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山居存稿最新章节!

    张易是元世祖统治时期被宠任的汉大臣之一,自中统元年至至元十九年(1260——1282年),他在中枢任职达二十三年,由于在奸臣阿合马被杀事件中他牵连坐诛,既无碑志家传可据,明修《元史》遂不为立传,清末柯劭忞撰《新元史》,屠寄撰《蒙兀儿史记》也没有补。考之《元史》和元人文集,他的事迹尚非一无可征,今辑录有关记载,掇次成篇,聊以补柯、屠之遗,以备参考。

    张易一名启元,字仲一,太原交城人。

    王恽《秋涧集》卷八〇《中堂事纪》上记中统元年(1260年)燕京行中书省官四员,“参知政事张易,字仲一,太原交城人”。《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统元年七月癸酉记“张启元参知政事”,知启元即张易。

    本姓鲁,父名聚。易以社日生,小字社住。父为人所杀,其母负易行丐于市。至郝太守家。有张孔目者无子,携去,养以为子,遂冒姓张。长祝发为僧。

    以上并见姚燧《牧庵集》附录刘致撰《姚燧年谱》至元四年(1268年)条。“父名聚”下原无“易”字,遂若其父小名社住,然此记易事,无须及父之小名,今增“易”字。又按上引《中堂事纪》称易太原交城人,而《姚谱》则称临州临泉县人,似不合。若临州为易原籍,交城则张孔目之贯,易既冒张姓,遂为交城人。

    邢州刘侃(即刘秉忠初名)博学擅天文、律历及术数之学,隐于磁州武安之紫金山,易与之游。

    《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称秉忠“隐武安山中”,又云“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1)卷一六四《郭守敬传》:“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守敬祖父)使守敬从秉忠学。”(2)按此紫金山亦即《刘秉忠传》武安之山。武安属磁州,故卷一六四《王恂传》称“从秉忠学于磁之紫金山”。武安东北与邢州沙河县相接,故《郭守敬传》以为山在邢州西。《太平寰宇记》卷五六磁州武安县有紫山,当即紫金山。秉忠、文谦、守敬并邢州人,故得同学;张易乃太原人,何以得与秉忠相识,何时来磁州,均难确知。据《刘秉忠传》,秉忠为僧后,游云中,随海云禅师北行,遂留世祖藩邸,疑秉忠游云中途出太原,因与张易相识。其时易已为僧。传又称秉忠父死,奔丧返邢州守制,易与秉忠同学紫金山或在此时。又五人同学亦不在一时。《元朝名臣事略》卷七“张忠宣公”条引李谦撰《神道碑》称文谦“自入小学,与太保刘公同研席”,又称秉忠“荐公才可用,岁丁未,驿召北上”,则文谦与秉忠同学乃在小学。丁未为定宗之二年(1247年),已被荐入世祖幕府。(3)同书卷九“太史王文肃公”条引杨公撰《墓志》称:“岁己酉,太保刘公自邢北上,取道中山,方求一时之俊,召公与语,贤其才,欲为大就之。逮其南辕,载之来邢,复居磁之紫金山。”(4)己酉为定宗之四年(1249年),张文谦已于二年前受征北上,不得与王恂同学。张易可能与王恂同时在磁。

    秉忠以阴阳术数之学,受世祖宠遇,广揽南州文人,荐之藩府,而易与焉。

    秉忠荐张易无明文,然紫金同学,张文谦、王恂并由秉忠得进,可以推知。《名臣事略》卷七“太保刘文正公(刘秉忠)”条引王磐撰《神道碑》云:“闲燕之际,每承顾问,辄推荐南州人士可备器使者,宜见录用,由是弓旌之招,蒲轮所迓,耆儒硕德,奇才异能之士,茅拔茹连,至无虚月。”张易应在“奇才异能”之列。其时疑与王恂同被召,即宪宗三年癸丑(1253年)或稍前。

    宪宗之八年戊午(1258年),世祖奉命伐宋,易与秉忠、文谦并从。明年二月,会诸王于邢州,世祖夙闻泽州李俊民善占候推步之术,命易往问祯祥,且征之。

    王恽《秋涧集》卷八二《中堂事纪》下中统二年(1261年)六月八日记追赠李俊民为庄静先生,称:“己未(1259年)间,圣上(指世祖)在潜,令张仲一就问祯祥,优礼有加……初张辞去,曰‘继请以蒲输来起公’,先生笑不答。”《元史》卷一五八《李俊民传》亦记其事。按己未为宪宗之九年。《元史》卷四《世祖纪》一记丁巳(1257年)十二月议攻宋,戊午十一月,世祖自开平启行,己未二月,会诸王于邢州,五月,驻小濮州,征东平宋子贞、李昶访问得失。《中堂事纪》张易奉命访问李俊民在己未年(1259年),是年二月,世祖在邢州。以师次濮州征宋子贞、李昶之例推之,访问李俊民必在师次邢州时。

    九月,军次于鄂,宋贾似道以木栅环城,一夕而办。世祖谓随行诸臣曰:“我安得如似道者用之。”秉忠、易言“山东一王文统,才智士也,今为李璮幕僚”,廉希宪和之。文统进用,易与有力焉。

    见《名臣事略》卷七“平章廉文正王”条引《家传》。又《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称:“李璮反山东,事连王文统,平章赵璧素忌希宪勋名,因言文统由张易、希宪荐引,遂至大用。”又记刘秉忠、张易进曰:“山东王文统,才智士也,今为李璮幕僚”云云,即本《家传》,唯荐文统者无刘秉忠。《元史》卷二〇六《王文统传》云:“世祖在潜藩,访问才智之士,素闻其名。及即位,厉精求治,有以文统为荐者,亟召用之。”不言何人所荐,且荐文统在世祖即位后,然廉希宪《家传》之说必不误。《元史》卷四《世祖纪》一己未(1259年)九月庚戌围鄂;壬子,生擒宋兵二人,知贾似道率兵救鄂,张易等荐王文统应即在此时。

