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太平寰宇记最新章节!

    河北道五

    卫州

    卫州汲郡今理今县禹贡冀州之域后为殷都在今州东北七十三里卫县界朝歌故城是今州理即殷牧之地周武王末殷分其畿内为三国?纣子武庚尹之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人谓之三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成王即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为卫侯今东郡之黎阳河内之野王朝歌皆卫之分其后十五叶懿公为狄所灭齐桓公更封于楚丘今滑州卫南县是也其河内殷墟更属于晋后又属齐战国时属魏秦属河东郡汉为汲县地属河内郡魏黄初中置朝歌属冀州晋武帝改朝歌为汲郡仍属冀州后魏帝移汲郡理枋头城按枋头城今在魏县界又于汲州置义州以处归附之人周武帝改魏州为义州大业三年改为汲郡唐武德元年改为卫州二年陷窦建德四年贼平仍旧领卫清淇汤隂三县其年废义州以汲县来属六年以汤隂属相州贞观元年州移治于汲县又废殷州以共城新鄊博望三县来属六年废博望县十七年废清淇县其年又以废黎州之黎阳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汲郡乾元元年复为卫州

    元领县四

    汲县 新鄊 卫县 共城

    州境

    东西二百三十六里 南北一百四十四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百三十五里 西至西京三百九十

    里西至长安【阙】 东至【阙】

    西至懐州三百五十里 南至【阙】

    北至【阙】 东北至澶州二百

    五十里 东南至滑州一百三十二里 西北逾山至泽州陵川县二百四十里 正南渡河至郑州二百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三万六百皇朝户主八千五百一十四客一千九百六十八

    风俗

    十三州志云朝歌纣都其俗歌謡男女淫纵犹有纣之余风存焉

    姓氏

    黎阳郡四姓 蘧 桑 衙 柘

    人物

    卜商卫人 杜诗河内汲人为南阳太守方之召信臣号杜母也 向长字子平朝歌人隠居不仕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 孙登汲郡共人 张弥字巨泰汲人聚众据武德城石勒攻得之弥曰当活健儿何以杀也勒防为牙门将

    土产

    丝布 绢

    汲县旧十六鄊今三鄊本纣之都近郊十三里乃武王战于牧野即其地汉为县属河内郡魏立郡于此后魏于此置义州及五城郡五城县周改义州为卫州废五城郡其五城县属卫州隋开皇三年改五城县为汲县大业三年改属汲郡唐武德元年重置义州汲县属焉四年废义州县属卫州贞观六年卫州自卫县徙治所于汲县 苍山在县北十五里郦元注水经云山西苍谷有苍玉珉石故为名焉 博望冈在县东北五十里接内黄西界上有石坟云是张骞冡非也有二石柱俗云故原武典农髙府君之神道呼为石柱冈 鐡丘春秋卫太子登鐡丘是也 清水在县北三里入河 黄河西自新鄊县界流入经县南去县七里谓之棘津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二十八年晋伐曹曹在卫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宋元嘉中遣宣威将军垣防之以水军守石济即此也 老子祠后魏书云镇西将军亷侯事道于汲县置立堂宇镌石为老子像而祠之 太公庙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经云汲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又有太公泉 鳯台因鳯所集为名 襄王陵魏襄王之陵也汉初有人于冡中盗金得竹简书十万余言今号为汲县冡书是此陵所得 比干墓在县北十里余有石题铭云殷大夫比干之墓魏太和中孝文皇帝南廵亲幸其坟吊焉刋石于墓 城三监之城今在县东北十三里 霖落泉在县界

    新鄊县西四十八里旧十九鄊今四鄊本汉汲县获嘉二县之地汉书武帝将幸猴氏至汲县之新中鄊即此处也隋开皇六年于西县地古新乐城中置新鄊县属卫州取新中鄊以为名新乐城本晋太和五年燕慕容臧所筑唐武德四年属殷州贞观元年废殷州县还卫州清水去县北一里西自懐州获嘉县界流入与淇水

    河东入白沟郦元注水经云里山县在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 大河西从绛郡界入懐州东又入当县界南入洛阳即龙门也 清淇西自魏郡朝歌县界入分为二派一在郡东一在郡西俱南流入河郦元注水经云淇水南与清水合而入白沟石防宿胥皆故渎之名古汲城在县东北四十八里 城在县西南三十二里即国也 故获嘉城冀州图云汉武元鼎六年上幸汲郡新中鄊至此闻得吕嘉首因以获嘉名县即此处在今县西南十里古城存髙齐天保七年移获嘉于今共城西此城遂废 临清关在县东北四十八里自河内入汲郡大驿路 延津关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东南过河入滑州大路 延津城左氏传郑伯弟叔叚侵郑至于廪延杜预注云汲郡南城有延津城魏志太祖使于禁将守延津以拒袁绍即此城也 万戈城在县界

    卫县东北六十八里旧十九鄊今四鄊本古朝歌地即纣之都焉有故城在今县西二十二里史记谓之殷墟淮南子云墨子不入朝歌是也汉为朝歌县属河内郡魏黄初中朝歌县又属朝歌郡晋武帝改为汲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入卫州大业中改朝歌县为卫县仍置汲郡于县治 延津在枋头桓温焚舟退歩慕容垂以八千骑追之温战败于襄邑亦谓此也后苻氏克邺改枋头为永昌县十六国春秋曰晋刘牢之救苻丕慕容垂帅师至枋头以拒之知晋军盛乃退后魏甞移汲郡理此 鹿台在县西二十里帝王世纪云纣造饰以美玉七年乃成大三里髙千仭余址宛然在城内即纣自投火处纪年曰武王擒纣于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耳 苑城在县北四十里有沙丘台俗称妲己台又东二里南临淇水有上宫台诗云要我于上宫即此也 顿丘县在今县西北二里即古顿丘今置通灵台 永昌故城隋初置永昌县大业中废故城在今县之西 朝歌故城在今县西二十二里纣之所都汉以为县后魏移朝歌于今卫县东一里此城因废 糟丘酒池冀州图云在朝歌南一里土人依约识之 阳河水在县西北平地即纣斮朝涉之胫处也

    共城县东北六十二里旧十二鄊本共伯国也故城在县东一百十步尚存鲁连子云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流王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至十四年厉王崩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于国汉以为县属河内郡魏属朝歌汲郡后又属林虑郡髙齐天保七年省共县仍移就获嘉县古城以处之复为获嘉县焉隋开皇四年移获嘉县于修武故城于此又置共城县因此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