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经学六变记最新章节!

;   《否》   《隨》  《蠱》  《臨》  《觀》

    《坎》、《離》十卦 九思,逆行。

    《坎》 《頤》 《噬嗑》  《剥》 《无妄》

    《離》 《大過》 《賁》 《復》 《大畜》

    下經

    《咸》、《恒》十卦: 孤陰、孤陽。

    《咸》 《遯》 《晉》 《家人》 《蹇》

    以性情言 在豕畜言 以二伯言 以出處言

    《恒》 《大壯》 《明夷》 《睽》 《解》

    《損》、《益》六卦:

    《損》 《夬》 《涣》

    《益》 《姤》 《節》

    《巽》、《震》六卦: 上知天文。

    《巽》 一 《升》 三 《革》 五

    《震》 二 《萃》 四 《鼎》 六

    《艮》、《兑》六卦: 下知地理。

    《艮》 一 《漸》 三 《困》 五

    《兑》 二 《歸妹》 四 《井》 六

    《既》、《未》六卦: 中知人事。

    《既濟》 一 《中孚》 三 《豐》 五

    《未濟》 二 《小過》 四 《旅》 六

    上經三十六卦,象上半年三十六節。 《乾》、《坤》、《坎》、《離》、《頤》、《大過》,雙卦六,一卦作兩卦用。 下經三十六卦,象下半年三十六節。 《小過》、《中孚》,雙卦二,一卦作兩卦用。 推之《詩經》,《大雅》三十五篇象上經,《小雅》三十七篇象下經。毛本《小雅》誤以小《頌》三十三篇附入,推之上、下經以證其誤,恰合三十六篇之數。

    十

    《樂記》:子贛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歌聲各有宜也,如賜者宜何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寬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静、疏遠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己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音者,見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

    《周南》、《召南》、《檜》、《曹》,風詩三十三篇爲一序。

    《鄘》、《衛》、《王》、《陳》、《秦》,五運五十篇爲一序。

    《鄭》、《邶》、《唐》、《齊》、《魏》、《豳》,六氣七十八篇爲一序。

    《小雅》五行三十七篇爲一序。

    《大雅》九天三十五篇爲一序。

    小《頌》上、中、下三十三篇爲一序。

    大《頌》天、地、人十五篇爲一序。

    全《詩》二百八十一篇, 《樂緯動聲儀》:《詩》二百八十一篇。毛本分《周頌》爲三十一篇,故爲三百五篇,今依舊本作六篇,恰得二百八十一篇。 共爲一序。

    〔附〕六變記

    柏毓東謹述

    先生名登廷,字勖齋,後改名平,字季平。蜀之井研人。「六譯」蓋先生七旬初度時之自號也。

    生平篤志於經,從丙子受知南皮張文襄公,始泛濫於聲音訓詁之中。所作《六書舊義》,以「象形」、「象事」、「象意」爲主,而論「諧聲」以濟造字之窮,「假借」、「轉注」主用字。踰癸未而《今古學考》成,得周公、孔子諸大義。當時襄校尊經,於今、古學派,合同學二三百人專心研究,至戊子而「尊今抑古」之論立。今主孔子,古主周公。外間所傳《孔子改制考》、《新學僞經考》,宗此派也。初治《春秋》,專詳《王制》,歷年既久,而覺《周禮》、《尚書》師説尤繁。戊戌因訂《王制》、《春秋》爲小統,《周禮》、《尚書》爲大統。分《論語》力行、思志爲二途,《中庸》所謂「知天」、「知人」。《春秋》、《尚書》爲「人學」,爲力行;《詩》、《易》爲「天學」,爲致知。歲在壬寅,而人、天學派立,於是編爲《四變記》,流傳海内。繼又因漢、宋二派,皆謂孔子「述而不作」,本「秦火」、「同文」之説,悟六經皆爲雅言,東漢古文家源流,百無一真。公孫禄每怪國師公顛倒五經,後世不得其解。不知劉歆僞創鐘鼎彝器,謂堯舜以來,皆有「六書」,六經爲「述而不作」。實則孔子作經,迺造「六書」文字。中國三代及東周以前,亦如今地球萬國所通行者,皆字母書。惟孔子「六書」古文,乃驚天地、泣鬼神之制作。至今中國流傳文字,實爲至聖所獨創。其人玄聖、素王、少皡、文王、周公諸字義,皆孔子作經所由翻譯,於是訂爲《五變記》。已命樂山黄經華於壬子筆述之。

