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中国的智慧最新章节!

nbsp;   96.嘴里不要谈论随心所欲的看法,眼角上不要挂着悲伤,这是人的仙境;在该栽花植竹的地方栽花植竹,养鱼与家禽以嗜己好,这是住在山里的经济学。

    97.观赏美人就像观赏美丽的云彩一样,人的世俗情感就会淡些;倾听笛子的歌声就像倾听流水的声音,那有什么害处呢?

    98.金钱有时候可以挡住麻烦,金钱太多则会滋生麻烦。

    99.愚蠢的儿子败不了家,败家的是聪明的儿子。

    100.英雄可能愿意失去世界,但不愿意失去自己的爱妾和骏马。

    主要参考书目

    1.《尚书译注》,李民,王建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0

    2.《孟子解读》,王其俊著,泰山出版社,济南,2004

    3.《墨子校释》,王焕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1984

    4.《中庸》,徐超今译,何百华英译,《孔子文化大全》编辑部编,济南,1992

    5.《诗经全译注》,樊树云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2003

    6.《孟姜女万里寻夫集》,路工编,上海出版公司,上海,1955

    7.《浮生六记》,(清)沈复著,俞平伯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北京

    8.《林语堂文选》,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90

    9.《列子译注》,王力波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2003

    10.《中国古代十大志怪小说赏析》,叶桂刚、王贵元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北京,1992

    11.《郑板桥家书评点》,陈书良、周柳燕评点,岳麓书社,长沙,2004

    [1]温德尔·威尔基(Wendell Lewis Wilkie,1892-1944),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1940),曾任纽约市联邦与南方公司律师(1929-1933)、总经理(1933-194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鼓吹战后国际合作,著有《天下一家》。

    [2]怀特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一译“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与B.Russell合著《数学原理》,移居美国后曾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1924-1936),著有《科学与现代世界》《过程与实在》等。

    [3]汉尼拔(前247——前183或前182),迦太基统帅,率大军远征意大利(前218),从而发动第二次布匿战争,曾三次重创罗马军队,终因缺乏后援而撤离意大利(前203),后多次被罗马军击败,服毒自杀。

    [4]沃森(1879——1958,一译“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著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异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等。

    [5]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英国汉学家、汉语和日语翻译家,译作有《汉诗170首》《日本诗歌》、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等,还著有《中国画研究引论》《敦煌民歌及故事集》等。

    [6]玄:该字等同于“神秘的”和“神秘主义”。道教也叫做玄教,即“神秘宗教”。

    [7]“妙”也可译为“essence(精髓)”,意为“奇妙”、“终极”、“逻辑上不可知”、“以太”或“神秘真理”。

    [8]从政不尚贤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9]“虚心”在中文里意为“开放的心胸”或“谦卑”,是有修养的君子的标志。在《道德经》中,“虚”与“实”分别用来指“谦卑”和“骄傲”。

    [10]“为”在本书中通常用来指“干涉”。“无为”实际上意为“不干涉”,与“放任主义”一词对应。

    [11]冲:“虚”、“适度”、“无形”、“充满空间”。另译“chung”,“道为空器”。

    [12]自然主义学说,圣人通常达至天地的公正和冷漠无情。

    [13]中:人的原始本性。“守中”是道家重要的信条。

    [14]谷犹如橐龠,是道家“虚”的一种象征。

    [15]阴的法则,消极、接受、静止。

    [16]用天地之法则,“不勤”而成就。

    [17]通过转化而赋予他者生命。

    [18]在老子学说中,“盈”————“实”或“溢至边缘”————的思想与骄傲连在一起,被认为是“虚”或“谦卑”的对立面,因为成功中蕴涵着溃败的种子。

    [19]整章都押韵。

    [20]重要的道教用语。

    [21]婴儿为天真之象征,在《庄子》里也常见到这一意象。有时使用“初生牛犊”的意象。

    [22]阴是接受、被动、静止的。

    [23]本节全部押韵。

    [24]字面意义,意为“使人警觉”。

    [25]这儿“腹”指的是内在自我,无意识、本能;“目”指的是外部自我或感欲世界。

    [26]阐释为“生死”。庄子的文本证实了这一阐释。

    [27]字面意思为“身体”。

    [28]耶稣会学者认为这三个字的发音跟希伯来词语“Jahve”的发音有着有趣的巧合。

    [29]“纪”一字意为“传统的主体”、“体系”,也作“纪律”解。

    [30]另一古文本,“统治者”。

    [31]敦:厚实如坚实的家具,与人最初的朴素联系在一起,反义词为“薄”,与狡猾、过于修辞和世故联系在一起。

    [32]“朴”是道家重要的概念,指人的不加修凿、不加装饰和自然的善和诚实。一般用来指心灵和生活的简朴与朴素。

    [33]混,即为“混浊”,“容易混合”,因而“随和”、“不特别”。道家智慧:大智若愚。

    [34]自我满足,自骄。

    [35]虚:空,无。但在实际使用时,这种“空”正是“谦卑”之意。“谦卑”和“宁静”都是重要的道家思想。

    [36]常:恒常,生衰之法则,对立之必要变化,可以阐释为“自然之普遍法则”或“人的内在法则”,性命之常,二者本质上相似。

    [37]全:可能的译文是“cosmopolitan”,即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

