氏梵书》和《海螺氏梵书》。这两本书的书名都取自僧侣的名字。这两本书原来是同一本书,但在不同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分化,最终成了两个版本。两本书的内容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爱达罗氏梵书》第十章的内容在《海螺氏梵书》中找不到————该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后人加的。

    据说《娑摩吠陀》中有八种类型的梵书,现存的仅有《二十五梵书》《二十六梵书》和著名的《耶摩尼梵书》。

    《夜柔吠陀》的旧版黑书中有一本与它同名的梵书叫作《泰帝利耶梵书》[3]。新版白书中拥有一本梵书巨作叫作《百道梵书》。如前文所述,《百道梵书》是瓦加萨赖耶仙人创作并流传下来的。这本书无疑是属于瓦加萨赖耶仙人创立的新教派。该书的前九章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内容,剩下的五章是新添加的内容。书中也包含有其他教派的内容。

    《阿闼婆吠陀》中有《牛道梵书》。和其他梵书相比,这本梵书是非常新的一本著作。该书内容都摘抄自其他梵书,只是摘抄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以上只说明了梵书的数量。梵书的起源如下:随着僧侣的数量急速增加,他们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完成复杂的仪式,仅仅参考四吠陀中关于祭祀的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觉得有必要对祭祀仪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所以创作了梵书。上述梵书中,属于《梨俱吠陀》的是和祈神祭司的诵经仪式有关的;属于《娑摩吠陀》的是和颂神祭司的唱歌仪式有关的;属于《夜柔吠陀》的是和司仪祭司的祭祀供奉仪式有关的;属于《阿闼婆吠陀》的则是与祭祀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神话思辨的内容。这些文学都是以散文的形式写成的,除了包含对仪式的说明外,还包含有对教义的说明。关于这些梵书中记载的仪式和传说的考察,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另行说明。

    第3节 森林书、奥义书

    中印时代的僧侣单纯地通过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古神的看法。僧侣们认为并不存在至高无上的神,这都是由第一原因[4]造成的。僧侣们没有公然否定这些古神的存在,也没有作出任何动摇一般民众宗教信仰的举动。通过这些古神,人们发现了神力的存在,并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拜诸神。僧侣们一直都在传播“神是唯一的存在”的思想。研究吠陀和梵书时,他们又为这些书增添了玄奥的神学内容。人们称这些内容为“森林书”和“奥义书”。奥义书产生于这个时代的末期。正如前文所述,奥义书创作的发起人是王士阶级。下面对森林书和奥义书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森林书是仅次于梵书的存在————其实就是梵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自古就有流传,梵书是关于在室内进行祭祀仪式的书,而森林书的内容则是在森林中进行祭祀仪式时所要诵读的————因此以森林书命名。梨俱和夜柔两种吠陀中都有与梵书同名的森林书。但娑摩和阿闼婆两吠陀中则没有。大概是这些吠陀各自的梵书中都有森林书,只不过后来可能和奥义书的内容混杂在一起罢了。森林书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包含着奥义书的思想。

    毋庸置疑,奥义书作为古代的产物但又广为人知。人们推测奥义书完成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000年左右,期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逐渐依次完成的。奥义书的数量非常多,但其中最古老的不过十二三种。如下:《梨俱吠陀》中有《爱达罗氏奥义书》和《海螺氏奥义书》两种;

    《娑摩吠陀》中有《由谁奥义书》和《歌者奥义书》两种;

    《黑夜柔吠陀》中有《泰帝利耶奥义书》和《白骡奥义书》两种;

    《白夜柔吠陀》中有《自在奥义书》和《广林奥义书》两种;

    《阿闼婆吠陀》中有《剃发奥义书》《六问奥义书》《蛙氏奥义书》和《羯陀奥义书》四种。也有观点认为《羯陀奥义书》应属于《黑夜柔吠陀》。

    奥义书的权威地位一得到世人认可,人们就将它收录到了《天启》中。世间以奥义书为名的书与日俱增,最终达到了两百种以上。后来的奥义书完成的年代都是在往世书时代。这些奥义书有的并没有涉及无上精神的内容,而仅仅是为了宗教的目的才编写出来。有的奥义书甚至是在印度遭受到伊斯兰教的侵略后才完成的。所以要甄别这些奥义书的创作年代并排出先后顺序,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上述十三种奥义书是年代最为古老的奥义书,后世的学者商羯罗大师在给《吠檀多经》进行注释的时候,主要就是参考了这十三种奥义书。本书后续章节要讨论的奥义书思想也都是以这十三种奥义书作为参考资料。

