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最新章节!

    一、土地的耕地与非耕地

    我们国人的观念看重土地,西方的古代人则看重人力(劳工)。

    春秋时代土地为贵族所有,所谓“四封之内,莫非王土”。起初并非收赋税,也不是要人民做奴隶,后来改成收地税(即贡十分之一的税)之后,土地所有权即转移了,但这并非革命,亦非立法造成。

    土地后来分成耕地与非耕地两种。非耕地是指有山林池泽的水草地带,即所谓“水草沮洳”。池塘可养鱼,水草地、山林地有禽兽,可捕猎。周代是要祭祖的宗法社会,习武时在山林中捕猎到的猎品,拿好的来祭祖,贡献给贵族,将次货才分给自己享用。如射鱼亦然,将大鱼给政府取去作祭品,小鱼则大家分享。

    耕地是分配给平民的,非耕地则是贵族自己拥有而平民不得进入的禁区。管山林的叫“虞”,管池泽的叫“衡”,虞、衡是政府所派的职员。当时孔子帮季孙氏看牛羊,名叫“乘田”。又如政府雇人制造车轮,叫做“轮人”,是世袭的。又如贵族命工人将兽皮制衣,称为“裘氏”。

    春秋后半期有了盗贼,多在山林中出没,政府派军队征伐之。这些盗贼是个人零星的,因此无法捕捉,只能派专人在路口守候并没收其货物,亦称“征”。但此“征”字的意义已与之前不同,故演变成日后对商人的抽税。盗贼者,不去耕田而侵入禁地去做非法的谋生,却因而开了此后的自由工商业。孔子学生子贡初为外交官,后来在途中带土产做买卖而赚钱。子贡可说是中国商人之鼻祖,较后为范蠡(后人说范蠡为陶朱公,可能不可靠)。商人第三出名的为白圭,亦是政治人物兼营商业。

    起初时一国只有一城,但到齐国时已拥有70余城,战国时城市兴起,故商业亦随之而发达了。

    二、战国时期大城市的兴起

    欧洲人的城市兴起,即商业兴起,亦即是中产阶级的兴起。

    临淄在战国时是商业兼政治中心。战国时齐有七十二城,临淄为最大之中心,此是孕育而新增的,并非新的打倒旧的。中国有的所谓革命造反,并非进步,可能只有退步。

    当时对临淄的描写道:“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①此处并非是五口之家,五口之家最多一壮丁,如照五口算,已有35万人,照此算则最少已有50万人。由对临淄城的描写可知,当时人民非农奴,亦非地主阶级,而是中产阶级。

    临淄有一稷下,有孟子在此讲学,他的生活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②。古代一车用四匹马拉,可见当时的文化情形,已与意大利之文艺城市相似,且有统一的政府,已是现代化的国家了。

    战国时另一特别出名的城名“陶”,为天下交通的中心。

    齐国七十二城中最小者是薛城(孟尝君受封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达六万余家(汉代时有游侠,“侠”者,挟也)。由此可知此小城至少有十万家,亦可达50万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