    [38]天:上天或自然。这儿的“天”和下行的道显然是用作形容词,因此译为“乃”。“实”通常译为“自然”或“自然的”。

    [39]儒家重要学说,通常译为“仁慈”和“正义”。

    [40]《庄子》第十章《胠箧》完全发展了第十八章和十九章的思想。

    [41]素:不加装饰,不加熏陶,天生品质,简朴本我。原意为“朴素丝绸背景”,与“重叠彩画”相对应。因而,这句话意为“揭示”、“实现”素。

    [4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八个字概括了务实的道家教义。

    [43]“阿”为不赞同的发音。

    [44]吸乳婴儿之意象,象征着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

    [45]德为道的显现。是道活跃的一面,道德准则。韦利译为“power”。

    [46]显现的形式。

    [47]绝对者,倏忽即逝的属性都归属之。

    [48]“明”有两个意思,“明亮”和“明辨”。

    [49]另一中文谚语“一生让地,不失半亩;一生让道,不落一步”。

    [50]急速行进,努力奋斗,雄心勃勃。

    [51]自然,字面意思为“自我如此”,“自我形式”,“本身即为如此”。

    [52]字面意思是“重”,以地为法。中文里,“重”或“厚”意为“诚实”、“慷慨”,与稳靠的运气与忍耐力联系在一起。而“薄”和“轻”意为“轻浮”或“刻薄”,与不稳靠的运气相关。

    [53]双关语,包含“重”这个字。

    [54]四处奔走。

    [55]圣人根据其才使用之。

    [56]袭:使用侵略、夜攻、渗透等迂回办法进入或得到。这种思想是狡猾地利用自然法规的知识来获取最佳结果。参见庄子对之的完全阐发,尤见“文惠君之庖丁”的寓言。见第三章。

    [57]资:原材料、资源,帮助,可以从中汲取益处的东西,比如一堂课。

    [58]见第六章。谷或沟壑是雌性原则、接受者、被动者的象征。

    [59]道德。

    [60]朴:一块未经锛制的木材,是未经破坏的自然的象征。

    [61]字面意思为“吹出”、“吹进”。我遵循韦利的译法,其译文把意义完全表达了出来。

    [62]中文“军事”一字由两部分组成:“停止”和“武器”。中国反战主义者把它解释为反对武器,而它还意味着使用武力阻止敌人。

    [63]这几句为韦利所译,无须再作改善。

    [64]另可解读为“精良武器”。兵既可意为“士兵”,也可作“武器”解。

    [65]这些是仪式安排。左是吉兆的象征,创造者;右是凶兆的象征,破坏者。

    [66]另外一种同样好的解读为“no boasting(不吹嘘)”,“and who boasts of victory(吹嘘胜利者)”。

    [67]《周礼》的五大礼仪之一。“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读起来似乎是评注给误插入了文中。证据是结论性的:(1)“偏将军”和“上将军”是整部书中唯一的年代误植,因为这些词语直到汉代以后才出现。(2)王弼所作的评注中没有本节,因此这一定是抄录者误写入了文本之中。参见第六十九章。对照《孟子》类似内容,“哀者治矣。”

    [68]“名”暗示物的区分以及丧失道的最初状态。

    [69]真正被比喻为江海或欲在江海之中寻求憩息的河流。

    [70]字面意为“会合”。

    [71]天地之象征。本章包含三字押韵行。

    [72]《德经》是汉文帝统治时期(前179——前157)为《道德经》第二编所起的书名。

    [73]礼:儒家社会秩序和管理的学说,其特征为礼仪。也作“殷勤、礼貌”解。

    [74]文本中另一常见的替代词解读方式:“Truly, the highest prestige requires no praise.(故至誉无誉。)”除了强制性的替代词外,这一解读在上下文中没什么意义。

    [75]这种精神的影响遍及各处,与自身形成障碍的肤浅活动构成对照。《庄子》(第三章)对“无有”等概念作了进一步发挥。

    [76]因为它根据具体情况而呈现流体状。

    [77]凭借道的影响。

    [78]通过让人干这干那的方式。

    [79]心:字面意为“心脏”。“思维”和“情感”均可由此词定义。

    [80]根据《韩非子》,四肢和九窍。另外一种正统的解读是“十分之三”,但这意义不大。

    [81]字面意为“不死”。

    [82]从吾自身内部。该意义可能在下章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因为章节划分并非最初的。

    [83]字面意为“厚”、“重”。

    [84]“ill-omen”意为“不祥”,英译有误。

    [85]心:字面意为“头脑”或“心灵”。

    [86]一切都淹没在“一”中。

    [87]正:正常、正直、正义;奇:反常、欺骗、吃惊。

    [88]奇:“以奇用兵”中同一字,暗含有不赞同,认为以此法治国不妥。

    [89]化:因德的影响而被触及、转化和“开化”。这是对“无为”的最佳解释。

    [90]使用法律、法规“惩戒来消除腐败”。

    [91]俭。

    [92]不要管它,否则鱼会因不停翻动而变煳。

    [93]取:拿下、征服、获胜。

    [94]参见第六章。

    [95]慈:温柔的爱(与母亲联系在一起)。

    [96]俭:字面意义为“节俭”,“节省”。参见第五十九章。

    [97]参见第三十一章和六十九章。

    [98]主客:字面意为“主人与客人”。可以理解为通常省去了“当……时”:“吾不敢为主者,则为客。”

    [99]或觉得处于这种状态,即谦卑的主观状态。这与老子的隐匿哲学完全吻合,老子的这一哲学是世上最早的此类思想。对照第四十五章“大辩若讷”等。

    [100]可能指的是第六十七章的三宝。

    [101]憎恨屠杀之人。参见第三十一章。俞樾的校本解读为“让者胜矣”。

    [102]第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和七十五章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似。

    [103]威:军事力量或权威。有时也与“神怒”联系在一起。另一种解释:“人不畏神,则神怒至。”但这种解释与上下文内容不太吻合。参见下面两章关于惩罚的无效,尤见第七十四章第一句。