    下面列表整理一下四吠陀、梵书和奥义书三者间的关系。该表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吠陀,第二层是梵书,第三层是奥义书。

    商羯罗大师

    以上所有内容都来自于《天启》。《天启》就是记录上天启示的书。奥义书的内容被写进《天启》后,就作为经典,被人们写进了各传说[5]中。上述各奥义书不仅作为雅利安人的瑰宝,也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瑰宝,被永久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这个时期的奥义书当然还有很多,但流传至今的就只有上述这些了,也许只是所有作品中极少的一部分。此外,这个时代还有两大史诗,关于史诗的内容将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讨论。

    第9章 梵书概述

    吠陀时代的人们为各种显著的自然现象创作了赞歌,并将这些自然现象神化。他们为诸神取名因达、瓦如纳、阿盖、苏亚等,膜拜诸神,并开始进行祭祀活动。到了这个时代,人们将祭祀活动的礼仪形式当成了重点,甚至到了对其他一切事物都置之不理的程度。该现象大概是僧侣阶级出现后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僧侣们将仪式复杂、繁琐化,并赋予繁杂的仪式崇高的意义。就这样,无论是僧侣还是信徒,都只关注仪式本身,甚至到了连神的存在都忘记的地步。记录这些繁杂仪式的书就是上述的梵书。

    因达

    最初的祭祀仪式使用的是牛奶、谷子和神酒,后来发展到使用家畜、财宝、衣服和食物,再后来就发展到宰杀动物祭祀的程度。《百道梵书》中有一节内容是关于宰杀动物进行祭祀的。该内容非常奇特,大意概括如下:

    最初,人们将人作为祭品献给诸神;后来,祭品由人变为马,人们将马献给诸神;再后来,祭品又由马变成牛,由牛变成绵阳,再由绵阳变成山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以山羊为祭品。山羊成了最适合当祭品的动物。

    远古时代人们究竟是否曾将人作为祭品,还存在疑问。麦克斯·穆勒认为吠陀时代前曾经存在人祭。毗奢密多罗也赞同麦克斯·穆勒的这个观点。威廉·威尔逊·亨特则认为或许后来的马祭就是用六百零九匹马代替了远古时代的人进行祭祀。总之,关于人祭,《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中都没有提及,只有上述梵书中有提到。或许人祭不过是僧侣的想象罢了。

    第1节 仪式

    根据《夜柔吠陀》的记载,我们将主要的仪式名称罗列如下。这些仪式都是婆罗门时代的产物,其中一些一直流传至今。

    一、满月和新月的第一天进行的仪式;

    二、祖先祭;

    三、圣火祭[6];

    四、四月祭;

    五、奉献神酒式;

    六、即位式;

    七、马祭;

    八、燃火式;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仪式。下面对其中的祖先祭、即位式、马祭和燃火式进行解释。

    祖先祭是指死去的祖先供奉点心,将点心丢入火中。祖先祭源于在供奉神酒的同时,让祖先能享用点心这一想法。此时,一家之主要向祖先奉上线或者毛皮,并回头看着自己的妻子,口中念道:“祖先们啊,请您们保佑我们安居乐业。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用最好的供品来祭祀您们。这些就是给您们的衣服,请收下吧。”与此同时,妻子则怀着一定要生个男孩的愿望,吃那些点心。祖先只能由自己的子孙来祭拜,一旦后继无人,就无法享受到任何祭品的供奉。因此,对印度人来说,生前没有留下子嗣是一件让人忌讳的事。要么生个男孩,要么领养个男孩,这已经成为印度的一种宗教习惯。

    即位式和马祭在古印度是最重要且隆重的仪式。根据《爱达罗氏梵书》中的记载,进行即位式的步骤如下:首先在王座上铺上虎皮,虎皮的毛皮部分要朝上,虎头部分要朝东,意为老虎是万兽之王。如果大王使用虎皮,就能使王权得到巩固和加强。大王从后方靠近王座,面朝东方,盘腿坐下,右膝着地,并用双手举起王座,口念咒文。此时,僧侣就将圣水从大王的头顶倒下,口中默念“这位就是世界之王”,最后再让大王喝下神酒。仪式就此宣告结束。此外,根据《白夜柔吠陀》中的记载,为了刚刚即位的大王,僧侣们还要向诸神祈求支配臣民的力量:向阿格尼神祈求支配家族的权力,向苏摩神祈求支配山林的权力,向布里哈斯帕提神祈求雄辩的力量,向楼陀罗神祈求支配动物的力量,向密特拉神祈求通晓真理的智慧,向伐楼那神祈求精通圣行的能力。