    己未春,先生得中風,聲瘖掌攣,而神智獨朗澈,優遊中得《詩》、《易》圓滿之樂,遂半生未解之結,於《靈》、《素》獲大解脱。其論《詩》,本《樂記》歌《風》、歌《商》、歌《齊》、歌《小雅》、歌《大雅》、歌《頌》之六歌,而悟「六詩」之師説存於《内經》。訂「四風」、「五運」、「六氣」、「小天地」、「大天地」、「二十八宿」爲六門,以應《樂記》。《周》、《召》、《檜》、《曹》四詩,不見日月字面,因訂《周南》十一篇,起「五運六氣」例;《召南》十四篇,起二十八宿例;《檜詩》、《曹詩》各四篇,以起八風例;《靈樞·九宫大風》篇,是爲傳説,以應《樂記》之「歌風」。此風詩一也。

    《鄘》、《衛》、《王》、《秦》、《陳》五詩,各十篇,合於《内經》之「五運」。蓋五旬五十甲子,除子午少陰不司天之十年不計,所謂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丁壬化木,丙辛化水,戊癸化火,凡十干合爲五行,施爲「五運」,化爲五旬。凡屬日之詩五,所謂日屬世界,以應《樂記》之「歌《商》」。蓋「鄘」字古通「宋」,宋爲商後,故「五運」詩以《鄘》爲首。此「五運」之詩二也。

    《邶》、《鄭》、《齊》、《唐》、《魏》、《豳》,合於「六氣」之六十甲子。《内經》六氣有平氣、太過、不足之差,以一氣主十二月,分之則《魏》、《豳》各七篇,爲不足;《邶》、《鄭》各二十篇 注 ,爲有餘;有損益之法,取《邶》、《鄭》之首各五篇,補入《魏》、《豳》,每詩餘三篇,以象閏月。另將《鄭詩》之《溱洧》一篇,補入《齊詩》,與《唐詩》皆十二篇,以應平氣。《邶》、《鄭》有餘而往,不足隨之;《魏》、《豳》不足而往,有餘從之。凡地支主六氣,所謂子午之上,少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己亥之上,厥陰主之。一氣主十二年,六十甲子,餘十二月,以旬空法補之。是爲屬月之詩,所謂月屬世界,以《齊詩》爲之代表,應《樂記》六歌之「歌《齊》」。此「六氣」之詩三也。

    《小雅》爲小天地,以《小旻》、《小宛》、《小弁》三篇爲之代表。自《鹿鳴》至《羔羊》三十篇,以應一轂三十輻,比於《易》下經之《咸》、《恒》十朋。《節南山》至《巷伯》,是爲三《小》十一篇,比於《易》下經之《損》、《益》六首。《習習谷風》至《鐘鼓》,是爲《魚藻》十一篇,比於《易》下經《震》、《艮》六首。《楚茨》至《賓之初筵》,是爲《瞻洛》十一篇,居中央,比於《易》下經《兑》、《巽》六首。《菀柳》至《何草不黄》,是爲《菀柳》十一篇,比於《易》下經之《濟》、《未》六首。凡《小雅》之詩七十四篇,應《易》下經五朋,所謂「五中」。《内經·六微旨大論》云:「上下有位,左右有紀」,「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即其傳説。是爲小天地,主紀步之詩。較月屬「六氣」之詩爲尤大,與《樂記》六歌之《小雅》相應。此小天地之詩四也。

    《大雅》爲大天地,以《雲漢》、《瞻仰》、《召旻》三篇爲之代表。自《文王》至《下武》九篇,分應天、地、人之道。天以六爲節,地以五爲制,人以四爲度,故有上部之天、地、人,中部之天、地、人,下部之天、地、人。三而三之,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是爲九天。而分八風,與《周》、《召》、《檜》、《曹風》詩相應。提出《文王有聲》一篇,與《尚書·帝典》開宗之《皇道》篇相配。自《生民》至《卷阿》八篇,以應「八節」,《鳳皇》至《桑柔》六篇,以應「六氣」。《崧高》至《常武》五篇,分配五方,合爲二十八篇。《考工記·輈人》蓋弓二十八,以應列宿,故三大天爲列宿外之三統,與三小天之次序顛倒不同者,所謂上下無常,而人道則居中不變。三小天,商在前,周公居中,成王居末。三大天,武王居首,周公無天下而有天下次之,孔子則主《商頌》。此小、大所由分,是爲大天地,主二十八列宿之詩,與《樂記》六歌之《大雅》相應。此大天地之詩五也。