    [104]现已成为一句中文谚语“善有善终,恶有恶报”。

    [105]注意此处与第七十三章前几句在结构上的相似性。

    [106]强,意为“坚硬”、“强壮”和“桀骜不驯”。

    [107]正如嫩枝和树干。

    [108]契约中低等的标志。

    [109]王弼的评注为“司失”(for pointing out faults)。

    [110]许多古本中出现的一句古代引文。

    [111]字面意义为“死亡”。

    [112]以活了八百岁而闻名。

    [113]公元前1783年。

    [114]哲学家,其生平不为人知。《列子》一书被认为是后来的编纂集。参见“古代哲学家寓言”部分。

    [115]大风。

    [116]公元前2357年。

    [117]圣王。

    [118]诡辩家,庄子之友,常与之辩论。

    [119]灵魂的颤抖(天籁)被比喻成森林的抖动(地籁)。

    [120]字面意为“真正的主宰”。

    [121]“是非”意指一般的道德判断和心理区分。“对”与“错”、“真”与“假”、“是”与“非”、“肯定”与“否定”,还有“证实”与“谴责”、“肯定”与“否认”。

    [122]在庄子的时代,墨子的追随者是儒家强有力的对手。参见《墨子》选篇。

    [123]可以从下一行弄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如果把不同类别置于一体,那么类别的差异就不复存在。”

    [124]成亏,字面意义为“全部”和“不足”。“全部”指的是未加破坏的道的统一体。在下文中,“成”用来指“成功”。评注者阐释为乐的“全部”只存在于寂静,一敲响一个音符,其他音符都处于暂时停止状态。辩论亦是如此:辩论时,我们强调事物的某些方面而切断了真理。

    [125]参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126]参见《道德经》第五章。

    [127]参见《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28]字面意义为“天宫”。

    [129]庄子的名,“子”等同于“先生”。

    [130]《庄子》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思想:万物都处于不断的流动和变化之中,是“一”的不同方面。

    [131]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132]字面意为“被认为是上天的儿子”。

    [133]诗歌第一部分见《论语》。

    [134]本章讲述的全是畸形————强调人的内部与外部对照的文学手法。

    [135]著名历史人物,《论语》中的模范大臣。

    [136]惠子常常谈论像物体的“坚”与“白”这类属件的本质。

    [137]上述这些历史人物或半历史人物都是因反抗邪恶的世界或只是不愿意从政而失去了性命的善人,他们要么投水自戕,要么饿体而死,要么装疯卖傻。

    [138]对人生的一般灵活态度。

    [139]传说中的皇帝,据说他发现了阴阳变化的原则。

    [140]人头兽身。

    [141]河神。

    [142]山神。

    [143]半神话传说中的统治者,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698年——公元前2597年。

    [144]半神话传说中的统治者。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就在尧帝之前。

    [145]人面鸟身的水神。

    [146]商朝的一位君王,公元前1324年——公元前1266年。

    [147]名剑。

    [148]孔子之名。

    [149]黄钟大吕是标准的调音器。

    [150]曾参和史䲡,孔子的门生。

    [151]杨朱和墨子(墨翟)。

    [152]从本句开始,本章这部分的风格和用词有明显变化。

    [153]因其不愿服侍于新王朝。

    [154]孙阳,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19年。

    [155]神话传说中的统治者。

    [156]公元前481年。

    [157]此处年代有误,因为庄子只活到田氏家族的第九代。后来的文牍一定至少漏掉了“12”这个数字。这一证据并不足以像有些“文本批评家”所谓的那样破坏了整章。

    [158]此处参照了一个故事。鲁国和赵国都向楚王献酒。一位侍从使计谋偷换了酒瓶,结果赵国被怪罪献上的是坏酒,邯郸因而被围。

    [159]参见《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160]参见《道德经》第十九章。

    [161]参见《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62]玄同:参见《道德经》第一章。

    [163]他们都是传说中的古代统治者。

    [164]对照《道德经》第八十章。

    [165]参见《道德经》第十三章。

    [166]老子,聃是老子的字(李聃或李耳)。“老”意为“古老”,“李”为其姓氏。

    [167]夏、商、周(前2205——前222)三朝的缔造者。

    [168]攻击的标志。

    [169]字面意为“天”。

    [170]阴、阳、风、雨、光、暗。

    [171]鸿蒙在此被称为“天”。

    [172]本章进一步发展“齐物论”一章的思想,包含有相对论的重要哲学概念。

    [173]尾闾:传说中海底或海端的水洞。

    [174]传说中三王之前的统治者。

    [175]字面意为“级别或差的齐平”。

    [176]此处一直到本段结束,大部分段落都押韵。

    [177]夔:神话传说中的独脚兽。

    [178]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句口号。

    [179](诡辩派)新墨派家,生于庄子之后。这一部分一定是后者的门生添加的,接下来关于庄子的三个故事中很容易看出这一点。

    [180]赵国首都。

    [181]《尚书》又名《书经》,也可以单称做《书》。古人往往把《诗》《书》并称,指的就是《诗经》和《尚书》。他们在引用《尚书》的时候,通常只说“《书》曰”或“《书》云”,但现在已不诵行,《书经》的名称是由于后人把《尚书》列入儒家经典之内而来。

    [182]参见《新闻史》等。

    [183]关于伏生所找到的《尚书》的篇数,过去有二十九篇、二十八篇两说,争执颇多。但自从发现东汉末年石经《书序》残文以后,就确定伏生所发现的是二十八篇而不是二十九篇了。

    [184]漆书是用漆写在竹简或缣帛上的书。

    [185]字百诗,别号潜丘,著《古文尚书疏证》。

    [186]见《古文尚书考》。

    [187]见《尚书今古文注疏》。

    [188]指自基督使徒以来经由历代主教的神权递传。

    [189]尽管该典籍与民主无大关系,但本身作为最古老的中文写作却非常有趣。尧帝于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256年在位。尧典本身可能是几世纪后写下来的。

