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匮要略译注最新章节!

nbsp;   【注释】

    〔1〕发汗后:《伤寒论》、《玉函经》无此三字。

    〔2〕烧针令其汗……核起而赤者:指用温针使其发汗的方法。《医宗金鉴》:“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汗法也。针处宜当避寒。若不知谨,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

    〔3〕贲(bēn)豚:《伤寒论》作“奔豚”。贲,通“奔”。

    〔4〕气从小腹上至心:“小”,徐本、《伤寒论》、《玉函经》作“少”。至心,《伤寒论》、《玉函经》作“冲心者”。

    〔5〕灸其核上各一壮:灸,指灸法,针灸学名词。采用陈艾叶搓成细绒后,做成艾柱放在皮肤赤核上,艾柱下面置姜片,点火熏灼艾柱,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达到治病的目的。一壮,烧一艾柱为“一壮”。

    〔6〕桂枝加桂汤:本方有解表降逆的功效。《伤寒论》、《玉函经》均作“与桂枝加桂汤”,汤下无“主之”二字。《伤寒论》“汤”下有“更加桂二两也”。

    〔7〕本条论述误汗后外感寒邪引发奔脉病的证治。亦见《伤寒论》117条。

    〔8〕五两:《伤寒论》下有“去皮”二字。

    〔9〕二两:俞本作“三两”。

    〔10〕三两:《玉函经》作“二两”。《伤寒论》下有“切”字。

    〔11〕十二枚:《伤寒论》下有“擘”字。

    〔12〕微火:《伤寒论》、《玉函经》无此二字。

    〔13〕一升:《伤寒论》下有“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玉函经》有“本方桂枝汤,今加桂”。

    【译文】

    (原为太阳病)用温针发汗后,针处感受寒邪,皮肤出现红色的小核,而且引发奔豚病。出现气从少腹上冲至心(治疗需内外同治)。外用灸法,在核上各灸一壮,内服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药,用七升水同煮,以小火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

    [04]发汗后,脐下悸〔1〕者,欲作贲豚〔2〕,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3〕主之。〔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5〕桂枝四两〔6〕

    右四味,以甘烂水〔7〕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同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8〕。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释】

    〔1〕脐下悸:由于误汗后心阳受损,自觉脐下悸动。《医宗金鉴》:“上条发明外感寒邪能病奔豚,此条更申明内有水气,亦能病奔豚也。”《伤寒论》、《玉函经》脐上有“其人”二字。

    〔2〕贲豚:《伤寒论》作“奔豚”。

    〔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本方重用茯苓利水化饮为主,全方有化饮降遂的作用。

    〔4〕本条论述误汗后水饮内动引发奔豚病的证治。亦见《伤寒论》65条。

    〔5〕十五枚:《伤寒论》下有“擘”字。

    〔6〕四两:《伤寒论》下有“去皮”二字。

    〔7〕甘烂水:俞本、徐本、《玉函经》皆作“甘澜水”。

    〔8〕服:《玉函经》无此字。

    【译文】

    (原有太阳病)发汗后引动下焦水饮,出现脐下悸动,欲发奔豚气病,当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桂枝四两

    以上四味药,用一斗甘澜水,先煮茯苓,减少二升,放入其余药,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三次。甘澜水制作方法:取二斗水,放在大盆内,不断用杓扬起水,待水面出现五六千颗相连的水珠时,用这种水煮药。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