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文心雕龙译注最新章节!

    (一)

    圣哲彝训曰经1,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2;伦理无爽3,则圣意不坠4。昔仲尼微言5,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6,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已前,经无“论”字7;《六韬》二论8,后人追题乎!详观论体,条流多品9:陈政,则与议、说合契10;释经,则与传、注参体11;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12,则与叙、引共纪13。故议者宜言14,说者说语15,传者转师16,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17;八名区分,一揆宗论18。论也者,弥纶群言19,而研精一理者也。是以庄周《齐物》20,以论为名;不韦《春秋》21,六论昭列22。至石渠论艺23,白虎通讲聚24;述圣言通经25,论家之正体也。及班彪《王命》26,严尤《三将》27,敷述昭情28,善入史体29。魏之初霸30,术兼名法31;傅嘏、王粲32,校练名理33。迄至正始34,务欲守文35;何晏之徒36,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37,与尼父争涂矣38。详观兰石之《才性》39,仲宣之《去代》40,叔夜之《辨声》41,太初之《本玄》42,辅嗣之《两例》43,平叔之《二论》44,并师心独见45,锋颖精密46,盖人伦之英也47。至如李康《运命》48,同《论衡》而过之49;陆机《辨亡》50,效《过秦》而不及51;然亦其美矣。次及宋岱、郭象52,锐思于几神之区53;夷甫、裴頠54,交辨于有无之域55: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然滞有者56,全系于形用;贵无者,专守于寂寥57。徒锐偏解,莫诣正理58;动极神源59,其般若之绝境乎60!逮江左群谈61,惟玄是务,虽有日新,而多抽前绪矣62。至如张衡《讥世》63,韵似俳说64;孔融《孝廉》65,但谈嘲戏;曹植《辨道》66,体同书抄。言不持正,论如其已67。

    〔译文〕

    圣贤阐明永恒道理的著作叫做“经”,解释经典、说明道理的著作叫做“论”。“论”的意思就是道理;道理正确,就不会违背圣人的意思。从前孔子所讲精微的话,他的弟子追记下来,因此谦逊地不称为“经”,而叫做《论语》。以“论”为名的各种著作,就是从此开始的。在《论语》之前,还没有以“论”为名的著作;《六韬》中的《霸典文论》和《文师武论》,这两个篇名大概是后人加上的吧!仔细考察“论”这种文体,其支流是多种多样的:陈述政事方面的,就和议论文、说理文相合;解释经典方面的,就和传文、注释相近;辨论历史方面的,就和赞辞、评语一致;评论作品方面的,就和序文、引言同类。所谓“议”,就是说得适宜的话;“说”,就是能动听服人的话;“传”,就是转述老师的话;“注”,主要是进行解释;“赞”,就是说明意义;“评”,就是提出公正的道理;“序”,就是交代所讲事物的次第;“引”,就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这八种名目虽然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都是论述道理。所谓“论”,是对各种说法加以综合研究,从而深入地探讨某一道理。所以,庄周的《齐物论》,是用“论”作为篇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很明显地列有《开春论》、《慎行论》等六论。到了汉代,汉宣帝在石渠阁,汉章帝在白虎观,前后两次召集儒生讨论五经的异同;根据圣人的意旨来贯通经书中的道理,这是论文作家应该采取的正当文体。至于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能够清楚地陈述感情,并善于借用史论的形式。曹魏掌权的初期,兼用名家和法家的学说,所以当时傅嘏和王粲的论文,能精练地考核名实,推论道理。到了正始初期,仍致力于继承前代的论文;何晏等人,论述老庄玄学的风气开始盛行起来。于是老庄思想充斥文坛,而和儒家争夺思想阵地。细读傅嘏的《才性论》、王粲的《去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夏侯玄的《本无论》、王弼的《易略例》、何晏的《道德论》等,都是独出心裁,论点锐利而精密,这些都是当时论文中比较精采的。此外,如李康的《运命论》,在论述命运方面虽然和王充的《论衡》相同,《运命论》的文采却超过了《论衡》。陆机的《辨亡论》,有意摹仿贾谊的《过秦论》,却远远比不上它;但《辨亡论》也是陆机的好作品了。再如宋岱、郭象等人的论文,能够敏锐地思考到精微奥妙的深处;王衍、裴頠等人的论文,在“有”或“无”方面进行争辨:他们都是在当时最突出,而又扬名后世的辩论家。但坚持“有”的人,完全拘泥于形体的作用;注重“无”的人,又死守着无声无形的虚无之说。他们都是徒然在偏激的理解上钻牛角尖,而不能求得正确的道理。探索到深奥之理的极点,就只有佛教思想所理解的那种有无不分、无思无欲的最高境界。到东晋时期,各家所谈论的,就只有老庄玄学了。这时虽也谈到一些新的东西,但大多数是前代话题的继续。至于张衡的《讥世论》,调子好像开玩笑;孔融的《孝廉论》,只是作一番嘲戏;曹植的《辨道论》,就和抄书相同了。言论不保持正道,这样的论著还不如不写。