    [190]这表明尧典并非写于尧的时代,而是此后更晚些时候,可能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僖年间。据说,中国文字是由黄帝的宰相仓颉发明,这是传说中汉字的传统。最近出土的甲骨文追溯到约公元前两千年,表明已经呈现出高度的发展。

    [191]帝意为“皇帝”或“统治者”。

    [192]舜帝为尧的继位者,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255——前2206年。

    [193]古文《尚书》在此分开,接下来是“舜典”的题名,而今文《尚书》则把整篇视为尧典。此处省去了公元497年增加的一个二十八字伪造段落。

    [194]牧:字面意为“(人民的)牧羊人”。

    [195]四人姓名:(可能是)猪、虎、熊和罴。

    [196]长角兽。

    [197]纳言:严格意义为“接受报告”。最早指统治者和人民之间沟通的官员,在以后的朝代里有不同的称呼。

    [198]参见序言。

    [199]这个“禹”指伟大的禹帝,他继承了舜王位,是夏朝缔造者。

    [200]阎若璩试图证明整个古文《尚书》都是伪造,此处他引用《左传》的一篇类似文章,以此表明伪造的出处。同样的证据可用来证明古文《尚书》是真实的,因为《左传》明确地引用《尚书》。这是典型的阎和惠栋推理法。这篇中几乎所有文章都可追溯到古文《尚书》(《左传》《易经》《老子》《墨子》《荀子》《论语》等)中的类似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尚书》的引文。

    [201]舜跟他的前任尧一样,并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王国中最有才干之人。继位制始于大禹之子。

    [202]从商鞅书中引用的类似文章。

    [203]《王充》中的类似文章。

    [204]《左传》中的《尚书》(《夏书》)引文原文。

    [205]参见《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和第二十四章。同样的思想在《荀子》、(一般说来)《易经》和《左传》中使用类似词语表述,因此老子不可能是最后的出处。老子本人也引用古语。

    [206]《荀子》中的类似文章。

    [207]《论语》中引文出自《尚书》。

    [208]今文《尚书》集子里也有这种理智有趣的思想。

    [209]另一种解释为三十天。

    [210]《易经》中有类似句子。

    [211]舜的邪恶父亲。类似故事的更多细节见《孟子》。

    [212]用来证明古文《尚书》伪造的一个推理不好的例子。我此处引用的这个例子,惠栋和阎都不耐烦地问,要是苗被“平定”了,那为何还有后来的另一场征伐。常识可以看出,被平定的土著人定期不断反抗的情形绝非非同寻常。这类论证证明不出什么来。

    [213]在本“书”中,“帝”或“统治者”指的是舜。

    [214]舜帝手下的司相。

    [215]像这样的思想在《尚书》中极为常见,激发了孟子的“仁政”论。孟子对《尚书》的引用程度,不妨可以说《尚书》是他民主思想的源头。他引用的文章通常在古文《尚书》中才可以见到,今文《尚书》中没有。

    [216]理雅各的译文通常遵循郑康成等唐宋评注家。这些汉代评注家以及文本本身认为这种儒家阐释毫无道理。

    [217]该句英译非常糟糕,且不准确。应译为“Heaven hears and sees through(the ears and eyes)of our people.Heaven expresses its disapproval through the expressed disapproval of our people”。比较孟子引用《泰誓》的几乎类似表述。

    [218]根据古文《尚书》,文献在此结束。但今文《尚书》把它与另一文献放在了一起,本卷没有重现这一部分。

    [219]太康帝在位期为公元前2188年——公元前2160年,他的五位兄弟起来反抗他。“批评家”从道德观出发不赞同兄弟残杀的思想,用它作为这篇“伪造”理论的论据。

    [220]黄河。

    [221]他们的祖父。

    [222]魏超(204——273)《国语》评注的引语存于《夏书》之中,表明魏知晓这个文本。在接下来的世纪里,梅赜突然“伪造”之前就已存在,且为人所知。

    [223]《淮南子》(约前178——前122)曰:“民之于国犹如城基之于城墙。”

    [224]《左传》和《国语》中的引文。

    [225]《战国策》中禹的言论故事。

    [226]“陶唐”为尧统治的名号。

    [227]阎若璩说这些歌中“押韵不够”,这一指控完全不公平。

    [228]汤王(前1783——前1754在位),商朝缔造者,此时他刚刚推翻桀(夏朝最后一位王)的统治,回到京城。在本诰中,第一次发现寻求诸王和人民的支持是著名的“天命论”。“天命”即为统治者接受上天之命,为了人民的利益统治他们。反抗的权利与对国君的忠诚这一学说相互矛盾,早期曾使儒派困惑不解,这一理论即为答案。孟子对之作了充分的发挥。

    [229]韩非子引用孔子的言论。

    [230]《左传》和《国语》中有类似的话语。

    [231]孟子曰,统治者滥用权力,他就是天下公贼。把“下民”译为“inferior people”,为明显误译。

    [232]《论语》《国语》《墨子》和《尚书》中援引的引文。汤诰(今文《尚书》)中没有见到这句话。这种情况,阎若璩认为汤没有讲这句话,但它仍可能是记载在佚失的文本,不在目前的伪造本里。

    [233]伊尹被嗣王的行为激怒,隐居到乡下以示抗议。嗣王悔过,前去见他。

    [234]该句是《史记》中对该文献的引文。

    [235]孟子讲的原话,《礼记》中对该文献的引文。

    [236]中国历史的整个精神表明,只有在明智的谋士和舆论的约束之下,皇帝才不至于滥用权力。没有哪个中国人想到过使用法律的约束(宪法),那跟道德约束截然不同。因此,民主机器的发展从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政治思想的方式已经在《尚书》中得以确立。

