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太平寰宇记最新章节!

    河南道二十四

    宻州

    宻州髙宻郡今理诸城禹贡青州之域星分娄宿一度兼得徐州之地禹贡青州嵎夷既畧潍淄其道海滨广斥注曰嵎夷地名潍淄二水复其故道海滨复其斥卤也按今州举海之滨又得嵎夷之地潍水出今州壤莒县界之维山又禹贡徐州惟土五色皆出莒县境姑暮故城兼青徐之地也青州界于春秋时为莒鲁所并庄公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按今州理即鲁之诸城也战国时属齐汉之地十六年分齐立胶国都髙宻国后汉此国属青州晋太康元年立东莞郡属徐州后魏延昌中复置髙宻郡永安二年分青州立胶州取胶水为名也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胶州五年改胶州为宻州取境中宻水为名大业三年罢宻州改为髙宻郡隋氏陷于贼冦唐武德五年水东底定改置宻州领诸城安丘髙宻三县贞观八年省莒州以莒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髙宻郡乾元元年复为宻州皇朝为顺化军节度

    元领县四

    诸城 安丘 莒县 髙宻

    州境

    东西三百六十一里 南北三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一千五百里 西至西京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西至长安二千七百四十五里 东至大海一百六十里 南至海州三百八十四里 西至沂州三百七十里 北至青州三百三十里 东南至海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沂州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青州一百六十里 东北至莱州三百四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八千二百九十二皇朝户主一万四千五十二客二万二千二百一十六

    风俗与青州同

    姓氏【阙】

    人物

    公冶长 郑崇皆髙宻人 郑? 臧荣绪东莞莒人号被褐先生隠居京口以宣尼庚子日生其日陈五经拜之括东西晋为一书

    土产

    细布 牛黄 海蛤出琅琊台常以三月候海潮上下方采已上并旧贡 絁布

    诸城县旧十七乡今六乡本汉东武县属琅琊郡乐府章所谓东武吟者也后汉属琅琊国晋属东莞郡后魏属髙宻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胶州五年改胶州为宻州县仍属焉十八年改东武为诸城县西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大业三年罢宻州为髙宻郡县仍属焉琅琊山在县东南百四十里秦本纪始皇二十六年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戸琅琊台下复十二岁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台基层层髙三丈在琅琊城东南十五里台下种众果上有始皇碑碑上有六百字可识余多剥落李斯书台上有神泉至灵人即之立竭汉武亦尝登之 四时祠水经注琅琊台上有神庙在齐八祠中封禅书曰八神四时主祠琅琊汉志琅琊有四时主祠是也 胶山一名五努山胶水之所出今郡东南九十里 徐山三齐记始皇令术士徐福入海求不死药于?莱方丈山而福将童男女二千人于此山集防而去因曰徐山 大朱山在州东南一百八十里隣海岸上有秦长城迹存郡国志云晋永嘉末陈仲举入此山石室中学道因仙去 柴阜齐记云柴阜榛莽森然去柴阜即邴原所葬之处 芦水出县东南卢山亦名文台水齐记云武城卢水侧有胜火木方俗多为铤子烧之成炭而不灰东方朔云不灰之木即此也 胶水汉志注云胶水平自东渡入海注水经云胶水出五努山北经祝兹县故城 古齐长城在今县南四十里东南至海迤逦上大朱山起尽州南界二百五十里今古迹依约而存史记曰齐有清济浊河足以为固长城巨防足以为塞 秦琅琊郡故城在今县东南一百六十里古城是也曹魏省并东武后魏复置髙齐又省按其城约周十余里东枕大海呉越春秋曰越王句践二十五年从琅琊立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居顷之以听贤下士为名使人于本客迎允常之丧欲徙葬琅琊允常冢中生风沙石飞射人不可近越王曰先君是不欲移乃止按郡国县道记云句践本理防稽盖因防诸侯于河权于此观望经旬时不应都此呉越春秋所説近于诞谬 秦黔陬故城左传云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来朝即此地也汉为县废城在今县东北按郡国县道记云黔陬秦所置在今郡东北一百一十里东陬故城是也古价国后自此移县于胶水西去故城三十里时人谓之东西二城其西黔城在州东北九十五里髙齐天保七年省地志并修书又以西城为前汉县东城为后汉县盖误 汉诸城汉旧县西南三十里即春秋时鲁邑故诸城左氏经季孙行父城诸及郓髙齐天保十年省 横县汉县汉志注云故山文台水所出东南至东武入淮水即今芦水也原出芦山其故城在卢山之北卢水之侧今无城址 海在县东一百五十里南接莒县北接髙宻县界 百尺水原出东南五努山之西麓水经注曰髙宻县有宻水故有髙宻之名然俗所谓百尺水者盖宻水也东北经髙宻故城南十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古所谓髙宻之南都也溉田万顷散流下注夷安泽 县理东南百三十里滨海有卤泽九所皆海潮侵荡久成咸土以土煮盐岁收其利 州理中城后魏庄帝永安二年筑以置胶州开皇五年改置宻州大业三年改置髙宻郡并理其中外城即汉东武县也齐道里记曰东武县本有东武山三日昼昏山移在会稽山隂县今犹有东武里 百尺陂在县东南三十四里中多菱莲雈蒲水族生焉百姓取给 潍水故堰在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溉田万顷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今堰存焉 介葛卢墓在县东北百里 公冶长墓在县西北五十里 常山晏氏齐记云祈雨常应故曰常山

    安丘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依旧四乡古根牟国城汉为安丘县属北海郡后汉属北海国有筑丘亭故莒渠丘公所居也晋属东莞郡宋属南平昌郡后魏属胶州髙齐文宣帝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六年分昌安县于牟乡城置牟山县牟乡城即根牟国也大业二年省昌安县改牟山县为安丘县取汉旧名三年移于汉平昌城内唐武德六年移于今理乾元二年改为辅唐县梁开平二年改为安丘县后唐改为辅唐县晋天福七年改为胶西县避国讳今复为安丘县 铁山崔琰述初赋序云琰闻北郑征君者名儒善训遂徃造焉涉淄水歴杞焉过杞郊之水登铁山以望髙宻 慈阜晏氏齐记云营陵城南四十里有慈阜魏奉常王修葬于此俗以叔治之孝故此丘以慈表称 安昌城今县外城是也汉平昌故城在县南六十里汉书云文帝十六年以

    齐悼惠王子平昌侯卬为胶西王此即卬所封侯处髙齐省 郚城今在县西南六十里古郚城即春秋所谓迁记郱鄑郚注曰朱虚县东南郚城是也汉为郚县后魏于此置平昌郡髙齐天宝七年郡废改为琅琊县隋大业二年改郚城县末年废 石泉故城在今县西南六十里汉为县后汉省并入昌安有潍水在故城西隅淳于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东齐废 龙台城三齐

    畧记曰平昌城内有台髙六丈台上有井井与荆水通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