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耶稣传最新章节!

    所以,如果想要对耶稣的自我意识有一种清楚的认识,我们就既不能从第四福音书,也不能从和它的奇特性质有关系的共观福音书的上述一段行文中获得稳固的立足点,除了完全转向共观福音书外无其他出路。耶稣的山上说教从来一直被正确地认为是基督在共观书中的言论核心 [39] 。就连在其引言部分,基督的崭新世界观也像沛然而降的春雨那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所谓的“八福”(《马太福音》第5章第3——10节)自始至终贯彻着基督的和犹太人及异邦人传统思想截然不同的似非而实是的论点。有福者不再是吃喝玩乐的富人,而是贫穷、哀伤、饥渴的人们;通向幸福和富裕的正确道路已不再是暴力斗争、严格主张自己的权利,而是仁慈、和平与忍耐。同旧世界对比起来,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像在旧世界那样,从外表和以为外表与内心符合一致的假定出发,而是认为内心是绝对重要的,它处于一种超过对立的外表的地位,并且宁愿与内心发生最亲密的关系。

    人们都熟知,马太和路加在这里是有区别的,后者(第6章第20节往下)的“贫穷”是绝对的,而前者则是“心灵里的贫穷”,一个是指忍受(真正)饥渴的人,另一个则是指饥渴“慕义”者而言。我认为路加的比较简单陈述是更为原始的,而马太的增加部分则是后来为了防止误解所采取的措施,以免人们会认为耶稣的祝福只是因为外在的贫乏,和内心的作用无关。路加所陈述和理解的“八福”,对于那些在今世遭遇外在不幸的人们应许来世给予幸福,而与此相对照,呼吁降“祸”则是为了预示今世幸福的人来世将受惩罚,这一切都强烈地令我们想起晚期伊比奥尼教派的主张,不过它们也可以从耶稣当教师的经验中予以充分说明。如果耶稣在较高阶级的人民中发现过他们的高尚欲望曾因肉欲的享受而受到窒息,而在遭遇个人不幸的贫苦人中这种欲望则常保持活跃,当他出现在受压迫的加利利群众中的时候就很可能由于发现他们有相应的心情而宣告他们为有福。任何一种革命(基督教的兴起就是最猛烈的革命之一)通常总不是那些生活富裕的人而是穷苦不满的人予以支持。但耶稣宣告贫穷、饥饿等人有福并不是因为这些外在不幸本身的缘故,所以,马太的增加也并不意谓着他对耶稣的言论作了错误的解释,肯定地说,他比那些对苦行作过分的夸大后来又认为拥有任何尘世财物其本身就是罪的伊比奥尼派要正确多了。

    耶稣把他对现在受贫困和受压迫的人所应许之福的实现放在来世和天堂。他的这种做法是和他那时代和人民的观点一致的,我们不必试图予以取消。以对于高尚事物的敏感性为其组成部分的内在超感觉幸福似乎是一种未来的奖赏;内心和外表的矛盾必须予以解决:人类新觉醒的精神生活必须和外界世界情况相适应,这是会自然地逐渐地产生的,但不可能在今生完全实现,只有借助于宗教表象期待其作为神迹般的调节在来世获得实现。

    山上说教引言部分即第一部分所宣布的关于律法的解释,和强调外表行为的法利赛教派解释相反,强调了精神的唯一必要性,就是出于由外表转向内心的考虑。不仅是杀人,就连愤怒和仇恨,不仅是奸淫,就连不洁的念头,也都在禁止之列;不仅是假誓,任何誓言都和朴素真理不相称而必须予以抵制。耶稣在把对古人,即对接受摩西律法的人所说的话和他自己现在对门徒所说的话作对比的时候,就是表示他自己是精神的立法者,和仅仅是外表行为立法者的摩西处于对立的地位,或者毋宁说,他比摩西更高,因为他要把摩西所立的字面法律提到精神完善的高度。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使忍耐和爱仇敌的准则同真正希伯来人的也是真正古代人的严格补偿性的爱朋友恨仇敌(《马太福音》第5章第38节往下)的原则对立起来。接着他用以下的话作为山上说教的这一部分的结论:“使你们可以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儿女,因为他用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说在新约里有真正从耶稣口说出的话,那么这肯定就是他所说的话,而不是后来由别人假借他的口说的话;因为直到编写我们的福音书的这整个期间,由于人们的思想狂热、争论不休、头脑发热、见解褊狭,使我们没有理由把这样光明磊落、心胸宽大的言论归之于这个期间的人们。因此,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耶稣的虔诚的基本特点,他感到天父就是这种无偏袒的仁慈的化身,正是由于他对上帝所抱的这种见解,他才特别喜欢称上帝为他的在天之父。

    耶稣对于上帝的这种基本直观,不可能是从旧约圣经得来。旧约里的耶和华是一个愤怒和妒忌的神,他严格地而且过分严格地执行报应和惩罚。这种思想尽管在晚期的先知书里有了缓和,但从未完全消失过。像在以利亚出现以前所说的上帝不在暴风雨、地震和烈火中,而是在平静、微小的声音中(列王纪上19章12节)这类的话是很罕见的。在至少对于异邦人把上帝表现为一个惩罚和报仇的神的排它主义犹太教里,想对上帝抱一种比较温和的见解也是有困难的。尽管以色列人被称为耶和华之子,作为上帝设立的总督和被保护人的以色列君王也有这样的称呼,但把上帝对一般人的关系看作是父子关系的这种思想对于旧约圣经来说则完全是一种外来的思想。耶稣使上帝为父的思想成为对上帝同人的关系的一种基本看法。他这样做只能是出自他自己内心的意见,是在他自己的天性中有无偏袒的仁慈这样一种独创性原则的结果。他意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