    [237]《左传》对《尚书》的援引。

    [238]神的常用词“上帝”。

    [239]《礼记》中类似段落。

    [240]《尚书》其他地方和《诗经》的颂诗里重复了这句话,因为“指派”译为“命”。这种思想是,统治者很容易因滥用职权而失去统治的权力。

    [241]“受天明命”应译作“received the clear mandate of Heaven”。

    [242]《论语》中有类似的话语。

    [243]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学者之间存在极大不同之处,(五或七个神龛)被拿出来作为王肃伪造该书的证据。

    [244]武丁(前1324——前1266),商朝第二十位君王。

    [245]傅说:商朝最好的宰相之一,也被冠以诗人美名。

    [246]被孟子引用。

    [247]墨子也表述了类似的思想,但措辞不同。

    [248]英译应为“It is”。

    [249]后来,这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信条。

    [250]后来成为道家的重要思想,参见《道德经》。

    [251]亦见于《左传》。现已成为成语。孙中山倡导行动,把它颠倒了过来。

    [252]参见《说命上》国王所作的类似有趣类比。这句不是从引文来,似乎表明了其真实性。

    [253]关于教育的著名谚语,在《列子》关于教育的章节亦可看到。

    [254]孟子在另一上下文中使用的词语,表示众人面前的耻辱。

    [255]伊尹(见上文)的字。“专”做“monopolize”解。

    [256]公元前1122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周朝(前1122——前256)建立的那年。八百位王国或部落的首领联合起来推翻了邪恶的纣————商朝最后一位王。

    [257]比较庄子的文章《大宗师》,其中四位朋友的交谈中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258]“家长制”理论的起源。在《尚书》里也有表述,但本书没有收录。

    [259]纣的另一个名字,即其异体词。

    [260]孟子引用时,使用几乎完全一样的话语。

    [261]《管子》引用。

    [262]《国语》引用两次,《左传》引用一次。本译文不够好。字面意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或“天从人志”。

    [263]《左传》和《诗经》中有类似话语。

    [264]夏朝最后一位王,他同样淫荡。这是在提醒商朝人民,他们的第一位统治者也起来反抗暴君。

    [265]《左传》和《论语》引用。

    [266]《论语》和《墨子》引用。

    [267]这一最重要的陈述为孟子所引。人民是上天的代表,人民的声音是上天的声音。因此公众舆论的重要性是任何真正统治的基础。参见《中国新闻舆论史》(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268]实际上是第二个黎明。

    [269]见《孟子》(第四卷下,第三章第一节)。

    [270]《左传》中引用的一句谚语。

    [271]这是《尚书》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最常被人引用的。还有另外一个今文《尚书》,与之完全不同。根据同样确凿的出处,不同的论述说这个文献最初是在今文《尚书》中,也说后来在汉武帝(前140——前87)时期发现,也说公元前73年一位女子在老子的家里发现。(当然存在许多文本,但一定得摈弃焚书坑儒这种奇思乱想。)今文《尚书》已由孙星衍(1753——1818)重新恢复,但质量仍很拙劣,使得对这个文献里所有重要的引用无法解释。正因如此,此处收纳包含著名引文的古文《尚书》。

    [272]公元前1121年或1120年。

    [273]指诏公和聃公。

    [274]周公,武王兄弟,孔子认为他确立了周朝的政治体制和礼仪音乐的一般形式。孔子说他经常梦见周公,这意味着孔子梦想重新恢复在他那个时代已经衰败的社会秩序。

    [275]王的祖先。

    [276]周公要求替兄去死。

    [277]字面意为“某某”,代表武王的名字。

    [278]郑王,其叔公被怀疑打算攫取王位。

    [279]见《诗经》同样名称的诗(本书中“古代诗歌”部分)。

    [280]这个文本包括有对“天命”以及其如何从一人之手转到另一人之手的最清晰的表述。“天命论”有许多参阅,对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书经》(东方圣书,第三卷)《周书》的第14、16、18章,也是理雅各翻译的。

    [281]周朝第二个君王成王(前1115——前1079),武王之子。

    [282]召公。

    [283]新都洛(靠近现在洛阳)非常接近被征服的殷(或商)人的地区。

    [284]或商。

    [285]天命的改变成为朝代变迁的约定俗成的解释。现代汉语中,“革命”一词意为“改变命令”。

    [286]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通过道德范例为政思想的来源。

    [287]注意到存在怀有敌意的被征服国家,看到周朝是怎样统治和团结中国几乎长达九百年,因而能够在整个中国打上其文化的烙印,这会非常有趣。

    [288]这是《尚书》的最后一部文献,把该书带到了公元前628年。

    [289]译为“love”(爱)和“justice”(正义)可能更好。上面是理雅各的译文,在《庄子》里,翟理思译为“charity”(慈善)和“duty”(责任)。

    [290]英译应为“meat”(肉),而不应为“flesh”(人肉)。

    [291]收成不好的年岁。

    [292]孔子的字。

    [293]《诗经》。

    [294]产:财产,与下文段落同。

    [295]实际为“亩”,现代的“亩”是英译“acre”(英亩)的六分之一。

    [296] tsei应做“贼”解。

    [297]商朝最后一位王。

    [298]“陷入深水之中”,即困境。

    [299]更简洁些:“有恻隐之心”。以下同。

    [300]更简洁些:“恻隐之治”。

    [301]基于孟子“人性善”的思想。

    [302]应译为“He who has not a heart of mercy is not a man;who has not a sense of shame is not a man;who has not a sense of courtesy and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is not a man;who is without a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s not a man”。下面一段也应作类似替换。

