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太平寰宇记最新章节!

    闗西道六

    鳯翔府 司竹监

    鳯翔府扶风郡理天兴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为秦都秦徳公初居雍即今天兴县也至献公始徙栎阳始皇并天下属内史项羽封章邯为雍王亦此地汉髙帝更名中地郡复为内史景帝初分属右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更名右扶风所以扶助京师行风化也与京兆尹左冯翊谓之三辅理皆在城中后汉出理槐里即今兴平县东南七里故槐里城是魏文帝除右字但为扶风郡亦是重镇曹公使张郃屯陈仓建兴中诸葛亮攻陈仓及郿皆不克晋大康八年为秦国后魏太武于今州理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大业三年罢州为扶风郡唐武徳元年复为岐州领雍陈仓郿虢岐山鳯泉等六县又割雍等三县置围川属稷州贞观元年废稷州以围川及麟州之麟游普润等三县来属七年又置岐阳县八年改围川为扶风县省虢天宝元年改为扶风郡至徳二载肃宗自顺化郡幸扶风置天兴县改雍县为鳯翔县并治郭下初以陈仓为鳯翔县乃改为寳鸡县其年十月复两京十二月置鳯翔府号为西京与成都京兆河南太原为五京寳应元年并鳯翔县入天兴县后罢京名

    元领县九 今十

    天兴 扶风 郿县 岐山 宝鸡 普润 虢县麟游 盩厔京兆割到 崇信新置

    一县旧废

    岐阳入岐山扶风

    州境

    东西一百八十三里 南北三百八十九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五百八十里 东至西京一千一百七十里 东至长安三百一十九里 南取大白山路至兴元府六百一十里 西至陇州一百五十三里 北至泾州二百六十二里 东南至京兆府界一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凤州二百四十一里 西北至泾州三百二十里 东北至邠州二百二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四万四千五百三十二皇朝管户主二万六千七百九十客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五

    风俗

    天水陇西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髙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大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才力为官名将多出焉故曰山西出将秦诗谓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此实遗风又曰在其板屋乃山多林木人获居之

    姓氏

    扶风郡六姓 马 窦 班 辅 鲁 恵

    人物

    白起郿人 春秋时有蹇叔 孟明 公孙枝 子车奄息 汉有班彪子超固 傅毅 马援 马融郭伋扶风茂陵人 马枢扶风郿人梁邵陵王纶引为学士览二万书乃叹曰吾闻贵爵禄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筦库 王世充天兴人本姓支西域人也代居白鹿原其父收防卒随母嫁灞城王灿遂冒姓王氏 唐元载 杨炎 李淳风皆岐州人

    土产

    龙须席贡 蜡烛贡 麻布 棉布 胡桃

    天兴县旧十六乡今十四乡本秦雍县秦国都也汉县属右扶风四面积髙曰雍又四望不见四方故谓之雍秦囘中宫在县西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烧回中宫候骑至雍即此也唐至徳二年分置鳯翔县永泰元年废乃改雍县为天兴县 吴岳秦都咸阳谓之西岳三畤原史记封禅书曰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宻畤灵公又作吴阳上畤在此原故号三畤原也亦谓之周原干归故城在县西四十二里十六国春秋曰苻登太初二年乞伏干归西据苑川号为西秦因筑此城也 五水汧渭岐漆雍已上五水皆厯郡界 雍水在县北二里源出县西北平地水经注雍水厯中窂溪俗号中窂水亦曰冰井水 野人坞在县南一百八十步秦穆公失骏马野人盗食之处也 汉五帝畤 祈年宫汉书地理志祈年宫秦穆公起又有祈年观 囘中宫史记秦始皇二十九年巡陇西北地出笄头山过囘中宫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闗杀都尉烧囘中宫候骑至雍武帝元狩四年幸雍通囘中道北出萧闗又有三良宫相近 故长安城汉恵帝所筑今在天兴县城西北苑中也 石鼓文在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葢纪周宣王逰猎之事其文即史籕之迹唐贞观中吏部侍郎苏朂纪其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嵗久讹缺然遗迹尚有可观而厯代纪地理志者不存纪録尤可叹惜

