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随园随笔最新章节!

丁鄒、嚴興為義孝,人多笑之,是亦無交而弔之流弊也。

    異姓不為後而為後亦可

    異姓為後者,魏陳矯本劉氏子,而出繼舅家,遂姓陳。吳將朱然本姓施,以姊子為朱後,遂姓朱。《晉書》周逸本左氏子,為周家所養,周後有子,時人譏逸不復姓,逸歷序古事以自解。

    繼父不祭而祭亦可

    或問望溪先生:「異姓為後,可祀先人否?」,先生曰:「以恩與義屬而世祀焉,誠也;以氣屬而命之曰為後,偽也。古之有國家者,祀九皇六十四氏,以及因國之無主後者,而況其所養乎?然不祭其祖宗也,《禮疏》:『繼父祭無屍,稷饋而已;不三獻,陽厭而已。』」

    女不主喪而主之亦可

    白下布衣朱草衣死,無子,命其女主喪,人多笑之。予按《喪服小記》稱「婦人不為主而杖者,姑在為夫杖,母為長子削杖,女子子在室,為父母杖」,注云:「若長成,婦人在家,為父母雖不為主,亦杖。」長女子亦可為主也。杖本擔主之名,女子既杖矣,又何不可以主喪?較之東西鄰與里尹,不庸愈乎?又《大記》曰:「無男方則女主,拜男賓於阼階下。」既曰女主,則不論母妻女子矣。草衣所行,亦猶行古之道歟?

    喪不弔而弔亦可

    《穀梁》曰:「周有喪,魯亦有喪,魯不弔周。」審《穀粱》之言,是天子之喪猶不弔,而況於人乎?《禮經》己有喪,雖期功不弔。《曾子問》孔子曰: 「喪而弔,不已虛乎?」似有父母之喪,不必作外賓之弔也。然《檀弓》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弔之,人以為疑,曾子曰:「我弔也歟哉!」似喪中亦可弔矣。

    分家非禮而分家亦可

    東漢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唐律》父在子分家者,杖一百。宋開寶二年,罪至論死。然《孟子》論王制只稱「八口之家」,朱子釋之,以弟為餘夫,壯而有室則別授百畝。《姚崇傳》曰:「比見達官家田宅水磑都起爭端,不如先有定分,以杜後爭。」是古未嘗禁人之分居也。若商鞅令民有三男不分居者倍其賦,則不分居且有罪矣。而陸賈各分其子資財,而逐日就養焉,是亦為分家之證也。

    廟無二嫡而兩夫人並襯亦可

    唐太常卿鄭餘慶有二祖妣,疑於祔祭,韋公肅議古諸侯一娶九女,故廟無二嫡;自秦以來,有一娶,有再娶,皆嫡也,兩祔無嫌。引溫嶠三夫人並祔,及顏真卿祖室有殷、柳兩夫人並祔為證。

    為後者歸宗可而不歸宗亦可

    唐豆盧寧無子,養弟子勣為子,後生子讚,人請為嗣,曰:「兄弟之子猶子也,吾何擇焉!」竟以勣嗣。若諸葛武侯初繼其兄瑾之子伯松,後己子瞻生,伯松仍歸於吳。羊祜無子,取弟子伊為子,及祜卒,伊不服重,曰:「伯父養己,己不敢違,然無父命,宜仍還本生。」

    異姓不稱族而稱族亦可

    族皆同姓,《堯典》孔疏言之甚明。《白虎通》以母黨、妻黨均稱族。然杜甫《寄唐八使君》云「與君同陶唐,氏盛族多人」,韓愈《送何堅序》云「何與韓同姓為近」,是異姓亦可稱族也。