    [303]实为“伤害”。

    [304]孟子的原话比英译更简短,接下来两段同样替换下来会更为明确。

    [305]道:真正的教义。

    [306]古代共有土地制,把一块地分成九方,中间一块是公田。

    [307]应译为“In the confines of the city(where land can not be divided into nine squares)to levy a title calculated by the tax-payers”。

    [308]为了祭祀。

    [309]实为“亩”,即“acre”(英亩)的六分之一。

    [310]更精确清楚的英译为:“When the right teachings prevail, the moral inferior serve the moral superior, and the mental inferior serve the mental superior, When the right teachings do not prevail, the small serve the big and the weak serve the strong”。

    [311]指暴君纣,而非周朝。

    [312]全文“赢”的替代词,读起来更顺口。

    [313]孟子原话比英译更简短。字面意为“为了土地而战,死者遍及乡野;为了城市而战,死者遍及城市,这是土地吞食人肉”。

    [314]更简单为“The best fighters should receive the supreme punishment”。

    [315]“普通人”。

    [316]“土”。

    [317]“要做大事,必先不做某些事。”

    [318]孩童(纯真)之心。

    [319]“丈夫为妻子指靠养活之人。”

    [320]读者若想看到孟子这一重要部分的更清楚的英译,应参阅《孔子的智慧》(现代图书馆)第十一章的新译文。

    [321]柳条篮。

    [322]假定仁义学说与人性不符,而是迫使人性成型的外部教义,而“祸仁义”。

    [323]孟子谨慎地坚持认为人性与兽性不同。

    [324]义,即对同胞的责任,是社会生活形成的,而仁则是天生的。但孟子坚持认为二者都是天生的,包括去做正确的事(义)的仁。

    [325]尊长是主观的(天生的)。

    [326]“吾(自然)爱我同类。”

    [327]“若允其本性,则为善。”

    [328]应译为“The heart of mercy is in all men;the sense of shame is in all men;the sense of courtey and respect is in all men;the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s in all men”。

    [329]或译为“are of the same species”。

    [330]更精确翻译:“The sages are those who discover what is common to our hearts”。

    [331]译为“love and justice”更好。

    [332]字面意为“发出啧啧声”。

    [333]官薪。

    [334]中文“心”有“心脏”和“思想”之意。此处指最初的善心。

    [335]“儿童之放心”。

    [336]本段应译为“Now in our constitution there is a higher and a lower nature, and a smaller and a greater self,0ne should not develop the lower nature at the expense of the higher, or develop the smaller self at the expense of the greater self.He who attends to his smaller self becomes a small man, and he who attends to his greater self becomes a great man”。

    [337]失去。

    [338]应译为“deformed”。

    [339]“然饮食之人忘其大人,可谓口腹岂养其身。”

    [340]“养大我者为大人,养小我者为小人。”

    [341]“心的功能是思考。人思考的时候,保持心;不思考的时候,则失去其心。”

    [342]“修其大我者,小我自然而来。”

    [343]整节非常重要。参见本人翻译的《孔子的智慧》(现代图书馆)第十一章。

    [344]“人们通常认为的高位或极大荣耀并不是真正的荣耀,因为赵孟(晋国一个权贵家族)推崇的东西,赵孟也能使其不荣耀。”

    [345]“人披上声誉的衣钵,便不喜欢刺绣的长袍。”

    [346]“善战胜恶,犹如水战胜火一样。”

    [347]“如今行仁义之人,就像那些拿一杯水去扑灭一满车柴薪的人一样,火不熄灭,则说‘水不能胜火’。这是帮助那些不相信仁义之人。”

    [348]田间杂草。

    [349]“因此,上天欲使某人成就大事业,必将先烦扰其心志,劳动其筋骨,饿乏其身体,断乏其所有,使其欲行事而不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他的雄心壮志,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原先没有的才干。”

    [350]“如果国内没有老臣忠良,国外没有天敌外患,那这个国家必亡无疑。”

    [351]此处,林语堂应该指的是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期卫国人。本名公孙鞅,人称卫鞅,后封于商邑,因称商鞅。公元前361年到秦国,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实行变法,对政治、经济、文化都作了较大改革。执政十九年,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公元前338年孝公死,被车裂。现存《商君书》(又称《商君》或《商子》)二十四篇。书中叙述了商鞅变法的主张,提出发展耕织、奖励军功的农战政策。

    [352]梅贻宝先生把“尚同”译为“Identification with the Superior”,我个人认为不太有道理。参见下页的注释①。

    [353]应译为“It can be done only by exalting the common, unified standard of right in government”。

    [354]应译为“is based on unific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right”。

    [355]参见本页注释①。

    [356]参见上页的注释②。

    [357]应译为“The emperor wi11 again gather a11 the standards of right of the world and unify them with(the will of)Heaven”。参见天志上。

    [358]“仁”分别译为“benevolence”(仁慈)、“charity”(慈善)、“love”(仁爱)和“kindness”(友善)。“仁人”哲学意为儒家的“真人”,一般用法为“好、善之人”。在本篇译文中,“magnanimous”一词指“仁”。

    [359]“兼爱”共分三部分,这是中部的一半,有重复。墨子从古代历史的实例出发,论证自己的观点,回应了对“兼爱”的“不实用”等批评。“兼爱”的思想与“天志”紧密相连,在墨子的整部著述中得到进一步的阐发。

    [360]英译此处似乎丢掉了一个从句,比较下文中表达同样思想的句子。这儿正确文本为“Because others are caused to suffer more;when others are caused to suffer more, it is more inhumane and criminal”。