    马祭————据说远古时代举行马祭主要是为了能生男孩,而在婆罗门时代其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马祭是王中之王才有资格举行的仪式。人们相信,如果马祭中使用的马匹数量能够达到一百匹的话,就能够夺取因陀罗的位置,成为高于诸神的存在,并且能够支配整个宇宙。仪式的过程叙述如下:首先将拥有特殊颜色的马清洗干净,然后野生放养。在一年内,任由马儿驰骋,漂泊天下。大王亲自或者派遣亲军跟随其后。规则是如果马儿进入他国领土,就要选择与这个国家的大王战斗,或者臣服于这个国家。放了马儿的大王如果能够让马儿所到国家的所有大王都臣服于自己,就可以英勇地带领着这些战败国家的大王胜利凯旋。大王如果不幸战败,就会受到世人的轻蔑嘲笑。胜利的大王在回国之后就会将马杀掉,大摆筵席。这就是有名的马祭。总之,能够举行马祭的大王都是非常有实力且自信的王者。

    燃火式是占据雅利安人一生最重要位置的仪式。当时既没有寺庙,也没有神像,所有的一家之主都有义务自己设立祭坛,制作圣火,不这样做就是对神的大不敬。婆罗门的一生要经历四个时期,即梵志、家居、森居和乞讨。经历了梵志期的婆罗门回家后就会立刻结婚,并在家里制作圣火,这就是燃火式。燃火式一般在黑月或者白月的第一天进行。要完成整个仪式需要两天的时间。首先,选定四位僧人,制作圆形和角形的火座。有时在两个火座中间朝南的方向还要摆放一个半月形的火座。其中一位僧人利用摩擦生火,并使用五种祈祷法洗礼圆形火座,然后将火放在上面。黄昏的时候,一家之主口念诸神的名字,和妻子一起进来。此时,另一个僧人就将用两棵树摩擦生火的方法传授给他们。该做法的目的是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在角形火座上制作圣火。夫妻二人将角形火座放在膝盖上,祭拜诸神。火要燃烧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由另一个僧人来熄灭。以上就是燃火式的大概流程。

    马祭

    第2节 神话

    梵书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神话。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摩奴的神话。吠陀文献中将摩奴描写成人类的祖先。《百道梵书》中也有类似《旧约全书》中关于洪水的神话。一天摩奴在洗手的时候,一条鱼游过来说:“请养我吧。总有一天我会帮上您的大忙的。”于是,摩奴就开始养这条鱼。突然有一天,这条鱼说:“这几年会有洪水。您要照我说的做,准备一艘船。”后来,洪水果然来了。摩奴立刻坐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船。这条鱼游过来,拉着船越过了北山,最后停泊在一棵树下。等洪水退了,摩奴下船看到所有的生物都淹死了,只有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后来,《摩诃婆罗多》将该神话描写成梵天亲自变成一条鱼,使虔诚的摩奴免受洪水之灾。

    关于创世的神话也很有意思。吠陀文献中将太阳追逐拂晓形容成男子追求情人。后来,《百道梵书》和《爱达罗氏梵书》中将该比喻描写成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因为爱上了一个女子,才创造了这个世界。后世的往世书文学描写的内容则是梵天对自己的爱人充满爱慕之情,才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些奇妙的比喻都只是由追求拂晓的太阳这个故事衍变而来的。造物主其实就是催生万物的太阳的别名,那个女子就是拂晓的化身。爱慕女子是指拂晓之后太阳就会升起。

    关于创世,《泰帝利耶梵书》中还有一个说法。混沌初开,除水之外,一切皆无。那时,水里生出了一朵莲花。造物主就变成野猪进入水里,将水里的泥土拱出来,延展开来,并混以沙砾巩固,最终形成了大地。《百道梵书》中也有关于该神话的两个不同版本。尽管这个时代的仪式和神话发展迅速,而且变得相当复杂,但宗教方面还是和《梨俱吠陀》时代一样,崇拜自然神。《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中的赞歌依然作为圣典被人们广泛使用。两个时代只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上个时代的重点是对神的崇拜,而这个时代则完全变成了对仪式本身的重视。尽管如此,后世还是出现了很多深受世人崇拜的新神。

