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太平寰宇记最新章节!

    河北道三

    魏州

    魏州魏郡今理大名元城二城禹贡兖冀二州之域在夏时即为观扈之国星分毕?春秋为晋地战国魏卫二国之境秦灭置东郡城赵置邯郸郡汉髙祖使韩信定河北以秦邯郸郡之南部并东郡之边县置魏郡即今元城县北是也后汉封曹操为魏王理邺自汉至魏晋郡皆在邺前燕慕容暐都邺于今州理之贵鄊郡寻省周静帝大定二年又于贵鄊郡之东界置魏州隋大业三年罢兵为武阳郡唐武德四年平窦建德复为魏州又分置漳隂县领贵鄊昌乐元城莘武阳临黄观城顿丘繁水魏冦氏馆陶漳隂十三县其年割顿丘观城二县置澶州又割莘临黄武阳三县置莘州又割冦氏馆陶置毛州魏州置总管府管魏黎澶莘毛五州魏州领贵鄊昌乐繁水漳隂元城魏六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仍省漳隂县其年废莘毛澶三州尽以所领县属魏州十七年省元城武阳观城三县十八年省繁水县龙朔二年改为冀州大都督府以殷王为都督督贝德相棣沧魏七州咸亨三年依旧为魏州罢都督府永昌元年置武圣县圣厯二年又置元城县元宝元年改为魏郡乾元元年复为魏州天祐三年割贝州之夏津临清永济宋城经城相州内黄成安洹水博州清平来属从魏府之所请后唐同光元年升为东京兴唐府三年改为邺都晋天福初改为广晋府汉干祐元年改为大名府周显德元年依旧为天雄军节度其名府额仍列在京兆之下皇朝因之

    元领县十 今十七

    大名 元城 南乐 魏县 舘陶 冦氏 莘县朝城 夏津 临清 永济 宗城 经城 已

    上五县贝州割到 内黄 成安 洹水 已上三县相州割到 清平博州割到

    二县割出

    顿丘 临黄并入澶州

    州境

    东西二百四十里 南北三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四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六百一十里 东至博州武水县一百三十七里 正东微北至博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相州一百六十里 西至相州一百一十里 北至贝州二百一十里 东南渡河至濮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洺州平恩县界九十四里 东南渡河至

    郓州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洺州一百六十里户

    唐开元户一十一万七千一百七十五皇朝户主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客二万九百八十五

    风俗

    毛诗云魏地陕隘其人机巧史记云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防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俗与赵相?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汉书云邯郸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髙气势

    姓氏

    魏郡五姓 申 暴 柏 鸭 苌

    人物

    盖寛饶魏郡人为司隷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皆惧 栾巴内黄人 唐谷那律魏州昌乐人 刘祥道魏州观城人相髙祖 李义琰魏州昌乐人为相髙宗欲令天后预知国政义琰固争不可 郭元振魏州馆陶人为相封代国公 路岩冦氏人在相位八年土产

    绢 丝 棉 纯 防贡

    汉书云冀州其利松栢

    大名县旧三十鄊今六鄊本汉元城县地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分置贵鄊县因前燕慕容暐之贵鄊以名之属昌乐郡按水经注云沙丘堰有贵鄊谓此也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魏州大业三年改属武阳郡唐武德初割属魏州后唐改为广晋县干祜为大名 惬山在县西九里古堰也今名惬山汉成帝时河决金堤使者王延世于此运土以塞河颇惬当时人心故谓之惬山大河故渎在县东三里俗名王莽河注水经云故渎

    又东北经元城西北至沙丘昔禹治洪水播为九河自此始也 屯氏河俗名毛河注水经云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汉书沟洫志曰自塞宣房河复北决于舘陶分为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 西渠开元二十八年九月刺史卢晖移通济渠自石灰窠引流注于城西夹水制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故有西渠之名 州城前燕慕容暐所置也周宣于此置州理焉