    扶风县东百里旧十七乡今十九乡本汉美阳县地今京兆府武功县北美阳故城是也后周天和元年于此置燕州隋开皇十六年于今岐阳置岐山县以属燕州隋末废州唐武徳三年分岐县于围川城置围川县四年稷州贞观元年废稷州来属至八年改为扶风县又按説文云围川字作湋近代讹舛故为围 三畤原在县南二十里 湋水在县南三十里 白水在县南二百步 雍水在县一百里

    郿县东南一百里依旧十乡本秦县也汉志郿属右扶风三辅黄图云右辅都尉理所秦宁公徙居平阳即此地今县十五里渭水北故郿城是也后魏废帝因县内郿城改为郿城县至天和三年以郿城县并入周城县隋开皇三年废岐山郡以周城县属岐州十八年改周城县为渭濵县大业二年复郿县唐武徳三年移县于郇州城即今理也白起此县人 县理城亦曰斜城城南当斜谷因为斜口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终南山在县南三十里 郿坞在县东北十六里董卓封郿侯据此北阜筑坞髙七十文号曰万嵗坞亦曰董卓坞以写长安城形 太白山在县东南五十里辛氏三秦记云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三百里不知髙防许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尺山下军行不得鸣鼓角鸣则疾风暴雨立至周地图记云太白山上恒积雪无草木半山有横云如瀑布则澍雨人常以为候騐之如离毕焉故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魏畧曰吉茂蘓则遇乱隠于扶风南太白山中以经籍自娯按唐史?宗天宝八载太白山人李浑上言有神人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纪圣皇福夀之符命御史中丞王鉷入山求获上御勤政楼受焉于是大赦天下封大白山神为神应公四时祭祀金星洞改为嘉祥洞 积石原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注云积水原即此原也魏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与司马懿拒渭南郭淮算亮必登此原遂先登据之亮至果不得上即此原也 五丈原在县西南二十三里魏氏春秋诸葛亮据渭南司马宣王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东转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诸君无事矣亮果出屯此原与懿相拒 渭城经县东南 成国渠在县东北九里至上林入防茏沟洫志云闗中有成国渠如淳注云成国渠在陈仓也 斜谷按唐书永贞元年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先是鳯翔斜谷路馆驿停废今却宜置命高崇文为神防行营节度使崇文领兵马取鳯翔斜谷路李元奕领兵取骆谷路同赴梓州应接当秦恵王时用司马错之防以伐蜀汉光武使吴汉伐公孙述魏司马文王使邓艾伐刘禅晋穆帝使桓温伐李子仁宋武帝使朱龄石伐醮纵梁武帝使邓元起伐刘季连周大祖使尉迟迥平萧纪隋文帝使梁霁平王谦居唐宪宗命髙崇文平刘辟自秦至元和九度伐蜀四为水军泝江而上唯秦与邓艾尉迟迥梁霁及崇文五在斜谷骆谷出师南讨不庭矣 斜水出斜谷厯邑界东入渭 斜城在渭水南一里周武帝天和元年筑置云州于此建徳三年废唐武徳元年又于此置郇州三年又废故此城存 武功故城在今县东四十里即鳯泉故县北渭水之南水经注云渭水东迳武功故县北南对大白山北隔渭水与武功故斄城对

    岐山县东五十里旧十乡今十四乡周古公徙于岐即此地本汉雍县之地后周天和四年割泾州鹑觚县之南界置三龙县属岐州隋开皇十六年移三龙县于岐山南十里改为岐山县属州不改因山为名大业九年移于今县东北八里唐武徳元年移理于今岐阳县界张堡垒七年移理龙尾城贞观八年又移理猪驿南县理是也 岐山在县东北十里亦名天柱山禹贡曰导汧及岐河图括地象云岐山在昆仑山东南为地乳上多白金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山上时人亦谓此山为鳯凰堆郦道元水经注天柱山有鳯凰祠或云其峯髙峻逈异诸山状如柱因以为名 渭水在县南三十里经邑界姜泉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母有乔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即此水也 终南山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