    [361]外城。

    [362]一亩等于六分之一英亩。

    [363]阖闾之子(约公元前490年)。

    [364]吴国国都,现在的苏州。

    [365]指国家的祖先神灵。

    [366]此处文本所用词为“撽遂”。其确切意义不定。

    [367]墨子的众多门徒之一。

    [368]参见本人《孔子的智慧》(现代图书馆)一书的长篇序言。

    [369]巴特利特(John Bartlett,1820——1905),美国出版家和编辑,以编撰出版《常用妙语辞典》及《莎士比亚戏剧诗歌语词索引大全》而闻名。

    [370]此处这个例子表明,古本译者具有极大责任以及揣摩文本的空间。中文原文只有两个字“耳顺”。

    [371]字面只有五个字“无可无不可”。孟子后来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评述,认为孔子是一位非常灵活之人,他根据具体情况做事。必要的话,他可以为官,也可以不为官。与文中提到的其他逸民相比。孔子性格中有一种积极的冲动以及哲学意义上的与世无争。

    [372]详细内容见《孔子的智慧》第二章第四节。

    [373]孔子及其门生最常谈到的话题是“仁”。参见下文第六节。因此,这里有明显的错误,除非其意为孔子不愿意承认他的门生钦佩的许多人可以叫做“仁人”。

    [374]二者均为不公平。

    [375]在现代中国,人们认为这些神在上天面前替人说情。

    [376]孔子力图恢复周朝的道德和政治制度。周公即为周朝道德统治者和政治制度缔造者的象征。

    [377]指粗重而无装饰的木车。

    [378]正统的解释是,子路学孔子教义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并没有精通之。我倾向于认为孔子意指子路只在外厅演奏,而不在内室,因而毕竟并非不可谅解。

    [379]《礼记》第三十二章给出了更详尽的引文。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孔子的一些妙语佳句包含在《论语》之中而无上下文的情况。上述格言本身非常像法国文论家圣伯夫的言论,通过考察孔子性格上的瑕疵,似乎表明更为真实的孔子性格的概念。

    [380]像这样的句子可以表明,把中文的“仁”译为“kindness”、“benevolence”、“a kind person"或“a benevolent person”是多么的不充分。

    [381]因此,在儒家学说中存在四类人,孟子对此进行了清晰的辨别和全面的评论。孟子认为,奉行中庸之人为理想的人才。其次,因为这种理想人才不可得,他愿意面对杰出但古怪之人。孟子把此类人描述为“具有理想主义的豪爽奔放本性,总是说‘古人!古人!’而自身的行为却自由放纵,不隐藏过失”。

    [382]“中”意为“中心的”,“庸”意为“恒常的”。整个思想表达了一个准则概念。第二、三、四、五、六节有可能最初是独立的书,后来跟其他节(第一、七、八、九、十节)合并在一起。这两部分的风格迥然相异,这也说明了从第一节的中和(central harmony)到第二节的中庸(Golden Mean)的突兀变化。

    [383]这段是孔子原本的一部分,但从内容上更像评注。

    [384]本节一定是从其他“古代文献”而来。孔子与哀公有许多谈话。

    [385]辜把这些译为“intelligence, moral character and courage”。

    [386]从本节开头,这一部分可以在《孟子》四卷上中看到。完整的谈话也可以在《孔子家语》中看到,没有紧接下来的那节。

    [387]中文本中,本段自为“一章”。本段和接下来的两段全部为本人翻译,跟辜的译文不一样。

    [388]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诚身与外在世界和谐————“诚”与“和”之间的关联。

    [389]下面两段是从“二十八章”合并而来。否则,“三重”(位、德和史证)就无法理解了。

    [390]写于公元前718年,是中国人对于“已失世界”的艺术表达。也许,其“目的是表明放荡淫乱关系的不贞行为”。

    [391]写于公元前826年。中国女子应冲破永远守寡状态,这与贞洁的最佳理想不符。

    [392]写于公元前十二世纪。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酒歌。

    [393]写于公元前680年。“小序言”:“男子赞颂拙妻。”

    [394]写于公元前718年,出自魏国王宫的后宫。

    [395]写于公元前826年。作者抱怨一次失约的幽会。

    [396]摘自《中国诗歌————英语韵文》,伯纳德·夸里奇,伦敦,1898。

    [397]讽刺宣公和他的王后的婚姻,后者本来是与其子有着婚约的。

    [398]写于公元前769年。

    [399]理雅各博士的侄子把该诗译成了苏格兰英语。

    [400]讽刺一位女王公开的厚颜无耻。

    [401]最出色、最直接的讽刺诗之一。我冒昧换下了每节结尾的两行译文。理雅各博士改译了此处。

    [402]诗人打算离开他的国家魏国。

    [403]写于公元前1113年,武王的兄弟周公所作。武王去世,他的小儿子继位。他的两位兄弟谋反。周公帮助他与叛乱者作战三年。周公这首诗把试图破坏王国的反叛者比做猫头鹰。

    [404]《诗序》:“春籍田而祈社稷。”这首颂诗描述的是春天国王举行亲犁仪式,在祭坛上祭祀社(土地神)和稷(五谷之神),祈祷富足丰年。

    [405]这首诗对宗庙里的祭祀和节日仪式及其与农事关系进行了诗意描述。

    [406]屈原已被王宫放逐了九年。这时,他非常绝望,恐魂离体,性命将终。诗歌《大招》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诗人呼吁灵魂不要离开他。

    [407]竖琴。

    [408]禹、汤王和文王,古代三大公正的统治者。

    [409]表明江流和船只的速度。

    [410]更为表面的意思是:飘动的白云明晓游者的思绪,落日就像分别的朋友那样必须下山了。

    [411]不知不觉。

    [412]学者阶层。

    [413]此处运用了道家语言,几乎不可译,即“forgetting the cycle or wheel of life”(忘记人世间的轮回)。

    [414]来回走动。

    [415]实指青海(Blue Waters)湾。

    [416]女主人公在述情。

    [417]暗指一位情人与心上人在桥下幽会,大水将至而他的心上人未来。他不愿离开约会地点而被大水吞没(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人,以直爽著称。古籍记载,此人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来,他却苦等。水涨也不走,终于淹死)。又暗指一位女子在一处望夫归,最终她化成了石头。