    摩奴与七仙人

    造物主

    一、在白书中,《梨俱吠陀》中的暴风雨神楼陀罗已经变成令人畏惧的破坏之神。他的名字有很多,譬如育兽者、恩惠者、慈悲者等。在这个充满变迁的时代,人们知道了湿婆的存在。湿婆作为后世杜尔迦或者迦梨女神的丈夫,深受世人崇拜。作为三位一体主神中一位的湿婆就起源于这个时代。

    湿婆与帕尔瓦蒂

    杜尔迦

    二、《海螺氏梵书》中将伊舍那或者摩诃提婆作为最重要的神崇拜。后世认为伊舍那或者摩诃提婆也是湿婆神的别名。后世广为流传的神话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遥远的时代。

    三、《爱达罗氏梵书》和《百道梵书》中有神话描写到毗湿奴从阿修罗那里得到了世界的一部分后,又企图获得全世界。此外,《百道梵书》中还有神话记载,虽然毗湿奴有着高于诸神的权力,却被因陀罗取了首级。毗湿奴在后世的文学中是三位一体主神中的一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阿周那王子是《摩诃婆罗多》中的五位王子之一,早已在《百道梵书》的记载中成了因陀罗的化身。

    五、奎师那是《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王子,在《歌者奥义书》中被描写成鸯耆罗仙人的弟子之一,还没有进入神化的领域。

    上述的慈悲者、毗湿奴、阿周那、奎师那等在后来的往世书文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神。这些神话都源于这个遥远的时代。

    六、与吠陀中的赞歌相比,梵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来世的信仰。现世的所作所为必定招致来世的因果报应。不过,轮回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发展。《百道梵书》中有一节很有名的关于轮回思想的描述:诸神因为很害怕死亡,所以通过执行宗教仪式让自己进入不死的境界。死神感到吃惊,就问诸神:“如果人类也效法诸神,进入不死的境界,那你们还能拥有什么呢?”诸神回答道:“只要还拥有肉身,就无法进入不死的境界。只有凭借个人的智慧和德行,才能进入不死的境界。当然,还要依照以往的做法,抛弃自己的肉身。”

    阿周那与苏巴德拉

    阿周那

    第10章 奥义书概述

    纷繁芜杂的梵书中记录的都是些无意义且繁琐的仪式,以及片面且幼稚的仪式说明。面对这些神秘又奇怪的推论,一些思想家终于按捺不住。他们开始怀疑这些推论是否真的是宗教的宗旨。在不举行仪式的时间里,他们开始安静地思考关于灵魂的命运、至高无上的神等问题。有学识的王士就是构筑这些健全思想的先驱者。人们认为他们的努力取得了些许成功。僧侣中也有对这些新兴教派的理论感兴趣的,为了学到这些理论,有人甚至投入新教派门下拜师学艺。关于这些内容,在后续章节里再详细阐述。下面先讨论一下最重要的教义的部分。这些教义是三千年前的产物,但其中所包含的真理和真知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奥义书教义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宇宙精神论、创造论、轮回论和解脱论。

    第1节 宇宙精神论

    宇宙精神论是贯穿所有奥义书的思想,也是奥义书的精髓所在。该思想看似是近代的一种神教学说,其实并非如此。神教学说中的神都是超凡卓绝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宇宙精神。神通过创造世界,体现宇宙精神。也就是说神教学说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且造物主与他创造的世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然而,奥义书中的神则不同。世间万物和神之间是流转轮回的关系。有时,世间的事物还原,变回神的一部分。神和世界不是两种独立的存在。该真理是萨底亚羯摩·茶葩勒仙人从自然中获得的。为了将该真理传授给深爱的妻子弥勒薏,耶若婆佉仙人通过贯穿整篇奥义书的几百个譬喻、物语和传说,不停地重复着这一真理。这也是让奥义书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作,并让奥义书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原因。下面列举几个例子。《歌者奥义书》中写道:

    一切皆是梵。这个可见的世界就是从梵中开始,在梵中结束的。所有会呼吸的生物都应该沉思。梵的本质是精神,外表是光,思想是真相。梵的本性是空[7],一切行为,一切愿望,一切香味都来自空。空覆盖了整个世界,静默无言也无所萦怀。