    〔注释〕

    1 彝(yí宜):永久的。

    2 伦:理。

    3 爽:差错。

    4 坠:失。

    5 仲尼:孔子的字。微:精微。

    6 仰其经目:《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抑其经目”,指不敢称“经”。抑:谦退。郑玄《论语序》说:“《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十三经注疏》校刊记:当作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者居一,又谦焉。”(见《仪记·聘礼》疏引)

    7 经无“论”字:指经书没有以“论”字为篇名或书名。

    8 《六韬(tāo涛)》:兵书名,传为周代吕望著,大概是汉人采掇旧说而成。二论:指《六韬》中的《霸典文论》、《文师武论》。

    9 条:小枝。品:类。

    10 契:约券,引申为符合。

    11 传(zhuàn撰):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尚书传》、《左传》等。

    12 铨(quán全):衡量。

    13 叙、引:叙即序,如《毛诗序》等;引指引言。范文澜注:“引,未详。”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中讲,引“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但认为“唐以前文章未有名‘引’者”。刘勰以前,如汉代班固的《典引》、宋代谢庄的《怀园引》等,都和作为文体的“序引”无关。西晋陆云有《赠顾骠骑二首》(《有皇》、《思文》),都注“八章,有引”。兹录其一:“《有皇》,美祈阳也。祈阳秉文之士,骏发其声,故能照明有吴,入显乎晋。国人美之,故作是诗焉。”(见《陆清河集》卷二)这正是如序而稍简的“引”。纪:纲目。

    14 宜:适宜,应当。

    15 说(yuè月):同悦。

    16 转师:转相传授。

    17 胤(yìn印)辞:指在正文之外加以说明的话。“胤”和“引”都有续、延的意思。

    18 揆(kúi奎):道理。

    19 弥纶:综合组织,整理阐明。

    20 庄周:即庄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齐物》:《庄子》中的《齐物论》。

    21 不韦:指吕不韦,战国时秦国相。《春秋》:指《吕氏春秋》,由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著。

    22 六论:《吕氏春秋》中有《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合称“六论”。昭:明白。

    23 石渠:汉代宫中有石渠阁。论艺: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宣帝“诏诸儒讲五经同异”于石渠阁(《汉书·宣帝纪》)。艺:六艺,这里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因《乐经》失传,所以只“讲五经”。

    24 白虎:汉代宫中有白虎观。通讲聚:《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讲聚”,无“通”字。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章帝曾召集有关官吏及“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章帝纪》)。

    25 述圣言通经:《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述圣通经”,无“言”字。述:循。

    26 班彪:字叔皮,东汉初年历史家、文学家。《王命》:班彪有《王命论》,载《汉书·叙传》、《文选》卷五十二。

    27 严尤:字伯石,汉代王莽时将领。本姓庄,避明帝刘庄讳改。《三将》:严尤的《三将军论》,已佚,《全汉文》卷六十一辑得残文两条。

    28 敷:陈述。

    29 史体:和“正体”相对而言。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都是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论述,来阐明当时的问题。

    30 初霸:初建王霸之业,指汉末建安(公元196—220年)后期。

    31 名法:指名家和法家的学说,主张以名责实,信赏必罚。

    32 傅嘏(gǔ古):字兰石,三国时魏国文人。有《难刘劭考课法论》,载《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王粲:字仲宣,汉未文学家。有《儒吏论》、《务本论》等,见《全后汉文》卷九十一。

    33 校练:考核精练。名理:辨名推理。

    34 迄:到。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公元240—248年)。

    35 守文:原指帝王受命,遵守前代成法。这里借指论文写作上的继承前人。刘师培《魏晋文学之变迁》说:“王弼、何晏之文……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此派之文,盖成于傅嘏,而王、何集其大成。”这正说明何晏等人之文和傅嘏的关系,以及正始玄论和名、法家的关系。

    36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魏国玄学家。玄论:探讨《老子》、《庄子》和《周易》等书的论著。

    37 聃(dān丹):老子的名。周:庄子的名。老聃、庄周是先秦老庄学派的创始者,后人尊为道家之祖。

    38 尼父:指孔子,字仲尼。涂:道路,指思想领域的地位。

    39 《才性》:指傅嘏的《才性论》,今不存。

    40 《去代》:《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去伐》,指王粲的《去伐论》,今不存。

    41 叔夜:嵇康的字,三国时魏国思想家、文学家。《辨声》:指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载《嵇康集》卷五。