    [418]山中小道。

    [419]“体格健全的人死于山崩之后,才架起了木板路。”(三峡的悬崖峭壁上架设了木板路,是进入四川的入口。这情景令人想起了缅甸之路。)

    [420]不要高举着金杯,对着明月白白等待。

    [421]秦始皇之父,长城建造者。

    [422]秦朝统治者之业。

    [423] Mêng Tzu即为Mengtse(孟子)。

    [424]到坟墓。

    [425]显然为过时现象,一般中文读者可理解。

    [426]绣有翠鸟羽毛。

    [427]夫妻分离的象征。

    [428]婚姻幸福的象征。

    [429]海王。

    [430]磕头。

    [431]地上的神灵。

    [432]暗指书生为新娘画眉。

    [433]通常译为成双成对在水里嬉戏的鸳鸯(mandarin ducks),象征着幸福婚姻。

    [434]两棵树枝节交织,也是情人结合的象征。

    [435]长城的东段,位于天津东北部地区,长城在此接海。

    [436]银河。

    [437]为埋在地下的死者焚烧的纸钱。

    [438]神:天上的神灵;鬼:地上的神灵。

    [439]据《后汉书》卷四十八本传:“撰《风俗通》,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恰闻。”

    [440]里斯·戴维斯,《佛的诞生故事》(上),13、44。

    [441]应劭的家乡,位于现在的河南。

    [442]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443]马里恩·罗尔夫·考克斯,《灰姑娘————三百四十五种变体》(伦敦,民间故事社团,1893)。

    [444]书名为Nouvelles Rècreations et lojeux Devis。

    [445]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446]此故事应发生在大约公元690年。

    [447]即闻夫人,失踪之人的妻子。中文作品中以妻子娘家姓称呼之。

    [448]曹娥是位姑娘,她去寻找溺水的父亲,自己也溺水身亡。据说,五天后发现她的尸体,跟父亲的尸体紧紧连在一起。这个故事被很好地保存在一块著名的石碑上,如今这个石刻被推崇为书法经典。

    [449]经过三级考试的学者,要连续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

    [450]满族人,从满族名字可以看出。

    [451]上文提到的亲戚朋友。

    [452]赵飞燕(?——前1年),汉成帝皇后。能歌善舞,体态纤美,轻盈如燕,相传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称“飞燕”。成帝时入宫,为婕妤,后立为皇后。平帝即位后,被废为庶人,自杀而亡。

    [453]据说,汉王朝是借助于火势而兴起的。

    [454]严格意义讲,负责皇室的家具、帷帘织物及服装的人。

    [455]金子也可指的是银子。

    [456]成帝之死与汉史王妃传记中的记载相符。

    [457]参见本页注释①。

    [458]一年之中,牛郎织女这对天上情人在七月七日过银河相见。

    [459]作者是画家,一度曾以绘画为生。他的一些绘画至今尚存。

    [460]中文里,“芸”意为“香草”。

    [461]“三”指“数字三”。在地方上,“娘”和“太太”的用法不同,但一般而言,“娘”指大家庭中的已婚年轻女子,而“太太”则是小家庭的女主人。

    [462]江阴位于长江南岸。

    [463]因王羲之之文而闻名。

    [464]或译为“Little Gold Hill”,以靖江的金山命名。

    [465]此为这位宋朝学者所待之处,现已建寺庙纪念他。

    [466]这是江西和广东边界的山岭。

    [467]梅将军,他是汉朝初年广东的第一位中国殖民者。

    [468]芸当时尚在人世。故事的叙述并不是像读者认为的那样按章回的时间顺序展开。

    [469]作者的名。

    [470]这是从杜牧诗中化用的两句。

    [471]酒令,鼓响时,桂花枝从一人手中传递给另一个人。鼓声停下来时,花枝落在谁手中,谁就喝酒。

    [472]这座山以及下文提到的山都位于苏州不远处。

    [473]中国楹对可以在门厅、过廊和寺庙中到处看到。楹对中一条幅的每个字都得跟另一条幅对应位置的字具有相同的词性和相反的语调,除了介词之外。这种对应可以在下面的译文中看到。

    [474]晋国非常有权势的家族。战国时期,富有阶层已经兴起,许多富有家族中食养许多学者、剑客和武士。有的家族养了多达三千这样的“食客”,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有时可影响战争的成功和王国的命运。

    [475]中文里“气”意为“苍穹、空气、呼吸、气体以及任何无形的精神力量”。此处译为“gas”更好些,但道家认为宇宙是由一种精神力量形成的。“气”是特别有用的一个字,架构了物质和非物质的桥梁,比如我们在光理论中看到的概念。

    [476]源出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Martin Chuzzlewit中的伪善人物。

    [477]现已成为谚语:“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478]公元前1052年——公元前1002年。时间有问题。

    [479]公元58年——公元75年,此间第一批佛教和尚来到中国。

    [480]苏东坡总忍不住要嘲笑当时掌权的王安石,因而被放逐到南方。

    [481]成功通过国家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但可比博士受推崇多了。

    [482]郑板桥的家乡在福建东部的兴化,靠近海岸。

    [483]郑板桥此处颠倒了中国传统的分类,即士、农、工、商。

    [484]前四人是唐朝著名的好宰相,后四位是宋朝著名的宰相。

    [485]耶路撒冷附近的一个花园,《圣经》中耶稣蒙难的地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