    梵是我心中的我,比米粒还小,比麦粒还细,比谷子和小米粒还细微。梵还是我心中的我,比地还大,比天还广,比天还阔,比整个世界还辽阔。我心中的我就是梵。

    一说到神,就怕立刻想到大,大到和天空混为一谈,又怕将神说成居住在内心小房间里的小到无法形容的事物,还怕错误地认为神应该是大小有限的存在。为了避免犯上述错误,只好将神说成能够全然包含世间万物的存在,微小却无处不在。奥义书能够将这一普遍且实在的观念表达出来,真的非常了不起。古印度人将这种存在命名为“梵”或者“神”。

    《由谁奥义书》中有这样的对话,弟子问:“通过谁的意志,我的心踏上了命运的征途?通过谁的生命,我有了呼吸?通过谁的意志,我能够吐字成句?通过什么样的神,我才能看得见,听得到?”导师答道:“那就是耳之耳,心之心,语之语,呼吸之呼吸,眼之眼……语言不能表达它,而语言通过它才能够表达……心意不能理解它,而心意通过它才能够理解。眼睛不能看见它,而眼睛通过它才能够看见……耳朵不能听见它,而耳朵通过它才能够听见……呼吸不能闻到它,而呼吸通过它才能够闻到……”此外,《歌者奥义书》中还将个人精神比喻为河流:

    这些河流由东向西流向大海,又蒸发为水蒸气向南流动,最终回归大海。

    又将宇宙精神比喻为桥:

    只要过了这座桥,盲人就能重见光明,伤者就能不药而愈,受苦的人就能脱离苦海;只要过了这座桥,黑夜就会变成白昼,宇宙精神的世界里便充满了光明。

    《剃发奥义书》中也有将宇宙精神比喻为桥的说法:

    记住宇宙精神就是唯一的存在。丢弃所有与之相悖的事物吧,它才是不死之桥。

    该说法一语道破了个人精神和宇宙精神的关系。《广林奥义书》中提到,一切的神就是真我,这个真我存在于僧侣、王士、平民、首陀乃至所有人的心中。书中还说,就像蜘蛛网是由蜘蛛结出来的,零星的火花是从火里诞生出来的一样,所有的动物、整个世界、所有的神灵和一切众生都来自宇宙精神。

    从毫无意义的仪式中挣脱出来,进入沉思的深远境域,承认不可知的存在————当年那些思想家的气魄让人动容。这些人三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探索不可知的神的存在。他们的精神令人感概。对这些思想家来说,领悟宇宙精神、憧憬宇宙精神、看见宇宙精神的模样,是一件令人无比激动的事情。《自在奥义书》中描写了这种喜悦的心情,书中写道,宇宙精神是唯一的存在。它不动,却比心灵还要迅速;它休息,却飞得比世间最快的事物还快;它像空气一样,支持着万物的运作,凌驾于五种欲望之上,就算是诸神也奋力想要达到这一境界。它动,它又静;它远,它又近;它存在宇宙之中,又出现在宇宙之外。通过它能看到世间万物,通过世间万物也能看到它————宇宙精神的人,不管是谁都更加珍惜世间众生。如果知道了一切众生都只存在于神之中,承认了世间万物都是统一整体的人,就不会再有悲伤和迷惘。

    在奥义书中,像这样有深意的章节和句子比比皆是。通过上述引文,大家应该对印度宗教的精髓————宇宙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了。

    第2节 创造论

    由于创世是个不可思议的大问题,所以人们通过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解释世界的起源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歌者奥义书》中写道:

    最初,宇宙只有一片混沌,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宇宙中出现了物质。这种物质变成一颗蛋。一年后,这颗蛋一分为二,一半变成银,一半变成金。银的一半变成大地,金的一半变成天空,白的厚的外膜变成山,黄的薄的内膜变成云雾,经脉的部分变成河流,原本内含的液体变成大海。光明就产生于此。光明一产生,四方就响起欢天喜地的呼喊声,所有生命的欲望都因它而起。

    书中还说,宇宙之初只有独一无二的有存在。但有人认为宇宙之初只有独一无二的无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因为一开始是先有无,所以应该是从无中生出了有。可到底怎样才能从无中生出有呢?实际上,宇宙之初只有独一无二的有存在。这个有变成多,通过产生的念想产生热;热又变成多,通过产生的念想产生水;水又变成多,通过产生的念想产生食物。于是,有雨的地方就能长出粮食。神在祈祷,祈祷我们能成为充满生机的三神中的一员,这样就能生出精神的存在和物质的存在。