    墓銘不書子婦而書之亦可

    黃黎洲言墓銘載女嫁某氏者,重所適也;不書子婦者,從所略也。然歐陽圭齋為許魯公碑書「子有儀,娶平江知州劉傑之女」,是子婦亦可書也。

    合葬非古而合葬亦可,墓銘標題書配非古而書配亦可

    唐、宋名人墓誌之文,無並其夫人而合撰者,蓋合葬非古,祔而離之也。孔子曰:「衛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似「穀則異室,死則同穴」之說,亦肇於周初,而非三代以上之禮。朱子葬父崇安,葬母建陽,不合葬也。東漢樊恭遺令棺柩一藏,不宜復見,如有腐敗,傷孝子之心,與夫人同墳異藏可也。以故錢氏云:「凡誌墓而書暨配某夫人者,不典之詞也。」黃梨洲亦云:「婦人從夫,誌合葬也,其題只書某官某公,不書暨配某氏也。」然金石文字中有唐垂拱四年澤王府主簿梁府君並夫人唐氏墓誌銘,四品孫義陽朱賓撰。大中十二年有滎陽鄭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祔墓士銘,秦貫撰。是唐人業已書夫人矣。因兩碑出於本朝終南山梗梓谷土中,錢、黃二公皆未見故也。前明王遵岩、陳東莊墓表,本朝魏叔子、楊一水墓表,亦俱書暨配某氏,標於題目之前。余按夫在而妻先卒,昌黎為都統韓宏妻撰銘,父在而子為母刻石,臨川為楊學士母撰銘,碑首標題俱冠以某官某公之妻。是則錢、黃二公之說雖本婦人從夫之意,而其間亦尚可通融。

    婦人不稱頓首而稱之亦可

    楊彪夫人袁氏與曹操卞夫人稱頓首,見《古文苑》。

    忌辰不飲酒而飲之亦可

    忌辰不飲,禮也。然《孔叢子》季節見子順賜酒,辭曰:「先君之忌辰也。」子順曰:「飲也,禮服衰麻見於君及先生,與之梁肉及酒,無辭,所以長長而不敢遂其私也。」是忌辰不飲而亦可飲也。

    同姓不為婚而為婚亦可

    同姓不婚,人皆知之,然鄭夾漈言姓不同而氏同可以為婚,如孔子之孔出宰孔,孔文子之孔本姬姓是也。姓同而氏不同不可以為婚,如孔文子不得與姬姓為婚是也。氏同而姓不同可以為婚,如王伯輿為康成高弟子,為其兒稚賓娶王處道女是也。故劉嘏以為同姓有正姓、庶姓、單姓、復姓之分,如胡母而為胡,鍾離而為鍾,皆宜分別論也。王莽娶同姓而改曰宜春氏,蓋亦未明姓與氏之分別耳。

    繼嗣非古而禮有可通

    古人無子為之立後者,後其繼別之宗,非人人無子可以立嗣也。《喪大記》曰:「喪有無後,無無主。」《公羊傳》曰:「大宗無後不當絕,小宗無後當絕。」可見非大宗俱不應立嗣也。惟《雜記》云:「士之子為大夫,則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無子則為之置後。」《孔疏》:「置後者,謂借他大夫之子暫為喪主,一若為之後者,而喪畢即撤,仍不立後也,故曰為之置後。若宗子則直為之立後矣。」今非封建之世,無諸侯宗子,原無後之可立,然漢《石渠禮議》曰: 「大宗無後,族無庶子,已有一嫡子,當絕父嗣以繼大宗否?」戴聖曰:「大宗不可絕,言嫡子不為後者不得先庶耳,若族無庶子,則當絕父以後大宗。」宣帝詔曰:「聖議是也。」《大清律》有「官員襲蔭」一條,云:「有嫡立嫡,無嫡立庶,無庶以同族之倫次相當者繼之。」猶有古時諸侯繼絕之意。朱文端公曰:「古人貲財皆入宗子之家,宗子為之祭無後者。今無宗子,則繼嗣之說自可通融。」

    小宗不可絕而可絕

    子夏傳嫡子不繼大宗,是小宗不可絕也。然羅虞臣《長子亦可為人後議》,孫遠死而無嗣,其弟重以長子彬後之,或曰:「重之命非也,長子不得為後。」 曰:「斯重宗之義也,吾將以重為知禮矣。昔子思兄死,而使其子白續伯父以主祖及曾祖之祭,蓋遠嫌也。以兄代兄,是謂奪宗,以子繼伯父,則有父命焉,其孔氏之家之變禮乎?重之命惡得為非?」此一段見閻百詩《潛丘劄記》。閻最淵博,當非讕語,但所引羅虞臣者,不知何代人;子思之事,亦不知所據何書。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