    三《頌》:《周頌》屬天,天以六爲節,故《周頌》六篇;《魯頌》居中屬人,人以四爲度,故《魯頌》四篇;《商頌》屬地,地以五爲制,故《商頌》五篇。凡三《頌》比於《易》下經六首之《震》、《艮》、《巽》、《兑》、《濟》、《未》三朋。從容中道,無大過不足之差。四五六相加,爲篇共一十五,正與十五國風相應。毛本增作三十一篇者,僞也。此素、青、黄三統之詩,與《樂記》六歌之「歌頌」相應,更又與《易》之三藏對起。是爲三《頌》之詩六也。

    其論《易經》,因《乾》、《坤》生六子爲八,父母卦各生三子,三八二十四,合父母爲三十卦,合老少父母共得六十四卦。《内經·方盛衰論》「奇恒之勢,乃六十首」,與《禁服》篇「通於九緘六十篇」之説相同。因訂上經下經爲十首、六首,各四朋。十首者,以十卦爲一朋;六首者,以六卦爲一朋。凡上經三朋,朋皆十卦;下經五朋,惟《咸》、《恒》一朋十卦。餘四朋皆六卦。《六節藏象論》、《生氣通天論》所謂「其生五,其氣三」,三爲三才之道,五主五中之情,故上經三朋《乾》、《坤》、《否》、《泰》二十卦,主占天地之大小。《乾》、《坤》十朋爲小天地,以《小畜》爲之代表;《否》、《泰》十朋爲大天地,以《大有》、《同人》爲之代表;《坎》、《離》十朋居中爲人事,所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此上經三十朋也。下經五朋,《咸》、《恒》二五爻,《大過》、《小過》,所謂「奇恒」,詳病之深淺;《損》、《益》二五爻,《頤》與《中孚》,所謂「比類」,主治病情。此《咸》、《恒》、《損》、《益》凡二朋也。《震》爲長男,縱之則《艮》爲少男;《兑》爲少女,縱之則《巽》爲長女。長少各别,得《損》、《益》則合乎「中庸」。《震》、《艮》六首,是爲有餘而往,不足從之;《兑》、《巽》六首,是爲不足而往,有餘從之。兩朋分居《濟》、《未》六首之左右,所謂「從容中道」,别爲三藏,合爲五中。此下經之六朋,與《詩》例互相起發,合之則雙美,分之則兩傷。

    核四十年而成六變,張文襄戒書所謂「風疾馬良,去道愈遠」者 注 ,其幸免乎!

    毓東以駑蹇之乘,負笈師門,積有年歲。初治《春秋》,通三《傳》,再熟《尚書》。《大統圖表》即已驚心駭目,歎未曾有。今復從侍左右,講貫《詩》、《易》條例,卜知此六譯之説,一成不變。因就樂山黄經華所撰先生七旬壽序,重加潤色,訂爲《六變記》。俾與《四變》、《五變》兩記,合行於世,以示我師門一貫之旨焉。時辛酉冬十月上浣也。柏毓東謹述。 見蒙默編《廖平蒙文通卷》,收入《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注  案:《經學六變記》是反映廖平經學第六變的概論性著作,作於其八十歲時,惜全稿尚未完成,遽溘然逝世。一九三五年由廖平之孫宗澤(次山)據遺稿整理而成,是年刻入《六譯館叢書》。蒙默先生作過整理,收入《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蒙文通卷》。柏毓東(冬)所撰《六變記》附於本篇之後。

    注  「變」字原脱,從蒙默整理本據《韓詩外傳》補。

    注  邶鄭各二十篇:按,今本《詩·邶風》十九篇、《鄭風》二十一篇。

    注  「張文襄」至「逾遠者」:初作「洵所謂風疾馬良去道逾遠也」,後乃改如今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