    《爱达罗氏森林书》中写道,通过呼吸,世界得以形成,因此水是世界得以形成的第一要素。爱达罗氏认为,最初,宇宙只有“我”。这个“我”送出天上的水、天空中的光、地上的生物和地下的水,而后创造了真我。宇宙就是从真我中形成的。

    综上所述,对于造物主与物质起源的关系这一难题,要么赞同它,要么否定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还有观点认为,呼吸或“我”就是造物主,水才是物质起源的关键。

    第3节 轮回论

    如前所述,后世文学中关于轮回的思想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吠陀、梵书对轮回的认识都还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状态。直到奥义书出现,才首次对轮回的思想有了明确的表述。《广林奥义书》中写道,就像蝴蝶从这一片叶子飞到那一片叶子,用自己的身体吸引叶子一样,我们也将离开现在这副肉身,远离无明状态后,靠近其他肉身,将其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广林奥义书》中还写道,就像铁匠从一片金属中取出一小部分,并将它锻造成新的美丽的形态一样,我们也将离开现在这副肉身,远离无明状态后,像祖先或乾闼婆、诸天、造物主、梵天那样,拥有新的美丽的形体。

    有欲望的一切都将发生轮回。可没有欲望的人又将如何呢?他们已经远离外界的各种欲望,只要满足自身的欲望就够了。换句话说,只依靠自己,不管到哪里都拥有不灭的精神;抱着成为梵的信念,向梵迈进;然后像蛇将蜕下来的皮留在蚁垤一样,就算肉身死去被丢弃,解脱之后不死的精神也会变成梵,变成唯一的光明。

    印度宗教的宗旨就在于今世的善根将带来来世的善果,只有领悟真知,才能和宇宙精神融为一体。说到现世,必然还有前世和来世,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4节 解脱论

    远离世俗的解脱精神,与宇宙精神相互碰撞后,就像光明遇见光明一样,立刻融合在了一起。一部作品在追求、相信宇宙精神的热诚中创作出来。该作品是一首在当时文学界享有美名的词。《广林奥义书》中说道:

    理解解脱论的人安静、平和、沉着、从容,能从大我中看见小我,从大我中看见一切。邪恶无法压倒他,反而是他平息了各种邪恶。邪恶无法烧死他,反而是他将邪恶烧毁。他远离邪恶,远离痛苦,远离猜疑,成为真梵后将进入梵界……

    《羯陀奥义书》中提到,阎摩曾对虔诚且潜心修行的纳基凯达说明了何谓解脱论。这部分内容因兼具文学的修饰和宗教的热情十分有名。下面对该故事做一番概述:

    纳基凯达的父亲将纳基凯达献给了阎摩。于是,纳基凯达住进了阎摩的城堡。过了三晚,他向阎摩许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获得重生后一定要再和父亲相见。第二个愿望是想知道作为和上天沟通的火究竟是何物。阎摩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两个愿望。纳基凯达的第三个愿望是想知道何谓死。这是这一段文字的核心部分。纳基凯达说:“我对人的死亡心存疑问。有人说,人死之后依然存在。有人说,人死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想听听您的回答。”阎摩不想说出这个秘密,希望纳基凯达能够用其他愿望代替第三个愿望,于是说:“请选择让你的子子孙孙都长命百岁吧,请选择畜群、象群、金银和马匹吧,请选择拥有大地上的雄伟宫殿吧,请选择应有尽有的收成吧。如果你能想到其他和此相当的任何心愿,你就选择它吧。你也可以选择做世界之王。我会满足你的所有愿望。选择常人难以获得的任何愿望吧。选择如你心意的愿望吧。譬如乘坐华丽的马车,拥有弹奏动听音乐的美人……诸如此类世人都希望得到又难以得到的东西,我都可以赐给你。但请不要问我关于死亡的问题。”

    阎摩与纳基凯达

    实际上,这是将生死问题和世间珍宝进行了孰轻孰重的比较。纳基凯达是选择了成为帝王并拥有百座城池呢,还是选择了解除困扰自己已久的难题呢?他说:“这些东西都会有损五根之力。世事无常,人生苦短。马你自己骑,歌你自己唱,舞你自己跳吧,这些我都不想要。”听了这番话,阎摩为之所动,终于说出了这个大秘密。该秘密是奥义书中的奥义,也是印度宗教的原理。

