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哲匠遗珠最新章节!

列此。

    中国早期佛寺总平面仍以塔为中心,其周围设置廊、院及门、殿。这是抄袭印度和西域的形制,从东汉到南北朝初期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它后来又影响朝鲜和日本。而依照中国传统的宫殿、住宅式样,沿中轴线布置若干庭院的佛寺平面,也出现在南北朝。此类佛寺以大殿、佛堂为主,塔已退居次位,这种平面后来成为中国佛寺的主要形式。

    佛寺依规模大小可分为:小者称“庵”,中者称“堂”,大者称“寺”,而最大者则在寺名前加“大”字,如北宋东京著名的大相国寺。大寺中又可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院,如观音院、罗汉院、达摩院、山池院等,多者可达数十院。

    在单体建筑方面,除入寺处的山门、天王殿外,寺中最主要的建筑是大佛殿(供奉寺中主体佛像)和塔(有单塔和双塔之分),其次则有从属的佛殿和配殿(供奉寺内次要佛像)、经堂(又称讲堂)、法堂、藏经楼(或转轮藏)、钟楼、鼓楼等,有的寺中另置戒坛、禅堂、罗汉堂(有普通式及田字形平面的)、经幢。附属建筑有方丈、斋堂、客堂、僧舍、香积厨、浴室、净堂(厕所)、仓库、杂屋、碓房、水井等。此外还有供交通之廊庑,环绕寺院之围墙。有的寺前凿有放生池,寺内还建有园林(山池院),盛植山石、花木。

    2.石窟寺:也是从印度传来的一种佛寺形式,它是依崖开山凿出洞窟,并雕刻自立体圆雕到深浅浮刻的各式大小佛像。现有此种大像的石窟寺,以山西大同云冈和河南洛阳龙门最为著名。后者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达17米余。石窟之平面,由最初的椭圆形单窟逐渐发展为方形或矩形且具外廊(石刻或木构)之前、后室。在外观上也出现了屋顶、柱、阑额、斗拱、柱础等仿我国传统木建筑形式,表示它已日益中国化了。此外,甘肃敦煌的鸣沙山石窟则因石质不佳,从而以塑像和壁画为其主要表现形式。较早石窟中有的还凿出可供绕行礼诵的塔柱,保存了印度古制的遗风。

    我国石窟寺的盛行期是北魏至唐、宋,元以后基本已无开凿者。

    3.摩崖石刻:是在石壁上凿出圆雕佛像或先凿出浅龛,再雕作佛像,它与石窟寺之区别是没有石室。其规模大者亦极可观,如四川乐山凌云寺大佛刻于唐代,其大佛坐像自顶至踵高58.7米,原来像外建有九层木楼阁,现已毁。

    4.僧人墓塔:一般是用以贮放僧尼“荼毗”(火化)后的骨灰,极少数也有放置肉身的。其位置大多置于佛寺之后或侧旁,常形成墓塔群。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墓塔群就是最为大家知晓的例子。

    墓塔采用的形制,有密檐式塔、楼阁式塔、单层式塔和喇嘛式塔。就时代而言,前三种较早,喇嘛式墓塔出现较迟(元代及以后)。就目前数量而言,以喇嘛式墓塔为最多,单层墓塔次之。密檐式墓塔又次之,楼阁式墓塔最少。墓塔的平面,则以方形为最多,其余六角形、八角形与圆形的都不多。一般在南面开一门,由此进入塔内之小室。

    墓塔大多由砖砌构,部分也有用石材的。其外形及装饰,因受到传统木构架建筑在不同时代的影响,往往在塔壁上隐出倚柱、阑额、枋、斗拱、壸门、直棂窗等。其中仅喇嘛塔式墓塔例外。

    乙、道教建筑:总的说来道教建筑本身的特点并不显著。其建筑布局与佛寺差不多,只是名称略异。一般较大的道教建筑组群称为“宫”,较小的称为“观”。在单体建筑方面,亦没有佛寺中的类型多,即无塔、藏经楼、钟鼓楼等。在建筑装饰中,亦缺乏道教的特点,仅有太极图等少量图形而已。目前国内存留的最著名道教建筑是山西芮城永乐宫,建于元代,有门殿五重,其中尤以殿内的元代壁画至为精美,价值还在建筑之上。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湖北均县武当山道观建筑群,规模居全国之冠,有殿堂三十余座,各殿依山建筑,气势宏伟。

    道教之石刻造像,目前仅知有四川绵阳一处,规模不甚大,且部分已被毁坏。

    丙、伊斯兰教建筑:回教寺院称为清真寺、礼拜寺,常附有教长及教徒之墓地。

    新疆一带之清真寺仍保存了固有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主体建筑礼拜殿采用拱券、筒拱和穹窿结构,殿后设一朝向圣地麦加之圣龛。殿前或侧面设有拱廊。门窗则用尖形拱券形式。殿旁侧构以耸高的光塔。大的清真寺可建有几座礼拜殿,如新疆喀什阿巴伙加清真寺。附属建筑有供信徒礼拜前使用之浴室,及主持人阿訇之住所。此外,又有大片教徒墓地。建筑物外表面常贴以各色琉璃砖以构成多种形式之几何纹图案。内部壁面则以《古兰经》文及植物等图案为饰,而不用人体与动物形象。

    内地明、清时期之清真寺建筑,基本已采用汉族传统建筑之结构与外观,亦有公共浴室及阿訇住所。内地之礼拜寺多无信徒墓地,亦不设光塔,但建“唤醒楼”(邦克楼)以召唤信徒前来礼拜。

    丁、天主教、基督教建筑:一般称为教堂或礼拜堂。此于西方盛行之宗教传来中国后,其建筑仍基本保持旧有之格局与外观,主体建筑大多为平面长方形之礼拜堂。其入口处置门厅,其上部或两侧建以具尖顶之高大钟楼,建筑形式大致分为仿高矗式和普通式二种。建筑结构为木屋架,外护以砖石墙垣。门窗上部或做成拱形或尖拱状,有的还用棂条及彩色琉璃构成多幅表现圣迹或几何形之图案。

    任教职之牧师、修女则另建住所,少数且附有专用之小礼拜堂。其建筑形式,除前述者外,有的已与西式普通住宅无殊。

    位于偏僻地区之教堂,或因建筑条件之不充分(材料、施工条件、工匠水平……),其形制已受到当地建筑之强烈影响。

    (1965年12月9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