    元城县旧三十鄊今六鄊本汉旧县属魏郡应邵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国因氏焉又魏书吴质为元城令文帝枉节骑即谓此邑髙齐省元城县入贵鄊圣厯二年重置开元十年移于州东北三百步后唐改为兴唐县晋复为元城 沙麓在县东十二里亦名女姓丘春秋经云沙麓崩注云晋地也汉书曰王翁孺既徙魏郡元城委粟里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晋史卜之曰后六百四十五年当有圣母兴其齐田氏乎今翁儒徙居正直其地日月当之元城郭东有五鹿之墟即沙麓地也后八十年有贵女兴天下云其后平帝幼小元后果临朝称制也 五鹿墟在县东左传谓晋公子重耳乞食于五鹿野人与之块即其处也 马陵在县东南十里魏攻韩韩急告于齐齐使田无忌将而孙膑为师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厐涓大喜曰我固知齐卒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乃倍行逐之孙膑度其暮至马陵乃斫大树白书曰厐涓死于此下于是令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见火举而俱发厐涓夜见砍木下白书乃鑚火烛之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涓自刎 王翁孺墓在县东二百步汉书王翁孺既免居委粟里即元后之祖也 束晳墓在县南二十五里

    南乐县南十五里旧三十鄊今七鄊本汉旧县属东郡后魏孝文于旧汉昌乐城置昌乐郡及昌乐县周武帝改属魏郡隋罢郡改属魏州今改名南乐 王莽河西去县十六里 平邑竹书记年云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按县图云在县城东界

    魏县西四十里旧十六鄊今四鄊本汉旧县属魏郡后魏孝文帝分魏县置昌乐县髙齐省魏县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又分昌乐县置魏县依旧属魏州 漳河旧漳河在今县西北十里即史起所决以灌邺旁者新漳河在今县西北二十一里 白沟水北接舘陶界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亦名御河南自相州洹水县界流入又北阿难河出焉盖魏将阿难所导以利渎故此渎有阿难之称矣又唐史开元二十年魏州刺史卢暐开通济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州西都注桥夹州置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是此渠 盖寛饶台在县东南八里 狄仁杰祠在县东南四里为魏州刺史百姓为立祠舘陶县北五十里旧十五鄊今五鄊本春秋时晋冦氏邑也陶丘在县西北七里尔雅曰再成为陶丘赵时置舘于其侧因为县名汉时属魏郡文帝改属阳平郡赵移阳平郡理此周大象二年置毛州以近河为称隋大业二年废毛州以舘陶县属魏州 金堤汉武时决舘陶及东郡金堤谓此地也 大河故渎俗名王莽河东去县四里 屯氏河俗名毛河在县西二里 白沟水炀帝号为永济渠亦名御河西去县十里

    冦氏县东北六十里旧十五鄊今四鄊本汉舘陶县地隋开皇六年分舘陶东界置冦氏县因古冦氏邑为名属毛州炀帝大业二年废毛州冦氏县属魏州 黄河郡国志云俗名黄垒 王莽河北去县十八里 冉仲弓墓在县北二十五里

    莘县东七十五里旧二十一鄊今五鄊本卫地汉为阳平县属东郡周武帝建德七年于此置武阳郡在武水之阳因以为名隋开皇八年改阳平县为清邑县十六年于县置莘州十八年改乐平县为莘亭大业二年废莘州县属魏州其年改清邑为莘县因县北古莘亭为名唐武德初又置莘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伋夀争相死即此地 氷井注水经云武阳大城西门有氷井门门内有古氷井犹在 莘亭在县北即左传云使盗待诸莘是也 武阳台水经注云武阳城有一石台在天城门外号曰武阳台 武阳故城在今县之南即后周置郡于此 二子祠顾野王舆地志云阳平之莘有卫宣二子争死处今有祠存 顿城郡国志云顿城在武阳东南十里臧洪为东郡守理此城

    朝城县东南八十里旧十八鄊今四鄊本汉东武阳郡在武水之阳故曰武阳其后为县属魏郡隋开皇十六年莘州大业二年废莘州为魏州唐贞观十七年县废永昌元年又置改名武圣开皇十年改为朝城 武河在县东十步 黄河在县东二十九里 武阳台在县西南一步 扁鹊墓在县罗城西北隅

    夏津县东北二百五十里旧十三鄊今三鄊本汉灵县地汉初为鄃县按汉书髙后封吕佗为俞侯田蚡奉邑亦在鄃即此地地理志鄃县属清河郡故城在今德州西南五十里是汉鄃县所理后魏省隋开皇十六年复于此立鄃县唐天寳元年改为夏津县今属魏州 润河枯渎在县东三十六里 屯氏河在县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