    死神说:“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路驱使人们走向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一个叫愚蠢,另一个叫智慧。在这两条路中,你选择了正确的那一条。然而,其他人就像愚蠢的人跟着愚蠢的人,盲人跟着盲人一样,徘徊在错误的那条路上,却以为自己走的是智慧那一条路。”

    “目光短浅的青年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只知道今生今世。对他来说,只有现在,来世不过是一场梦。”

    “智慧的最高目标就是精神。这是常人思想无法理解的不可思议的部分,高明的学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说明它。能够领悟智慧的人也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期望领悟不可思议的、永恒不死的实谛,并生活在烦恼之上。”

    “杀人者以为自己真的将人杀死了,被杀者以为自己真的被杀了,这两者的想法其实都错了。精神是杀不死的存在。它比最小还要小,比最大还要大;小到不能再小,大到不能再大。它犯困却不休息,它的各种形式无时不在运动————总是存在于无形之中————不要妄想通过思考获得它。愚人决不会领悟它,只有精神才能了解精神。精神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无法领悟何谓精神。”

    “藏于黑暗之中,隐于洞窟之内,潜于九泉之下,认为旷古绝今的古代圣贤是通过定力成为神的人,其实还摆脱不了悲喜。能够将这番话铭记于心,并远离相对的观念,最终成为无处不在的人,就会有一颗欢喜的心,因为有了值得欢喜的理由。纳基凯达啊,我相信进入梵的门将会在这里被打开……”

    读了该部分内容感到狂喜的亚瑟·叔本华说:“全文都是神圣的,充满了鼓舞人心的精神。字里行间都让读者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既崇高又充满神的恩惠的文献,除了奥义书,别无其他。这是我生前的安慰,死后的慰藉。”

    第5节 奥义书的起源

    因为人们一直将祭祀仪式全权交给僧侣,听从僧侣片面独断的说明,导致祭祀仪式————也就是宗教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所以王士中的一些贤明之士开始不满这样本末倒置的,徒劳无功的繁琐仪式。他们开始怀疑仪式的进行是否真的有助于获得真知。于是,他们表面上继续参加仪式,暗地里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并开始探讨灵魂的命运、宇宙精神的本质等问题。就算是一向以傲慢自居的僧侣,最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其中甚至有人与王士为伍,一同学习新教派的思想理论。产生于这个时代末期,标志着新思想萌芽的奥义书,其实就是这些热心刚健的思想的体现。这些思想的开拓者中,以有名的王士居多,其中最受世人尊敬的是毗提诃王遮那竭。关于这些作为开拓者的王士和僧侣间的关系,有必要多加说明。

    《百道梵书》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遮那竭王曾经问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索玛苏希玛·萨蒂亚亚吉恩、耶若婆佉三位僧人,圣火祭祀的真意是什么?三位僧人的回答都不充分。而在遮那竭王即将乘车离去时,耶若婆佉一个人追了上去,向遮那竭王寻求进一步的说明。《歌者奥义书》中记载,上述的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僧人有一次遇到刹帝利的般婆赫拿茝芭蓠,被般婆赫拿茝芭蓠的疑难问题问得哑口无言。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僧人回去后就向自己的父亲请教,他的父亲又跑去问般婆赫拿茝芭蓠。可见,像这样的真理对僧侣姓来说是前所未闻的,这些真理是刹帝利特有的东西。这本奥义书中还记载,般婆赫拿茝芭蓠让两位大言不惭的僧侣哑口无言,然后向他们解释了至高无上神的真知。该段话在《广林奥义书》中也有记载。此外,《百道梵书》和《歌者奥义书》中还记载:无法弄清自己和神之间关系的五位僧侣,一开始向邬达罗伽·阿伦尼求解,后来结伴到阿施波泊底·凯羝夜王的宫殿,向其求解,并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答案。这里的邬达罗伽·阿伦尼和他儿子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的故事在《海螺氏奥义书》中也有记载。《海螺氏奥义书》记录的是他们和奇特拉王的问答。此外,《海螺氏奥义书》中记录的婆罗门跋梨格向阿阇世王讨教的故事在《广林奥义书》中也能见到。像这样种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不同的奥义书中的情况屡屡可见。内容相同的对话在不同的书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情况,正好反证了年代久远的奥义书很多都是在同一个时代完成的这一事实。

    除此之外,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