    明年三月,世祖即位于开平,四月立中书省,擢文统为平章政事。五月,建元中统。七月,置行中书省于燕京,以祃祃为丞相,赵璧为平章政事,拔易为参知政事,而文统亦移燕京。

    《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戊戌朔,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七月癸酉,又书“以燕京路宣慰使祃祃行中书省事,燕京路宣慰使赵璧平章政事,张启元(即张易)参知政事”。《秋涧集》卷八〇《中堂事纪》上称:“庚申年(1260年)春三月十七日,世祖皇帝即位于开平府,建号为中统元年;秋七月十三日立行中书省于燕京。”《事纪》不载四月置省开平事,盖王恽被召为燕京行省掾属,故略开平立省之始。《事纪》载燕京行省官四员,丞相祃祃,平章政事王文统、赵璧,参知政事张易,知文统移行省,而张文谦留开平。

    明年二月,诏行省官诣开平,既行,以山北地寒,命缓来。三月,丞相祃祃率行省官北上。

    《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统二年二月丁未,“诏行中书省平章祃祃及王文统等率各路宣抚使赴阙”。按祃祃乃丞相,作“平章”误。又王恽《中堂事纪》上云:“二月癸巳朔。五日丁酉,行省官奉旨北上。”二月癸巳朔,丁酉为五日,纪作“丁未”则是十五日。王恽亲历其事,《事纪》排日记载,必不误。且此行未达开平,即折返燕京,自此至二月末,行省官并在燕京治事,安得于丁未北上。《事纪》云:“前次北口店,复有旨,山北寒冱,可缓来,遂还。”此后记行省官议钞法,议淮海都督府(指李璮)申宋人围海州事,并在燕京。至二十二日始记“役(使)来,趣阖省北上”,至三月五日丙寅始记“未刻,丞相祃祃与同僚发自燕京”,“丁未”之误显然。

    又《事纪》称“十五日丙子停午至察罕脑儿……十六日丁丑,上遣参知政事张易、廉右(原作“名”讹)辖(右丞廉希宪)……传旨慰谕行省官”,时世祖在察罕脑儿行宫,廉希宪乃中省之右丞,故随世祖在行宫,张易本行省参政,应与祃祃同行,何故与希宪同奉命慰谕行省官,疑易先已北行。

    五月,东平行省官邢衡铨以事告易,遂于世祖前诘对,邢款服,世祖命诛之,诸相监戮。易手剚其腹,从初请也。

    见《秋涧集》卷八一《中堂事纪》中五月十五日记事。

    是月,增补中书省官,易迁右丞。

    《中堂事纪》中中统二年五月十九日庚辰云:“入见,奏裁大拜及六部事,诏以世臣不花、经略史天泽为右丞相……忽鲁不花、耶律铸为左丞相……塔察儿、廉右丞平章政事……张参政为右丞……宣抚杨果、宣抚商挺参知政事,余如故。”《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统二年五月丁亥,但记以河南经略宣抚使史天泽为中书右丞相,其他省官皆不记,疏漏之甚。又是月壬戌朔,庚辰为十九日,丁亥则二十六日。盖庚辰为面奏得旨命相之日,而宣麻则在数日后。《事纪》于二十五日丙戌记“是日,诸相授麻制于都堂”,较《世祖纪》早一日。

    旋议中、行两省去留人员,世祖命天泽、文谦、杨果留中,文统、希宪、易行省于燕京。

    见《中堂事纪》中五月廿八日己丑记事。按《事纪》不言不花、忽鲁不花、塔察儿、耶律铸、商挺行止。其时商挺已以参政行省京兆。《事纪》下中统二年(1261年)六月三日癸巳见“京兆参知政事商挺”,其他诸人疑并留开平中省。未几,又以商挺奏请,廉希宪宣抚关中,而命耶律铸赴燕京(并见《事纪》下三月三日记事)。

    十月,易以右丞行中书省于平阳、太原等路。

    见《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统二年十月庚子条,“张易”作“张启元”。《牧庵集》附录刘致撰《姚燧年谱》至元四年条云:“先君日记云:‘中统二年,奉旨令右丞相公于平阳、太原行中书省。’平阳、太原,河东、山西也。是中统、至元皆尝行省其地。右丞则前书记张公也。”

    中统三年(1262年)李璮以益都反,王文统坐同谋诛。赵璧有憾于廉希宪,谓文统由易、希宪荐得进用,宜连坐。世祖不问。

    见《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名臣事略》卷七“平章廉文正王”条引《家传》。

    其年,李德辉起为山西宣慰使,至元元年(1264年)改太原总管。易勉以兴滞补弊。德辉在任,免权势家籍民为奴者,崇学校,劝耕桑,立社仓诸善政,与易意合。

    李德辉事迹见《元史》卷一六三本传。《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五至元四年(1266年)《重修汾东王庙记》:“总管李公由山西两路宣慰使,承特旨来殿是邦……中书右丞张君勉以兴滞补弊之语,适与公意合。”按碑虽立于至元四年(1267年),德辉官山西实始中统三年(1262年),张易时以右丞行省平阳、太原,故得以兴滞补弊语德辉。

    旋召归。至元三年(1266年)正月立制国用使司,平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