    42 太初:夏侯玄的字,三国时魏国文人。《本玄》:应为《本无》。《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注引《魏氏春秋》说:“玄尝著……《本无》、《肉刑论》。”《本无》今不存。

    43 辅嗣:王弼(bì必)的字。他是三国时魏国学者。《两例》:王弼的《易略例》旧分上下两篇。

    44 《二论》:指何晏的《道德论》。《世说新语·文学》中说:“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又说:“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可见《道德二论》即《道德论》。

    45 师心:独出心裁。

    46 锋颖(yǐng影):笔力锋锐。颖:尖端。

    47 人伦:《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论”,无“人”字。译文据“论”字。

    48 李康:字萧远,三国时魏国文人。《运命》:指李康的《运命论》,载《文选》卷五十三。

    49 《论衡》:东汉学者王充著。这里指《论衡》中《逢遇》、《累害》等篇论述命运的内容。过之:指艺术性方面超过《论衡》。这说明刘勰能注意到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论说文。

    50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辨亡》:陆机有《辨亡论》,载《文选》卷五十三。

    51 《过秦》:指西汉作家贾谊的《过秦论》,载《史记·秦始皇本纪》。

    52 宋岱(dài代):晋人,曾任荆州刺史。《隋书·经籍志》载,他有《周易论》一卷,今不存。郭象:字子玄,西晋学者。有《庄子注》,今存。但有人认为其中用了向秀注《庄子》的一些意见。

    53 几神:几微精妙。

    54 夷甫:王衍的字,西晋文人。裴頠(wěi委):字逸民,西晋思想家。

    55 有无:裴頠有《崇有论》(载《晋书·裴頠传》),认为“无”不能生“有”,“无”只能在“有”的条件下起作用,反对当时盛行的“贵无”论。

    56 滞:凝滞。

    57 寂寥:《老子》:“寂兮寥兮。”魏源《老子本义》第二十一篇:“寂兮,无声;寥兮,无形也。”

    58 诣:到达。

    59 动极:探究到底。神源,深奥之理的极点。

    60 般(bō波)若:佛教术语,一般译为“智慧”,但指用以领会佛教唯心主义“道体”的精神力量。晋代佛徒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反复强调“实而不有,虚而不实”、“非有非无,非实非虚”、“用即寂,寂即用”等(见《全晋文》卷一六四);刘勰既反对“崇有”,也反对“贵无”,正是从这种唯心主义的佛教观点出发。绝境:即晋僧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说的“冥神绝境”(见《全晋文》卷一六一),指无思无欲,无所爱惜的一种思想境界。

    61 逮(dài代):到,及。江左:长江下游一带,这里指东晋。

    62 前绪:前代余绪。绪:端绪。

    63 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讥世》:张衡的《讥世论》,今不存。

    64 韵:风韵,这里指风格。俳(pái排):嘲戏。

    65 孔融:字文举,汉末作家。《孝廉》:孔融的《孝廉论》今不存。

    66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魏国文学家。《辨道》:曹植有《辨道论》,见《续古文苑》卷九。

    67 已:止。

    (二)

    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1,追于无形2,迹坚求通3,钩深取极4;乃百虑之筌蹄5,万事之权衡也6。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7;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是以论如析薪8,贵能破理9:斤利者10,越理而横断;辞辨者11,反义而取通;览文虽巧,而检迹如妄12。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13,安可以曲论哉?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14,总会是同15。若秦延君之注“尧典”16,十余万字17;朱普之解《尚书》18,三十万言19。所以通人恶烦20,羞学章句21。若毛公之训《诗》22,安国之传《书》23,郑君之释《礼》24,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25,可为式矣26。

    〔译文〕

    考察“论”这种文体,主要是用以把是非辨别清楚。不仅对具体问题进行透彻地研讨,并深入追究抽象的道理;要把论述的难点攻破钻通,深入挖出理论的终极。论著是表达各种思考的工具,用以对万事万物进行衡量。所以,道理要讲得全面而通达,避免写得支离破碎;必须做到思想和道理统一,把论点组织严密,没有漏洞;文辞和思想密切结合,使论敌无懈可击:这就是写论文的基本要点。因此,写论文和劈木柴一样,以正好破开木柴的纹理为贵。如果斧子太锐利,就会超出纹理把木柴砍断;巧于文辞的人,违反正理而勉强把道理说通,文辞上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检查实际情形,就会发现是虚妄的。只有有才德的人,能用正当的道理来说服天下之人的心意,怎么可以讲歪道理呢?至于注释经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